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能力
2021-7-1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专业实践能力易错题:
1.颏顶位的命名原则是
A、根据发明人名字命名
B、根据被照体姿势命名
C、根据X线投射方向命名
D、根据被照体与摄影床位置关系命名
E、根据中心线与被照体入射关系命名
C
2.颅骨外伤的X线摄影组合位置为
A、正、侧位、斯氏位
B、正、侧、切线位
C、柯、瓦氏位、侧位
D、正、侧、汤氏位
E、许、麦、劳氏位
D
3.耳源性脑脓肿适合的摄影体位是
A、瓦氏位、柯氏位
B、瓦氏位、劳氏位
C、斯氏位、汤氏位
D、许氏位、劳氏位
E、许氏位、汤氏位
D
4.后前位心脏正位片,左心缘中段是
A、左心室
B、主动脉结
C、右心耳
D、肺动脉主干
E、左心房
D
5.岩骨斯氏位的中心线入射方向是
A、向头侧倾斜5°~10°角,对准两侧下颌角连线中点
B、向头侧倾斜12°角,经被检侧外耳孔前2cm处射入
C、向足侧倾斜30°角,对准眉间上方约10cm处射入
D、经两外耳孔连线中点垂直射入胶片
E、经鼻根部垂直射入胶片
B
6.下列组合,错误的是
A、骶髂关节正位-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5°
B、骶髂关节斜位-人体矢状面倾斜45°
C、骶髂关节左后斜位-显示右侧骶髂关节
D、腰椎左后斜位-显示左侧椎间关节
E、胸椎左后斜位-显示右侧椎间关节
B
7.静脉肾盂造影时,对比剂的成人一般用量为
A、10ml~20ml
B、20ml~40ml
C、40ml~60ml
D、60ml~80ml
E、80ml~ml
B
8.对比剂轻度过敏反应如何处理
A、洗胃
B、肌注非那根或苯海拉明或地塞米松
C、马上送急诊室抢救
D、静脉注射5%硫酸钠溶液
E、皮下注射1%肾上腺素
B
9.危重成不配合患者CT的最佳扫描方式
A、平扫
B、增强扫描
C、螺旋扫描
D、冠状扫描
E、薄层扫描
C颅内占位选择头颅增强,急诊外伤选择头颅平扫。快速连续螺旋扫描最适合不配合或者躁动患者,因为扫描速度快。
10.在做DSA检查中,一般不需要高压注射器注射对比剂的血管
A、腹腔动脉
B、肺动脉
C、冠状动脉
D、主动脉
E、髂内动脉
C冠状动脉可以手推造影剂。
11.不能用灌肠方式进行腹部准备的是
A、腰肌冷脓肿
B、疑尿路结石
C、急性肠梗阻
D、肾盂造影前
E、疑胆石症者
C
12.鼻咽部冠状面CT扫描的体位是
A、坐位,头后仰
B、仰卧,下颌内收
C、半蹲位,下颌前伸
D、仰卧,成标准的顶颏位
E、俯卧,听眶线与台面平行
E
13.临床上常用的膀胱造影方法是
A、静脉肾孟法
B、逆行造影法
C、空气造影法
D、双重造影法
E、多次曝光法
13.临床上常用的膀胱造影方法是
A、静脉肾孟法
B、逆行造影法
C、空气造影法
D、双重造影法
E、多次曝光法
B
14.STIR(脂肪被饱和)序列的TI时间应是
A、~ms
B、~ms
C、~ms
D、0~0ms
E、0~2ms
A.E选项是T2FLAIR(水被饱和)序列
15.多层螺旋CT图像重组要求轴位图像的重建层厚与间隔是
A、0.5~0.7mm
B、3~5mm
C、5~7mm
D、7~9mm
E、小于或等于1mm
B
16.肠系膜上动脉DSA检查的对比剂流率为
A、1~2ml/s
B、3~4ml/s
C、5~6ml/s
D、7~8ml/s
E、9~10ml/s
C
17.诊断马蹄内翻足首选的摄片体位是
A、足侧位和踝关节侧位
B、足正位和踝关节正位
C、足侧位和踝关节正位
D、足斜位和踝关节正位
E、足正位和踩关节侧位
E马蹄内翻足表现为足内翻,后跟向上、足外侧缘着地及足底向后,X线摄影时选用足正位和踝关节侧位
18.经肝脏排泄的有机碘化合物是
A、泛影钠
B、碘阿酚酸
C、碘必乐
D、乙碘油
E、碘化钠
B
19.对腰椎斜位标准影像的描述,以下不正确
A、第1~5腰椎及腰骶关节呈斜位显示于照片正中
B、各椎弓根投影于椎体正中或后1/3
C、各椎间关节间隙投影于椎体后1/3
D、第3腰椎上、下面的两侧缘重合为一线是状致密影
E、与椎体重叠的椎弓部可清晰显示
B椎弓根投影于椎体正中或偏前处,被检侧椎间关节投影于椎体后1/3处呈切线位显示;
