看了此文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报父母恩

2017-1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朱自清在《背影》一文中写到自己父亲的背影,想到父亲半生的操劳,那时他的父亲正值“赋闲”,不知应当何处去,爱人已然逝去,儿子亦要北上读书,那样的分离之际,怎生不让人感慨。然而,父亲跨过铁道,为儿子买了橘子回来,“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心里很轻松似的”。

不想让儿子担心,也不想让儿子看透自己的孤寂,《背影》里那种强颜的欢笑,深深触动了我们内心的那根弦。

那时的朱自清,而今的我们,都逐步离开了父亲的视线,去往陌生的城市。

纵然父亲不在身边,我们却决然不忘父亲所教导的坚忍不拔和铮铮硬骨,亦步亦趋地走过挫折、迈向成功。

我们的生命是不能离却父亲的,我们的修行也不能缺少父亲。

曾有人问,修行路上,依法不依人,如何抉择和对应。其实,佛陀早已教导我们,“般若为母,方便为父”。

般若是成佛之根本,方便是成佛之法门。

正如朱自清看到的父亲,坚韧、慈爱,方便法门亦是如此。

在《法华经·方便品》中有一个偈语:

吾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所执。

由此可知,方便是指以灵活方式因人施教,使之悟入佛法真义。

我们太多时候,会误会“方便”一词的含义,并因此而错误认知修学的法门,从而给自己以佛法的名义创造了犯戒和不精进的理由。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希望听到自己想听到的“所谓佛法”,因此在修行中,给自己假定了很多条件。

比如不喜欢守戒律的人,特别喜欢听到“戒律并不重要,修心才是根本”这种说法。

此时的,那个说了他想听的话的人,竟然就成了善知识,然后便在修学的路上越走越远,连正法的缘分也开始消散。

这样不断遇到能够迎合自己口味的师父,并亲切地称之为修行路上的“方便”。

要知道,“方便”是慈悲智慧的化现,其根本目的,是要改变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

就像我们成长路上的父亲一样,通过不同方式,树立我们正确的人生观,培养我们的正气凛然。

可是,一旦我们误会了“方便”的真义,就意味着,佛法不再是用来改变我们的习气、烦恼,师父们也不是来度化我们,而是来配合我们犯错的。

那么我们就偏离了正法这条线,此时的我们已经不再是佛法的修行人,而是犯错的执行人。

《坛经·般若品》里面说: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

真正的“方便”,是那些有见地的善知识,为了让我们能够看到实相,而告诉我们去减少烦恼和对抗习气的法门。

这些“方便”,既不会安慰我们的心,更加不会顾忌我们的小情绪,因为那些所谓的安慰不会真正从根本上解决烦恼。

佛陀强调“方便为父”,很大程度上,便是因为“方便”能如父亲一般不断指正我们前行和修行的路线,不会顺从我们骄傲的内心,更不会放纵我们任性的情绪吧。

朱自清在《背影》的最后说,“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他的儿子。”

佛陀的那些方便法门,又何尝不是如此,一次次地纠正着我们的习气,一次次地忘却着当下,将我们推向成就的未来。

文/佛慧法师

般若为母,方便为父。再一次看到文中提及此句,我的疑问不禁又一次被提起。都说女人情绪多,烦恼重,怎么反倒会有“般若智慧”这样一个高明的譬喻?直到我听到了赵导在澄见直播--《成长中的巨婴》亲子教育系列中提到的一段话:

在任何广义宗教里,对于知母念恩,报父母恩都尤为重视、并且立意深刻。在佛教里,常常会用母光明比喻我们的真如本性。佛对于我们来说,就像母亲一样,心时时刻刻跟我们连在一起,不管我们做的好还是不好,对还是不对,是深陷习气,还是孝顺清明,都对我们不离不弃。这个比喻不是指一个外在的佛来关照我们,而是指的你的本性从来没有离开过你,这就是念兹在兹。大家都熟悉的《心经》全名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其中的“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被称为般若佛母心咒,便是指的智慧般若如我们的母亲,当我们懂得知母念恩的道理时,念念返闻自性,便是成佛不远。

真正的报父母恩,一定要理解父亲是方便与力量,母亲是智慧与光明,一定要让自己的人生逐渐收获智慧光明与力量方便。从修正自己的行为开始,从真实的利他承担开始,在每一段生命因缘里成就彼此。在世俗里,往往很多人会掉入用“报父母恩”来进行伦常绑架的窠臼。父母要求孩子必须孝顺自己,或者孩子被这种简单的生养恩育观念所束缚,终日活在郁不得志的委曲求全里。父母问孩子要“感谢”一辈子,孩子问父母要“道歉”一辈子,这样的亲情关系里完成的只不过是动物性本能和简单的利益交换,很难真的谈到“恩”,因为没有彼此成就。回到智慧去,回到力量的善巧方便去,如此,做一个对彼此生命有价值有成就的人,便是真报了父母恩,也真成就了下一代。

--赵一澄

般若为母,方便为父,你真正认识了你的“父母”吗?

部分文字来源

佛慧法师、澄见直播《认识母光明》《成长中的巨婴》文字稿

本文经深度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编

小舞

人物介绍

赵一澄

知名青年居士,影视导演,正心堂创始人,北京正心慈善基金会理事长。代表作:《超越轮回》、《从当下出发》。

在佛陀故里,体味三千年的沧桑与智慧。

在金刚座下,邂逅我们与佛无二的妙真本性。

跟赵一澄居士一起,踏上这朝圣之路,成长之旅,

让每颗被烦恼缠缚的心,回归最简单真实的美好。

点击“阅读原文”,今年10月,跟赵一澄居士一起,开启这榜样力量的超越之旅~

赞赏

长按







































大型白癜风公益
白癜风初期图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rtjinchundai.com/zxxg/69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