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保堂每日一味中药苍耳子,中药界的缠人
2023-4-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苍耳子,属于一种祛风湿中药,主治: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此外,苍耳子或全草亦可药用,但其为有毒植物,以果实为最毒,使用须严格遵照医嘱。花期7-8月,果期9-10月。主要分布于安徽、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山东、江西、湖北、江苏、河北及河南。主产于安徽、山东、江西、湖北、江苏等地。
功效作用
散风寒
苍耳子辛温宣散,既能外散风寒,又能通鼻窍、止痛,可以用来治疗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等不适症状。但由于其发汗解表之力甚弱,因而一般风寒感冒使用者少。
通鼻窍
苍耳子温和舒达,味辛散风,苦燥湿浊,善于通鼻窍以改善鼻塞、止前额及鼻内胀痛,可用于治疗鼻鼽、鼻渊等鼻科疾病导致的鼻塞流涕、不闻香臭、头痛者,效果极佳。
祛风湿
苍耳子能够祛风止痒,可用来治疗风疹瘙痒、疥癣麻风等病症。
止痛功效
苍耳子辛散苦燥,性温散寒,能够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可以用于治疗关节疼痛、四肢拘挛等不适症状。
禁忌
苍耳子辛香温燥,因此阴虚血热者不宜服用。
由于苍耳子有毒,剂量过大可致中毒,因此不宜过量服用。
炮制方法
1、苍耳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2、炒苍耳子:取苍耳子,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深黄色刺焦,内部浅黄色时取出,晾凉,碾去刺,筛净。用时捣碎。
成品形状:
1、苍耳子:呈纺锤形或卵圆形。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全体有钩刺。体轻质坚。破开后内有双仁,肉黄白,具油性,味微苦,刺尖焦脆,微有香气。去刺后碾碎(或捣碎)呈碎粒或饼状。
2、炒苍耳子表面焦黄色。
使用苍耳子,应注意什么?
1、苍耳幼苗有剧毒!切勿采食。苍耳的茎叶中皆有对神经及肌肉有毒的物质。中毒后全身无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手脚发凉、脉搏慢。严重者出现黄疸、鼻衄,甚至昏迷,体温下降,血压忽高忽低,或者有广泛性出血,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解救方法:轻度中毒者应暂停饮食数小时至一天,在此期间大量喝糖水。严重者早期可洗胃,导泻及用2%生理盐水高位灌肠,同时注射25%葡萄糖液,加维生素C毫升;预防出血,可注射维生素K及芦丁;必要时考虑输血浆;保护肝脏;可服枸橼酸胆碱,肌肉注射甲硫氨基酸;低脂饮食。民间也有用甘草绿豆汤解毒的可配合使用。
2、苍耳蠹虫为寄生于苍耳草茎中髓部的一种小虫。外用治疔疮。取苍耳蠹虫浸麻油中,用时取虫2~3条,捣烂外敷。
苍耳子的传说
话说明朝时,黄河两岸各有一村,分别叫河东村和河西村。两村有一个同样风俗,就是每当新粮食收获后各家尝新时,第一碗给狗吃,第二碗敬神,然后家人才吃饭。其原因是狗用性命给村民们换来了治病的苍耳子。
传说早先河西村的人都患有一种鼻病,表现为鼻塞和多涕。鼻塞的特点一是间歇性,即白天劳动、活动时鼻塞减轻,夜晚静坐、寒冷时加重。二是交替性,即侧卧时,居下侧的鼻腔阻塞,居上侧的鼻腔畅通。多涕,就是经常流鼻涕,躺下后,鼻涕流入咽喉,不明病理的人误以为是痰多。
此外,患者经常头疼头昏。村里有个郎中,对村民们说,这种病俗称“囔囔鼻”,可用苍耳子医治。苍耳是一种野草,很多地方都能见到,但偏偏河西一带没有苍耳。村民们都很穷,无钱到药店买苍耳子。一位百岁老人说,河东村野地里有苍耳。但是黄河水深流急,既无桥梁又无渡船。一个村民说,叫狗过去借苍耳。这个村子共有两条狗:黑母狗和它的崽子。
这一天,村民们把两条狗带到河边。百岁老人对黑母狗说:“你游过黄河,在河东村野地里打个滚。若能沾些苍耳子回来,就能治好全村人的病,全村老少永远不会忘记你”。黑母狗点点头,一下跳到黄河里。没想到小黑狗也跳到了河水里。母子俩奋力向对岸游去。到了对岸,母子俩在野地里各打了一个滚,身上沾满了苍耳子,接着就返程。
没想到,就在此时,忽然浓云密布。狂风大作,暴雨倾盆,黄河里掀起了成排巨浪。两条狗艰难地游着,快到岸边时,小狗没有力气了,老狗用头使劲一顶,把小狗顶到岸边,人们用手一拉,小狗上了岸。此时,一个大浪打来,老狗沉入水中……
苍耳子在河西村长势很好,药力也极佳,很快就治好了人们的鼻病。同时他们的苍耳子也有了名声,药商们都来购买。全村因此而富裕了,随后在黄河建了渡口,通了渡船。这时才知道,河东村的人也害着这种病,但他们的苍耳子效果很弱,治不了病。河西村感谢河东村的借种,对河东村免费供应苍耳子。河东村感慨黑狗传种丧命,也就定立了河西村的风俗。
想要了解更多养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