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胸聪明孔宝宝身上的这些特征才

2019-4-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漏斗胸,聪明孔……

这些看上去有点奇怪的名字,

却和孩子的健康息息相关。

患上漏斗胸,8岁男孩打飞的来杭就医

上周一,浙江大医院(以下简称“浙大儿院”)来了一名8岁的小男孩叫毛毛(化名),是黑龙江哈尔滨人,6岁时,家里的长辈就发现他和别人不一样——胸部凹陷似“火山口”,肩膀前伸,还有些驼背,医院一检查,被诊断为“漏斗胸”。

什么是漏斗胸?

漏斗胸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4‰,其中男孩较女孩更多见,男女发病率之比在4:1左右。它属于渐进式病变,在出生时可能就已存在,但往往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后才越来越明显而被发现。

除了外形不美观,如果不加以干预,漏斗胸还会压迫心脏和肺,影响心肺功能。

毛毛的爸爸妈妈说,他们也做了一些了解,要想治好这个病,按照现在的医疗条件就是开刀做手术,“虽然是微创的,我们还是不放心,听说术后一周孩子会很痛苦。”

就在前些日子,一个“漏斗胸无需开胸就能治疗”的消息,令毛毛一家人振奋不已——毛毛的主治医生在一场全国性心胸外科论坛中获悉,浙大儿院有心胸外科专家申请了一项专为漏斗胸患儿研发的专利,部分原来必须手术的孩子不必“遭罪”,用器械就能治疗了!

因此,毛毛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来到浙大儿院求医,并找到了这项专利的发明人之一,该院心脏外科、胸外科主任李建华主任医师。

这就是“能自动贴合胸部轮廓的负压吸盘”,看似简单,本事可不小

这项专利的原理与拔火罐十分相似,都是在一个密闭空间内产生一个与外界大气压的压强差,产生的作用力能将胸壁抬起,长此以往达到治疗效果。

像毛毛这样大老远赶到杭州治疗“漏斗胸”的家庭其实不在少数,从去年10月至今,李建华主任接诊了约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漏斗胸”孩子,是以前的近两倍,这些患儿的家乡南至广州,西到新疆。

要是放在以前,这些孩子都需要面临手术。治疗漏斗胸的手术,是先在胸腔置入钢板,通过它用外力将凹进去的胸壁抬起,一次成型后,在2~3年后把钢板取出。

“尤其是术后第一周,患儿会非常痛苦,程度可以达到女性生孩子的疼痛等级,严重影响生活和学习。”李建华主任说,也因此,浙大儿院每年新增的约例患者,选择寒暑假治疗的占到了70%~80%。

而目前这种负压吸盘最大的好处,就在于能随时随地进行,治疗过程也没有任何痛苦——每天在家吸附一两个小时,几个月后一般就能见到效果,整个疗程也和手术一样约为2~3年,费用却仅为后者的7%~8%。

当然,原本治疗漏斗胸的手术也尚未完全“淘汰”,在李建华主任看来,有近20%的患儿光用负压吸盘不能完全治愈漏斗胸,“对于这部分孩子,可先尝试用负压吸盘治疗3~6个月,减少之后手术的风险。针对孩子病情的不同,再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聪明孔、富贵孔,随便按按会要命

你家宝宝耳朵旁边有这样的小洞吗?

老一辈的人把它叫做“仓眼”,认为有这个小洞的孩子是“富贵命”,将来吃穿不愁。也有人叫它“聪明孔”,认为这个孩子以后会很聪明。

实际上,这个小洞真正的名字叫“耳前瘘管”,是一种先天畸形!

很多人成年后仍然有↓↓↓

注意,耳朵上的这个孔,别乱碰!

一位妈妈因无知,挤压了“富贵孔”,让刚出生的宝宝面临手术!

豆豆从出生开始,右耳上面就有个小小洞,以前一直也没有觉得有什么,可最近却发现里面有白色分泌物出来,并且会有点臭臭的气味。

豆豆妈自认为挤出来就好了,没想到第二天发炎了,医院检查才知道是耳前瘘管,需要立刻手术治疗。

豆豆的妈妈后悔不已,如果不是自己无知,孩子根本不会遭受这样一次罪。

“富贵孔”是怎么形成的?

