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睡前8分钟,每分钟一个养生法
2017-10-2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师兄们好!经常有师兄反应晚上睡不好,其实睡眠质量差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在上床睡觉前是稀里糊涂的,如果我们在睡前几分钟可以调下心神,就能很大程度上改善睡眠质量。下面分享给大家的就是一个睡前8分钟的养生法,时间短,但是见效显著。
第1分钟:手梳头
在忙碌一天后,睡前可进行头部按摩,放松情绪。每晚可用手梳头下。
睡前用手指梳头有利于血脉通畅,可增强脑细胞营养供应,延缓大脑衰老,使神经松弛,消除大脑疲劳,有助于安眠。
中医认为,用手梳头可以疏通头上的阳经,具有很好的补益作用。长期坚持,对任何神经衰弱的人都有改善的作用。
第2分钟:捏耳朵
拇指垫在耳背后面不动,然后屈食指从耳尖按摩到耳垂,两侧同时做10~20下,让耳部发热发红就可以了。
耳朵有密集的反射区,联系着全身每一个器官,所以常搓揉耳朵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能调节全身的脏腑功能。
第3分钟:捶后背
手握拳,稍有力度地捶背。自己弯胳膊够着捶一捶就行,家人之间互相捶一捶更好。
这样能刺激背部组织与穴位,促进局部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环。特别是长时间看电视、书籍后容易腰酸背痛、肌肉紧张,捶捶背有利于肌肉放松、缓解疲劳、安定情绪,进而促进睡眠。
第4分钟:揉肚子
平卧于床,搓热双手,手放在肚脐周围,按顺时针方向绕肚脐揉肚子数十圈,注意力量要适中。
现代医学证实,坚持揉肚子有利于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利于消化,是防治胃肠病最简单、最有效的选择。特别是“老胃病”,揉揉肚子还能提高胃动力和免疫功能。而且,揉肚子可以刺激末梢神经,促进机体代谢,是减肥的一剂良方。
第5分钟:拍小腿
将小腿抬起,双手搓热,从膝盖到脚踝,从两侧分别拍打小腿肚,直到双腿感到放松、发暖为止。
小腿又被称作“人体第二心脏”。在我们的身体里,心脏像“水泵”一样促进血液循环,而小腿肌肉也跟水泵一样,帮助促进血液循环。把小腿养护好,就等于在身体下面又多装了一个“泵”,可以助心脏一臂之力!而且,睡前拍打小腿能放松、温暖肌肉,有效预防腿抽筋。
第6分钟:弯脚趾
用力伸直脚趾5秒后,再弯曲5秒,每只脚各做5次。可以单独做,也可以在泡脚的同时做。
这是为了让脚部的经络受到一定的压力,通过脚趾伸直、弯曲,对经络形成松紧交替的刺激,这对脚部也是个放松,有助于缓解一天的疲惫。长期坚持,胃肠的功能也会逐渐增强。
第7分钟:揉脚心
每日临睡前,以拇指按摩两脚脚心,顺时针方向按摩次。
经常按摩足心能够调节肾经、补益肾气,起到强肾固腰的作用,还能促进足部血脉通畅、改善局部营养、通畅全身气血,从而解除肢体疲劳,达到抗衰防老、延年益寿的目的。
尤其是老年人,若能每日坚持推搓涌泉穴,可使精力旺盛、体质增强、防病能力增强,故有“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的说法。
第8分钟:深呼吸
做完以上的养生小动作之后,不妨静下心来坐一会儿,或躺下,做几次深呼吸。
研究表明,一般寿命与呼吸频率成反比,呼吸频率越慢,寿命越长。全身放松、深呼吸,长期坚持有助于增加通气量、降低呼吸频率,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增强脏腑功能。
按压手上3个穴位,可缓解眼睛干涩穴位按摩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保健按摩,可以放松肌肉、解除疲劳、调节人体机能。日常生活的一些小毛病,比如经常头痛、牙疼、鼻塞、肩背痛只要按摩穴位,就能很快缓解不适。而眼睛干涩,按压手上这两个穴位就能缓解,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合谷穴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原穴,可缓解胃痛,胃胀,便秘,恶心,晕车。
取穴:在第一、二掌骨之间,两骨相合之前凹陷中。简单取穴,用拇指第一关节横纹对准另一手虎口,指尖按压的凹陷处。
功效:缓解眼睛干涩
按摩方法:用指腹垂直按压,局部感到发胀才得气。
二、养老穴
养老穴:疏经通络缓解治疗手麻、腿脚关节疼痛行走不便,腰酸背痛,颈肩疼痛。
取穴:屈前臂,掌心向胸部,沿着手背的无名指与小指掌间隙向下顺延至腕部突起的骨头内侧凹陷处。养老穴较深,不易找到,必须采取固定姿势。
功效:消除眼睛模糊
按摩方法:用指腹垂直按压,局部感到发胀才得气。
三、后溪穴
后溪穴:小肠经上的一个穴,这个穴是奇经八脉的交会穴,它通督脉、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
取穴:把手握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
功效:预防眼睛疲劳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和食指同时对着后溪穴发力,由于手上的穴位比较敏感,按摩的时候力度要合适,不要过重而伤及手上的皮肤。
眼睛模糊、干涩、疲劳,多是由于用眼过度造成的,需要控制用眼时间,多休息,多眨眼。
↓↓精彩内容:点击阅读原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