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确诊病人满城乱窜,他说自己一个人待着

2020-5-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破译白癜风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zixun/wuliliaofa/294.html

大家好,我是陈拙。

几天前,我给位医生发去消息,请他们聊聊身边的真实情况。今天,我来带你们拆开剩下的信。

医生带来的一手消息里,有人讲了感动的事儿:一个护士为了省防护服申请主动加班,她说“防护服得省着用,让我再守两小时。”

也有气愤的事:一个从武汉确诊回来的病人在街上四处乱窜,医生问他为什么不隔离?病人说,自己“一个人呆着会害怕,人多了就不怕了。”

这些信息有悲有喜,有荒诞,也有勇气,但它们构成了这个真实的当下。

我们阅读这些故事,想打破现实的困境,也想审视自身。

除了医生的来信,我也带来一条特殊的消息,来自你们的老朋友,天才捕手作者林大鼻。

她已经前往武汉,在医院支援了5天。直到今天才有空回复我,一是给大家报个平安,二是说了自己的想法:武汉在全国各地的医生到来之后,正在重建信心,准备下一阶段的作战。

作为呼吸与危重症科的医生,她知道疫情终将过去。但她也建议你们:“普通人得让自己的生活继续,才能迎接疫情后新的挑战。”

好好活着,未来不是一场只属于医务人员的战役。

医院已经5天了,听说后台有很多惦记我的读者,很感动,来给大家报个平安。

原本报名第一批驰援武汉的,无奈自己当时感冒低烧,身体状况不允许,只能随第二批大部队到达了。

在网上曾经看过一个非常痛心的视频,医院里比春运高峰的火车站还要拥挤,老百姓举步维艰,就诊、抽血、做CT、核酸检测……每一项都需要排队数小时甚至数日。

其实大部分病人都是轻症,最需要做的就是休息、隔离,依靠自己的抵抗力战胜它。但因为大家过度恐慌,医院拥挤排队,身体无法休息、心理高度应激,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可能原本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烧,医院长时间拥挤、又没有做好防护而被感染。

现在总攻已经开始,包括我在内的大批医护人员均已到达,后期还有持续的援军。

我在网上看到,医院跳起了广场舞。我很开心,如果我们的到来能成为你们的“安慰剂”,不再过度恐慌,不被自己的想象和恐惧击倒,其实就已经胜利了一大半。

疫情终将过去,也必然会过去。把恐惧和绝望埋在冬天,共盼春来。

我在肿瘤内科,今年轮到我们科室的陈医生休息了,他从参加工作后还从来没有休过春节假期。

没想到一张无情又无奈的调度令就在过年前一天来了,通知他从大年三十开始在发热门诊上班,医院感染科的安排。

后来和他聊天,他语气落寞地说:“我就是好想我女儿了。”

陈医生的老婆也是医生,因为工作的原因,学校放假后他们就把女儿送回了乡下老家,已经有半个月没有见面。

他本来已经和老婆约好,大年三十把女儿接回家一起开开心心过个年,结果一直到现在,陈医生都没有和女儿见到面。

因为值班结束后也需要时刻听命,一旦有任务,必医院。而从医院开车至少也要30分钟;而且长期处于高危环境中,也担心会将病毒传染给自己最亲的人。

陈医生有一米八几的个子,医院的防护服又不够,值班的时候就把自己塞在一套偏小的防护服里,虽然嘴上和我们抱怨着鼻子耳朵都勒得受了伤,但是一直都在发热门诊默默地坚持。

他曾是我们病区最受宠的小弟,我们都很心疼他。

医院的一个普通大夫,目前没有直接参与到抗击疫情的一线。

现在我们县城的街道上很少看到车子或者行人,偶尔看到一个也都戴着口罩。家里人全都闭门不出,妹妹的婚礼也取消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现象,充分说明普通民众对这次疫情的重视。

令人气愤的事情也有。我们这里有一个确诊的病人是从武汉回来的,确诊以后询问他的活动轨迹:去了好几个超市、洗浴中心。问他明知道自己从武汉回来应该隔离,为什么还出去?他说一个人害怕,感觉人多了就不害怕了。

心情可以理解,但现在他接触过的人都处在恐慌之中。

因为穿脱防护服时间长,为节省时间,节省防护服,医院隔离病房的一线人员坚持连续上班8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为此还穿上了成人尿不湿。

实在口干得难受时,就让外面的同事打开一盒奶,插好吸管,通过治疗室的传递窗匆匆忙忙地喝上几口,然后继续投入到工作中去。

下班了,在缓冲间卸下穿了一天的防护服,里面的两层隔离衣都已湿透,手指已被汗水泡得发白,摘下N95口罩,脸颊上、鼻梁上,留下深深的红色印子……

我是一名护士,医院响应省厅号召,对口支援黄冈疫区,已经派出了两组医疗小分队。我也想去一线,可是刚刚做完剖宫产手术,被拒绝了。

浴帽、一次性雨衣、鞋套,是急诊科同学的全部装备。医护感染了13例,但是每个人都坚守在岗位上。

隔离病房有一位护士,交班时间到了仍要再坚持两个小时,同事们心疼她都来劝她,可谁劝也没用。姑娘说:“防护服得省着用,让我再守两小时。”

目前医护人员的口罩都非常紧缺,我们在基层,为了节省口罩,每个口罩都用2-3天才丢。

昨天下午,一位本地村民来看病,看了一半问我,他想捐口罩不知捐给谁。我一下对眼前这位憨厚老实的村民心生敬重。

我当即帮他医院,如果到货就转交。医院的主任也非常感动,连声道谢。

这位村民衣着朴素,不善言辞,也不是什么富裕人家,就骑个小电驴。他说想为国家做点事,少吃少用点,买口罩的钱就省出来了。

我当时心里那个感动啊,我们有奋战在前线的医护战士,有这样默默支持的老百姓,我们一定能战胜这场瘟疫!

我所医院是医院,这次疫情爆发之后,我们第一时间派出了两批医疗队对武汉进行对口支援,视频中的是第二批出发的五名由卫健委点名指派的神经内科优秀护士。

医院是前线中的一线——医院。

其实这次疫情当中,吉林省病例并不算多,但是她们还是留下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奔向前线。

送别的那一刻,在场的护理姐妹们齐声合唱《歌唱祖国》,没有什么华丽的誓言,一句“祖国需要我”就已足够。

我在西北宁医院,医院,但很多人想去支援武汉。

我医院当护士,前几天晚上还跟我说,第一批支援武汉志愿者她没报上名,希望第二批能过去。可她的孩子才出生30多天。

我们现在上班一个N95口罩都没有,那种普通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每三天发一个。侄女在银川那边,她们的病人要比我们这边严重得多。

这几天反复给大家强调,不要出门,不要出门。最近一段时间,有些人可能待着无聊,憋不住了就出门去散心。

我希望通过你们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rtjinchundai.com/ezwh/93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