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汉字,你若能读对三
2024/2/2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看到这个标题,你也许会不屑一顾:从小就学汉字,谁还不认识几个字?只要不是生僻字,读懂几个最简单的汉字,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讨论而不争论,就让事实来证明吧!
先来看看五个汉字:
常用基本汉字真是特别简单啊!
不就读“点、竖、横、撇、横折钩”吗?
错!至少不全对。
你读的汉字笔画的名字,不是这五个汉字的读音。
需要说明的是,汉字笔画和汉字不是一回事,只是汉字的组成部分而已。
这五个汉字正确的读音分别是“zhǔ、gǔn、yī、piě、yǐ”。
你读对了几个?
也许你会说:“我没学过啊!”
是的,不仅你没学过,绝大多数人都没学过。
这不能怪我们,因为语文课上根本没人教过这几个字的正确读法,甚至可能很多语文老师都读不对。
也许是教材编写者认为这几个字太简单了吧,当然,也可能是另有原因。
不管什么原因造成的,让我们与这五个神奇的汉字完美的错过,已成了不可改变的事实。
一、汉字的一笔一划都有深刻的含义
这几个字太简单太了!可你知道它们的意思吗?
“丶”是一个汉字,读作zhǔ,也是汉字基本部首之一。形状象灯中之火的样子,意思是某物的突出部分。
需要注意的是,“丶”在不同的字中表示不同的意思,如“家”字中表示顶部,“羊”字中表示角,“义”字中表示头。
“丨”是一个汉字,读作“gǔn”,也是汉字基本部首之一。形状象木棍的样子,意思是上下贯通的样子。
需要注意的是,“丨”在不同的字中表示不同的意思,如“中”字中表示旗杆、“丫”字中表示树干,“丰”字中表示秸秆。
“一”是一个汉字,读作“yī”也是汉字基本部首之一。形状像一根放到的木棍,又像地平线。其本义为最小原始单位,后引申为相同的、全部的等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一”在不同的字中表示不同的意思,如“土”字中第二横表示大地,“天”字中表示天,“田”字中表示土地。
“丿”,是一个象形字,读作“piě”也是汉字基本部首之一。象一根被人拉向左侧的棍子,意思是物体中有一定倾斜度的部分。
需要注意的是,“丿”在不同的字中表示不同的意思,比如在“木”字中表示树枝,在“水”字中表示水波纹,在“厂”字中表示倾斜的石壁。
“乛”是一个象形字,乙、乚都是它的变形,读作“yǐ”,也是汉字基本部首之一。它的本义是植物屈曲萌芽,后来引申为形状弯曲的物品。
需要注意的是,“乚”在不同的字中表示不同的意思,比如在“屯”字中表示萌芽,在“子”字中表示身体弯曲的婴儿。
二、汉字部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
也许你还会说,这些汉字很简单啊,有那么重要吗?
翻开字典,看看部首检字表,你就会发现:这五个汉字可都是最基本的部首,位置还是排在最前面的。
当然,汉字大家庭并不完全由这几个汉字组成的,他们还有二百多个兄弟姐妹呢。
据统计,汉字部首总计个,去掉一部分简体和繁体重合的部首,加上汉字简化后,一些部首不再实用,部首总数就剩下大约只有个左右(不同的字典数目不一样)。
这些部首构成数以万计的汉字,《康熙字典》里收录的汉字就有五万多个。
如果说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之根的话,那么汉字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
要想真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必须懂得每一个汉字部首的意思和含义。
三、精通汉字足以封“神”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掌握和研究到一定的境界,足以成为某一领域的“大神”。
我们熟悉的就有两位,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
第一位就是“永字八法”的发明者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
书圣王羲之王羲之根据汉字结构特点,总结出了著名的“永字八法”,把汉字的书写方法归纳成八种基本写法,即侧、勒、弩、趯、策、掠、啄、磔八种方法。
这几个字有点拗口,看看下面的这幅图,再联想一下今天认识的五个汉字,你就会发现点什么。
永字八法不错,“永字八法”基本包括了“丶”“丨”“一”“丿”“乛”这五个汉字。
换句话说,掌握了这五个汉字的写法,就可窥见书法的奥秘了。
有时候,艺术并不深奥,只是我们缺少一双慧眼,还有独特的想象力。
把五个汉字演化成“永字八法”,并独领风骚近二千年,王羲之绝对能称得上“大神”级人物。
试想一下,若不是对汉字构形和汉字文化有深刻了解,“永字八法”便难以创立,王羲之也许会与“书圣”擦肩而过。
再来看看第二位“大神”级人物——“五笔大王”王永民。
随着计算机应用和普及,汉字输入成了世界级难题。
计算机是西方发明的,输入法使用也是用拉丁字母。
对于大多数并不精通英文的中国人来说,汉字输入电脑成了最大的“苦恼”。
年,“五笔输入法”横空出世。发明者王永民也因此封“神”。
“五笔输入法”不仅符合我国的语言文字规范,还能处理日、韩两国文字,成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计算机输入法。
“五笔输入法”从根本上解决了“汉字输入”难题,也使国际人士更容易在电脑时代学用汉字。
让汉字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都具有重大意义。
其实,“五笔”的原理并不复杂,就是把众多的汉字字根分类为五种笔画,放在键盘上,就构成了“五笔输入法”。
这五种笔画就和我们今天认识的五个汉字有什么关系呢?