在DSA检查中,关于注射流率(mls)的使用
20、问题1:下腔静脉(插管法)
A、1-2mI/s
B、3~4ml/s
C、8~10ml/s
D、10~12ml/s
E、15~18ml/s
C
21、问题2:腹主动脉
A、1-2mI/s
B、3~4ml/s
C、8~10ml/s
D、10~12ml/s
E、15~18ml/s
E
22、问题3:锁骨下动脉
A、1~2ml/s
B、3~4mI/s
C、8~10ml/s
D、10~12ml/s
E、15~18ml/s
B
23.、A、手(或足)正位
B、双手正位
C、双腕关节正位
D、足正、侧位
E、足正位、内斜位
24、类风湿关节炎的首选体位是
25、趾骨骨疣骨刺)的首选体位是
26、痛风的首选体位是
AEE
27.耳部冠状面CT扫描不应显示的部位是
A、咽鼓管
B、锤砧骨
C、卵圆孔
D、后半规管
E、骨岬
E
28.注射Gd-DTPA后作增强MRI,常规序列应选
A、T2W-FLAIR
B、DWI
C、T2WI
D、T1WI
E、STIR
D
29.CT平扫时,颈部淋巴结的CT值的范围是
A、-20HU~-1OHU
B、20HU~30HU
C、40HU~50HU
D、60HU~70HU
E、80HU~90HU
B
30.有关化学位移伪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化学位移伪影是一种装备伪影
B、化学位移伪影与呼吸运动有关
C、化学位移伪影与主磁场强度有关
D、化学位移伪影与观察视野有关
E、化学位移伪影可以通过改变相位编码的
方向加以识别
B1、装备伪影是指与MRI的成像设备和固有技术有关的伪影,主要有化学位移伪影、卷褶伪影、截断伪影;
2、化学位移伪影和主磁场的强度有关,磁场强度越高,化学位移伪影越明显;
3、化学位移伪影一般出现在频率编码方向上,在EPI序列上出现在相位编码梯度上,所以改变频率编码的方向可以识别化学位移伪影;
4、增加接收带宽、缩小FOV,可以减轻化学位移伪影,所以和扫描的视野也是有关的;
5、所以这个题和呼吸运动没有关系,呼吸不呼吸化学位移伪影就在那里,答案应该选B
31.正常成人前列腺最大直径是
A、3.5cm
B、4cm
C、4.5cm
D、4.5-5cm
E、以上都不是
A
32.关于CT后处理图像放大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像放大倍数越大,影像越清晰
B、图像放大后,窗宽窗位保持不变
C、放大后的图像,像素数量增加
D、放大只用于图像全部
E、放大扫描比后处理放大图像效果更佳
E
33.对怀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在设计扫描序列中常应有
A、T2加权序列
B、T2*加权序列
C、横轴和矢状断面显示
D、T2压脂序列
E、梯度回波序列
D
34.心脏DSA检查中,在作左心室造影,通常采用的投照角度是
A、右前斜位30°
B、左前斜位45°
C、右前斜位15°
D、左前斜位30°
E、右前斜位45°
A
35.正常儿童关节间隙较成人宽,其原因为
A、儿童期的关节滑膜较薄
B、儿童的关节腔较宽
C、骺软骨较薄
D、临时钙化带较发达
E、骨端覆盖软骨增厚
E
36.DSA肝动脉造影对比剂的用量约
A、3-5ml
B、6-8ml
C、9-10ml
D、12-14ml
E、15-18ml
E
37.造影过程中发生气体栓塞,应将患者体位置于
A、头低足高左侧卧位
B、头低足高右侧卧位
C、半卧位
D、头高足低右侧卧位
E、头高足低左侧卧位
A采用头低足高左侧卧位避免气栓,向位置高的方向移动,进入心、脑血管。
38.异物定位摄影采用标准眼眶正位,听眦线应与台面成
A、23°角
B、37°角
C、0°角
D、67°角
E、90°角
A眼眶正位,听眦线与台面成23°角,或者听眦线垂直于台面,中心线向足侧倾斜23°。
39.下颌骨侧位,暗盒倾斜15°,中心线应再倾斜的角度是
A、5°
B、15°
C、30°
D、45°
E、50°
B
40.正确的髋关节体表定位点是
A、股骨大粗隆
B、髂前上棘与耻骨连线中点
C、股动脉搏动点
D、耻骨联合外上各2.5cm处
E、股骨大粗隆与耻骨连线中点
C
41.关于颈部MRA成像技术正确的描述为