记者从浙江大医院耳鼻喉科了解到,因为耳前瘘管发炎感染来看病的孩子真还蛮多的,一个月多例,6个月-3岁最常见。

浙大儿院耳鼻喉科主任付勇主任医师说,耳朵旁边的小洞,在医学上称之为耳前瘘管,属于先天的耳道发育畸形。

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李勇主任医师说,从解剖学角度来说,“富贵孔”是在胚胎发育期,发育成耳廓的第一、二鳃弓的耳廓原基在发育过程中闭合不完全所致。通俗地说,就是胚胎时期,耳朵上应该闭合的地方没有闭合好,留下了小孔。而这个小孔可能是单根管道,也可以是多根管道,通往耳道,甚至是耳后部位。

“耳前瘘管有家族遗传性,有数据显示,这种病的发病比例约为3%,而且男女发病比例约4∶1。”

在浙大儿院耳鼻喉科,耳前瘘管的孩子平均每个月能接诊例左右,年龄段在6个月—3岁之间最常见,往往都是因为反复感染来的。还有一些刚出生的宝宝,家族中有人发现耳朵旁边有个小孔,特地带孩子来门诊咨询。

浙大儿院陈晓慰医生说,耳前瘘管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大部分孩子不会发生炎症感染,发生炎症感染的是少数,主要和三方面的因素有关——

1、瘘管不通畅

耳前瘘管其实和耳道类似,里面的上皮组织会脱落,皮脂腺分泌,会产生分泌物。有些孩子的耳前瘘管不通畅,瘘管内的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来,时间长了,容易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引起瘘管发炎。

2、内分泌物特别多

相对而言,有些孩子瘘管内的皮脂腺分泌特别旺盛,产生的分泌物也别多,即使瘘管是通畅的,但是分泌物来不及排出去,也容易引起感染。

3、身体抵抗力比较差

耳前瘘管发生感染,往往和抵抗力差有关。1—3岁的孩子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全,抵抗力相对较差,发生感染的几率也更高。尤其是冷热交替的季节,是发生耳前瘘管感染的高峰期。

挤一挤为啥会感染?

有些家长反映,本来孩子都是好好的,但是用手挤压了小孔以后,却诱发了感染。这是怎么回事?

陈晓慰医生解释,挤压耳前瘘管,相当于把原来相对平衡的状态打破了,原本管道是通畅的,但受到外力挤压后,反而把管道压扁了或是变形了,导致管道梗阻,管道内的分泌物无法排出去,后面就很容易发生感染。同时,挤压也会导致炎症的扩散,加重感染症状。

此外,手上带有很多细菌,小宝宝的免疫力有比较差,家长用手挤压,发生接触,发生感染的几率就增高了。

陈医生说,有些家长还担心瘘管内有分泌物跑出来,偶尔还能闻到异味,忍不住去挤压。这大多是细菌发酵所致,挤压可能会导致上皮破损,增加感染风险。

陈晓慰医生说,“临床上,我们往往建议,只要孩子的耳前瘘管发生了一次感染,在感染控制好以后,家长应该及时带着孩子到耳鼻喉科门诊咨询,该做手术的不要拖。”

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李勇也建议,耳前瘘管反复感染,会增加后期手术的难度。为了防止再次感染的可能,还是应该尽早手术。

做这个手术并不复杂,主要是沿着瘘口,将整个瘘管以及周围囊袋、粘连软骨等切除干净,手术时间一般30分钟到一小时,有个别比较复杂的情况,相对耗时会久一点。

医生提醒

1、耳前瘘管的人一定不要揉,不要用手去挤压;

2、要保持局部清洁。洗脸的时候,记得用清水洗洗耳朵前后;

3、保持耳部干燥。如果耳朵周围有水,用棉签擦拭就可以;

4、发痒了及时看医生。

你可能会感兴趣:

想吃维E升级做“小仙女”,一年后却差点怀不了孕……

三人啪啪啪,我却丝毫提不起Xing致……

《我的前半生》结局才不是这样!最后他们相会在……

心疼!父母因煤气爆炸造成重度烧伤,19岁的她说“他们还在就好”

记者:翁含露通讯员:王雪飞

部分内容整合自都市快报记者俞茜茜

监制:曹漪洁

主编:尉洁婷责编:陈雨笛翁含露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光疗
中医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rtjinchundai.com/zxxg/90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