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小知识正确识别野生菌,预防野生
2022-5-2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夏季来临,万物生长。在这多雨的气候里,正是菌菇类生长的旺盛期。其实许多品种的野生菌菇都含有足以致命的剧毒。
近年来,因误食野生蘑菇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发生毒蘑菇中毒事件,主要是由于误采、误食导致。毒蘑菇毒性成分复杂,中毒表现各异,主要有恶心、呕吐、流涎、流泪、精神错乱、急性贫血、黄疸、脏器损害等,中毒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且没有特效疗法,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在此提醒广大家长们:
由于毒蘑菇没有明显形态标志,其有毒无毒极难辨认,大小、形状、颜色、花纹等变化多端,非专业人士不易鉴别,因此家长朋友们切莫自采、买卖、自食野生蘑菇。此外,为了尽量减少中毒几率,吃蘑菇时最好别喝酒,因为有些毒素在酒精作用下,会加重中毒症状。
一、什么是毒蘑菇?
毒蘑菇又称毒蕈、毒菌等,是指食用后能造成人毒性反应的大型真菌的子实体,其中大部分属于担子菌,少数属于子囊菌。世界范围内已报道的毒蘑菇约有种,我国目前已报道种。
二、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蘑菇呢?
对野生毒蘑菇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仅凭经验判断是否有毒。凭颜色、生长地带、汁液判断,与其银器、大蒜、大米同煮致后者变色或高温烹煮可去毒等民间土法都是不科学、不正确的。
误区二:错误判断野生毒蘑菇的毒性。有人错误认为毒蘑菇的毒性不大,即使中毒也无大碍,其实有些野生蘑菇毒性很强,几克甚至几毫克就可以让一个成年人中毒死亡。
在我国,毒蘑菇约有种,据资料记载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10种。许多毒蘑菇和食用菌的宏观特征没有明显区别,甚至非常相似。因此至今还没有找到快速可靠的毒蘑菇鉴别方法。
三、野生蘑菇中毒症状有哪些?
毒蘑菇中的毒素十分复杂,一种毒蘑菇可以含有几种毒素,而一种毒素又可存在于数种毒蘑菇中。毒蘑菇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按症状分为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脏损害型、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和光过敏性皮炎型等6个类型。
野生蘑菇中毒病例六种类型:
1.胃肠中毒型
通常的中毒症状是强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毒粉褶菌、臭黄菇和毛头乳菇,黄粘盖牛肝菌和粉红枝瑚菌等毒蘑菇可引起此类型中毒,已知有80余种。
2.神经精神型
已知有60余种。中毒症状是精神兴奋,精神错乱或精神抑制等神经性症状。如毒蝇鹅膏菌、半卵形斑褶菇中毒后可引起幻觉反应。
3.溶血型
主要症状是在1-2天内发生溶血性贫血,症状是突然寒战,发热,腹疼头疼,腰背肢体疼,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全身虚弱无力,烦躁不安和气促。此类中毒症状主要由鹿花菌引起。
4.肝脏损害型
引起这类中毒有关的种约20余种。除上述已提到含毒肽、毒伞肽的种类外,如环柄菇属的某些种。
5.呼吸与循环衰竭型
引起这种类型的毒蘑菇主要是亚稀褶黑菇。死亡率较高。
6.光过敏性皮炎型
我国目前发现引起此类症状的是叶状耳盘菌。
四、在食用野生蘑菇后,如何从人的体表特征来分辨是否中毒?
大多数毒蘑菇中毒早期都会出现无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有的病例表现为兴奋、抑郁、幻觉、步态蹒跚,还有的可出现黄疸、血尿、肝区疼痛等,还有表现为身体的暴露部位经日照后出现如面部肿胀、疼痛,特别是嘴唇肿胀外翻等。
各型蘑菇中毒的潜伏期长短不一,最快的10分钟,最长的1-2天,其中溶血型和肝脏损害型中毒较为严重,特别是肝脏损害型,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极高。
五、发生野生蘑菇中毒后,应该怎么处理?
目前对有毒野生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如果不慎食入,应尽早通过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医院接受治疗。
六、如何预防野生蘑菇中毒?
首先,应判断是否为毒蘑菇中毒,还是其他食物中毒。不管自己能否准确判断中毒类型,都应该保留已食物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其次,医院。在等待救护车赶到现场期间,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把手指伸进咽部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第三,为防止反复呕吐发生的脱水,最好让中毒者饮用加入少量食盐和食用糖的“糖盐水”,以补充体液的流失,防止休克发生。
第四,对已发生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应为患者加盖毛毯保温。
第五,肝肾损害型患者在假愈期仍应采取保肝等一系列措施。
在此希望各位家长们做到以下几点:
1.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需要专业机构和人员,目前没有简单、易行、可靠的鉴别方法。民间、网络流传的一些识别方法经证明并不可靠,不要轻易相信网络和一些非专业机构宣传资料上鉴别有毒野生蘑菇的方法。
2.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勿采、勿食、不买、不卖不明品种野生蘑菇。一旦因食用野生蘑菇出现中毒症状,要立即进行催吐,并尽快就医。
3.家庭用餐要做到不采购有毒野生动植物和不明品种的野生蘑菇;对可食用的蘑菇要严格挑选,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混入食物中。
4.家长们要教育孩子增强有毒野生动植物和毒蘑菇识别和预防能力,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在外就餐时应索取并留存消费票据等有关凭证。一旦发生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食物中毒典型症状时,医院就诊,并与就餐商家取得联系。
附:预防野生菌中毒知识手册
注意
注意
注意
!!!!!!
各位家长朋友,食品安全关系到您及家人的身体健康,也维系着您一家的幸福,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吧,不采摘、不买卖、不食用野生蘑菇和野果,另外特别提醒家长朋友:教育孩子不吃“三无”食品,不吃垃圾食品,不吃过期、变质和霉变食品,多吃新鲜蔬果,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健康你我。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