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多因为肝阳化风一张方子养阴柔肝

2023-4-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聊聊高血压。

高血压,这是西医的病名,在中医学上属“眩晕”“头痛”的范畴。这其中病因,往往定位在肝肾。

在临床中,很多高血压患者,都存在肝阳化风的症候。

什么是肝阳化风?

这个主要病因归责于肝肾阴虚,肾属水,肝属木,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阴不维阳,从而引起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最终发为眩晕,也就是高血压,即所谓肝阳化风。

具体临床表现,诸如半身不遂、半身麻木偏瘫、言语不利、口舌歪斜、面红目赤、头晕头痛、脾气暴躁、心烦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有力。有的人呢,伴随大便干、小便黄。

这时候啊,就得平肝阳,息肝风。血压好不好,就看肝风灭不灭。

围绕这个思路,可能有很多朋友还不太明白,我这里有一则医案可以分享给大家。

曾经有一位患者,男性,65岁。

这位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而发头晕、头痛,医院查高血压/mmHg,诊断为高血压病,规律服用拜新同后血压降为/92mmHg,头晕头痛症状稍有缓解。

5年来间断发作头晕、头痛,一按压就会痛,近半年来发作更为频繁。

最近,这种疼痛症状更加严重了,降压药不管用。于是想来看诊中医。

刻诊,见患者头晕并伴有头痛,痛有定处,腰膝酸软,耳鸣,口干,面唇紫暗,食欲不佳,睡眠也不好,大小便正常,舌质红,舌边有瘀点,苔薄,脉细涩。量血压/96mmHg。

了解到患者的具体情况后,我就写了一张配伍,方予复方七芍降压方,水煎,每天1剂,分早晚2次服。

服完药后,患者反馈前述相应症状多有缓解,就是睡眠不好,五心烦热,于上方调加入安神的中药,7剂。

三诊,患者反馈诸症减轻,在上方的基础上加减调理1个月余,症状均明显改善,血压在~/82~88mmHg,并趋于稳定。

好了,医案说到这里,我就给大家说完了,这其中是怎么回事呢?

上文中的这位患者,平日身体素来虚弱,肝肾阴虛,血枯脉涩,发为眩晕。

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化风,患者就头晕脑胀、目眩。

肝魂不藏,所以患者睡眠不安,多梦。

虚热伤津,患者口渴口干。

脉细涩、舌边尖红、舌边有瘀点,这些无不是明白地提示我们,患者肝肾阴虚、肝血不足,气虚血瘀的表现。

这个时候怎么办?治则养阴柔肝、化瘀息风的复方七芍降压方加减治疗。

使阴虚得补,阳亢地平,脉络得通,髓海、清窍得以濡养,眩晕之证自愈。

二诊患者大部分症状都已缓解,但仍睡眠不好、五心烦热,所以加夜交藤、酸枣仁以养心安神。

整个医案的精义,就是这些了。

我想和大家表达的是,临床有大量高血压患者,从中医辨证的角度看,具备明确的肝肾阴虚、肝阳化风的问题。他们眩晕、头胀、头痛、易怒。伸出舌头,往往舌红苔黄偏燥。晚上睡不好觉,白天口干迷糊。

根本之道,在于滋补肝肾之阴,平肝潜阳。很多时候,把这一点做到了,血压自然也就降下来了。

因此,这类滋阴平肝之法,也就成了中医治疗高血压的常用办法。上文医案里这个配伍,还是建议大家在专业医师的辨证指导下应用。

好了,今天就给大家说到这里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rtjinchundai.com/zxxg/146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