请看下表——
五笔输入法对照表看完上表里的内容,是不是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上文中的五个汉字均在其中,而“亅”本身就是“丨”的变体,“?、?”是“丿”的变体。
五个最简单的汉字,不仅构成了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核心,还帮助完成了现代信息技术的重大突破。
这五个汉字告诉我们,表面看起来简单的东西,往往具有重要内涵,甚至足以改变人生的潜在价值。
有时候,世界上最难的问题,可以用最简单的办法来解决。
只是我们习惯了把问题复杂化,岂不知把问题简单化才是解决问题的规律。
几个简单的汉字可以让中国书法成为世界瑰宝,也可让中国文化走进世界殿堂。到这里,你还觉得那五个汉字简单吗?
四、理解汉字内涵才是阅读的第一基础
关于汉字的重要性,我们都已知晓。可汉字和我们的日常学习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知道,所有教材、所有的书籍、所有的信息的载体都是文字。
学习的过程,就是从认识和理解文字开始的。
对于数以亿计的中国学生而言,学习汉字是第一课,是文化启蒙,更是思维启蒙。
可事实上呢,我们的学习对象被有意或无意的复杂化了,而最简单最基础的的东西却被忽略了。
这种忽略的结果是,相当多的学生存在“阅读障碍症”。
以阅读试题为例,我们先看一组数据:
高考语文得分率分析表这是北京市一次高考语文得分率统计结果。简单分析一下,从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1、阅读部分均未达到优秀率。
2、古诗文阅读部分得分率最低。
3、写作部分略高但整体得分率并不高。
汉语是母语,有着最好的语言文字学习环境。
语文学习应该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事实并非如此。
其中的原因很多,这里就不多说了。但有一点需要思考一下,我们学习语文的方法是最有效的吗?
有人说,语文从拼音开始是“本末倒置”。这种说法不够全面,我国古代一直使用的就是拼音法,不过,“中国式拼音”叫反切。
古代汉语拼音与现代汉语拼音实质上是一致的,只是表示的符号不同罢了。
有人说,语文考试只考作文就够了。这是一位著名科学家的想法,单纯用于考试一定道理,但不适合语文学习。
那学习语文有最佳途径吗?
所谓最佳途径没有现成的,都是在探索中逐步形成的。
这是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学习的最佳方法。
无论哪种方法,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最终的是选好起点。
语文的基础是文本阅读,文本阅读的基础是汉字理解,汉字理解的基础是部首。
因此,认识和理解汉字,就是学习语文的第一基础,也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核心之一。
近年的识字教学已开始改革之旅,小学语文中融入了一部分古汉字学习内容,但远远不足以形成系统性的汉字知识系统。还需另辟蹊径,帮助学生构建真正的汉字体系。
这方面,可参考相关文化素养课程,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深入了解一下。
总之,要想读懂汉字,请从部首开始。这就是阅读。
要想了解中国文化,请从读懂汉字开始。这就是理解。
读懂了中国文化的密码,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你也可能成为“大神”。
因为——
最简单的,也是最自然的,距离事物的本质也越近。
读书如此,所有的学习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