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噪耳机骨传导耳机能保护听力吗

2023-4-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今年3月3日是第23个全国爱耳日,也是第10个国际爱耳日。很多年轻人都喜欢戴着耳机散步、跑步,有时候在嘈杂的地铁、公交上也会戴上耳机试图与周围的吵闹环境隔离开。很多人都知道经常使用耳机对听力并不好,所以他们会在经济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选择价格高一些的降噪耳机或骨传导耳机。那么,这些耳机真的可以保护我们的听力吗?耳机的使用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噪声性聋发病难逆转,降噪耳机也可能伤听力

噪声性聋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隐匿性,不容易早期被人们所认识,同时,噪声性聋属于感音神经性聋,一旦发生,难以逆转,目前对噪声性聋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而防止噪声性聋的发生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降噪,顾名思义,就是降低噪音对人们的影响。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王玉红提到,生活中噪声暴露的机会越来越多,工作和个人娱乐环境中的噪声暴露都有可能导致噪声性听力损失。

耳机商家宣传的所谓“主动降噪”功能,是指降噪耳机发出与噪声相位相反的声音,在耳内与噪声形成干涉而抵消噪声。它能消除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噪声,但又不会影响紧急情况下尖鸣的喇叭等警示音。

王玉红主任强调,即使是降噪耳机,耳机里声音输出过高也有可能损伤听力。因而无论“降噪耳机”如何,降低耳道中的噪音才是保护听力的王道。

骨传导耳机不入耳,也会损伤内耳毛细胞

此外,作为“黑科技”出现的“骨传导耳机”,深受很多健身人士和户外爱好者欢迎。骨传导是一种声音传导方式,即通过人的颅骨、听神经等来传递声波。它不用像传统耳机一样,捂住耳朵或堵住耳道来达到听声的目的,所以有保护耳朵的效果。骨传导耳机一般体积都非常小巧,比运动耳机更适合运动场景。

专家指出,不论是利用骨传导还是空气传导,两种耳机在最后都是使内耳的毛细胞振动才能引起听觉。如果音量过大,仍然会对毛细胞产生损伤,进而伤害听力。

经常戴耳机听音乐,应遵循60-60原则

另外,市面上耳机质量参差不齐。记者了解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此前针对主动降噪耳机进行了风险监测,涉及47家企业的60副耳机中,主动降噪量低于10分贝的多达30副,其中有部分产品低于5分贝,占比超过10%,降噪能力严重不足。

王玉红主任建议,常戴耳机听音乐的人,应遵循60-60原则,即听音乐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使用耳机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出现短暂性或长期耳鸣后应及时停止佩戴耳机,医院就医,测试听力以便发现隐形听力损失,做到早重视、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来源:扬子晚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爆料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rtjinchundai.com/ezcs/149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