A、TOF-MRA用冠状位
B、PC-MRA用横断位
C、TOF-MRA动脉成像,预饱和带置于扫描范围外的动脉近端
D、CE-MRA技术可不同时相,较好地显示动脉或静脉和狭窄区域
E、TOF-NRA静脉成像,预饱和带置于扫描范围外的静脉远端
D
42.不属于CT检查离子型对比剂特点的是
A、高渗性
B、弱亲水性
C、高离子性
D、高化学毒性
E、高吸收性
D对比剂不能有毒。
43.CT图像重组是
A、用计算机对原始数据进行运算获得的显
示数据矩阵
B、用计算机将不同层面的象数重新排列的技术
C、图像重组就是图像重建
D、重新组成三维的图像
E、重新组成三维空间中任意一平面的图像
B
44.一般情况下,重建图像与重组图像的质量比较
A、重建优于重组
B、重组优于重建
C、两者相等
D、差别不大
E、无法比较
A
45.关于MR临床运用的观点。
46、问题1:临床上最早运用于人体的
A、骨关节系统
B、神经系统
C、消化道系统
D、心血管系统
E、盆腔
B
47、问题2: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比较,MRI最具有优势的应用范围是
A、肝脏与胆囊、胆道疾病
B、女性盆腔疾病
C、心脏与大血管的疾病
D、颅脑疾病
E、骨与关节疾病
D
A、垂直于室间隔的短轴位
B、冠状位
C、心脏左室流出道
D、矢状位
E、平行室间隔的长轴位
48、心肌灌注成像常采用的方位为
A
49、常用于显示主动脉瓣方位为
C
50、需通过四腔位定位的的方位为
E
51.逆行肾盂造影对比剂用量是一侧注射(C)
A、2ml
B、5~7ml
C、8~15ml
D、20ml
E、80~ml
C
52.头皮下软组织病变加摄软组织窗的窗宽窗位为(C)
A、80~HU,35HU
B、0~HU,~HU
C、~HU,35~45HU
D、~HU,30~50HU
E、~HU,30~50HU
C
53.关于人体各部位的CT检查技术,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B)
A、鞍区病变的患者只需要做平扫
B、盆腔增强扫描常规采用静脉内团注法
C、对颅内感染的患者应在注射对比剂后立即进行扫描
D、鼻腔仿真内窥镜可采用非螺旋扫描
E、耳部扫描采用1cm层厚,1mm间距
B
54.耳部CT使用听眉线作为基线,对哪个结构显示较好(B)
A、前庭
B、圆窗
C、咽鼓管
D、耳蜗
E、颈静脉孔
B其他都是0轴位听眶线显示的
55.关于腹部脏器的增强扫描CT检查错误的是(E)
A、肾脏增强扫描,髓质期延迟扫描时间60~70秒
B、胰腺增强扫描,动脉期延迟扫描时间35~40秒
C、肾脏增强扫描,皮质期延迟扫描时间25~30秒
D、胰腺增强扫描,静脉期延迟扫描时间65~70秒
E、肾脏增强扫描,分泌期延迟扫描时间5~10分钟
E2-3分钟
56.颅脑扫描准备工作,哪项与图像质量无关()
A、做好碘过敏试验
B、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心理
C、利用头颅固定设备
D、摘掉头上金属饰品
E、对不能配合者予以镇定
A
57.在耳部CT扫描中,需采用高分辨率的扫描模式,扫描层厚、层距通常采用()
A、3mm
B、1mm
C、5mm
D、4mm
E、2mm
B
58.腹部检查前,口服阳性对比剂或水的目的是()
A、增加腹部组织间的密度对比
B、增加腹部组织的空间对比
C、增加组织间的自然对比
D、防止因禁食引起的脱水
E、消除患者的焦虑及紧张
A
59..心脏DSA观察室间隔缺损时所用的体位是()(超纲题)
A、右前斜70o
B、左前斜70o
C、右前斜30o
D、左前斜30o
E、右前斜45o
B
.A、股动脉
B、股静脉
C、头臂静脉
D、锁骨下动脉
E、椎动脉
60、当进行肺动脉造影时,常用于穿刺插管的部位是
61、当进行支气管动脉造影时,常用于穿刺插管的部位是
62、当进行上腔静脉造影时,常用于穿刺插管的部位是
BAC
63.属于经导管栓塞术的是()(超纲题,但是答案很好选)
A、肾自截
B、肝癌碘油栓塞
C、肺栓塞
D、胸栓塞
E、肾动脉成形术
B
64.四肢DSA所用对比剂的浓度是(C)
A、20%
B、30%
C、40%
D、50%
E、60%
C
65.MLO位时,一般暗盒托盘平面与水平面呈()(超纲内容)
A、60°~70°
B、5°~10°
C、10°~20°
D、20°~30°
E、30°~60°EEWE
E
66.乳腺发现小结节,进一步检查首选
A内侧斜位
B放大位
C头尾位
D夸大头尾位
E乳沟位
B
67.乳腺放大摄影的焦点一般为
A、0.1mm
B、0.2mm
C、0.3mm
D、0.4mm
E、0.5mm
A
68.口腔牙片摄影,上颌切牙的摄影方向与角度是
A,球管足向倾斜42°
B,球管头向倾斜-10°
C球管足向倾斜-10°
D,球管头向倾斜-15°
E,球管足向倾斜30°
A
69.口腔上颌尖牙的摄影方向与角度是
A,球管足向倾斜30°
B,球管头向倾斜-10°
C球管足向倾斜45°
D,球管头向倾斜-15°
E,球管足向倾斜42°
C
70.CT靶扫描的目的是
A观察病变内部细节
B提高小病变检出率
C降低辐射剂量
D提高空间分辨率
E增大像素
D
71..CT扫描时,对呼吸控制要求高的是
A肝脏
B肾上腺
C前列腺
D膀胱
E肾脏
A
72.颅脑CTA的扫描阈值
A50HU
BHU
CHU
DHU
EHU
D
73..本题各问共用以下备选答案
A多期扫描
B动态双层扫描
C动态单层扫描
D动态增强扫描
E延迟扫描
1.肝癌CT增强采用
2.肝血管瘤CT增强采用
AE
74.CT扫描为了更好的充盈胃,检查前口服对比剂的时间为
A检查前2小时
B检查前1小时
C检查前30分钟
D临检前
E检查前15分钟
D
75.肾脏CT增强扫描延迟60-70秒是什么期
A动脉期
B皮质期
C分泌期
D静脉期
E髓质期
E皮质25-30.,髓质期延退扫描时间60?70s,分泌期2-3min。
76.胰腺増强扫描动脉期扫描延迟时间为
A:25?30秒;
B:35?40秒:
C:60?70秒;
D:65?75秒;
E:2?3分钟;
B静脉65-70s.
77.CT机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
A15-25℃
B16-22℃
C18-22℃
D18-28℃
E18-26℃
C
78..MR头颅轴位扫描层厚为
A7-10mm
B5-10mm
C1-3mm
D4-8mm
E0.5-5mm
D
79.DSA选择性右心房、右心室及肺动脉造影的血管鞘的常用的大小为
A、1-3F
B、5-7F
C、6-9F
D、4-6F
E、7-9F
B
80.DSA成人用穿刺针的型号是
A6-9G
B7-10G
C20-22G
D18-20G
E16-19G
E儿童18-20G
81.放射性防护病的发生发展不包括
A坏死溃疡期
B初期
C假逾期
D极期
E恢复期
A
82..舌背面粘膜形成的乳头不包括
A丝状乳头
B叶状乳头
C菌状乳头
D轮廓乳头
E带状乳头
E
83.右肾下极平对
A第12胸椎下缘
B第1腰椎上缘
C第11胸椎下缘
D第3腰椎上缘
E第2腰椎下缘
E
84..输卵管结构从内向外依次是
A漏斗部、峡部、壶腹部、子宫部
B子宫部、壶腹部、峡部、漏斗部
C峡部、漏斗部、壶腹部、伞部
D子宫部、峡部、壶腹部、漏斗部
E子宫部、漏斗部、峡部、壶腹部
D
85.在跟骨轴位片上,不显示的影像是()
A舟骨
B距骨
C内踝
D跟距关节
E跟骨关节
A
86.普通X线片的盲色是指
A、红色
B、黄色
C、绿色
D、蓝色
E、紫色
87.X线照片颗粒性的影响因素最重要的有
几种
A、6种
B、5种
C、4种
D、3种
E、2种
C影响照片颗粒性的因素有1X线量斑点(噪声)2胶片卤化颗粒的尺寸和分布3胶
片对比度4增感屏荧光体的尺寸和分布。
88.与CR摄影比较,DR最大的优势是
A、数字图像
B、可采用激光相机打印照片
C、可进入PACS网络系统D、图像可实施后处理
E、曝光后立即显示出影像
EDR与CR相比,优点为曝光计量降低;时间分辨力高;高动态范围;覆盖更大
对比度范围;操作快捷方便,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89.有关CT图像重建中,°线性内插的
说法,错误的是
A、采用扫描数据向外的两点,通过内插形
成一个平面数据
B、采用第二个螺旋扫描的数据
C、能够改善层厚敏感曲线
D、较°线性内插图像质量好
E、目前常用的单层螺旋CT图像重建的方
法
A°线性内插是采用靠近重建平面的两点扫描数据。
90.钨酸钙增感屏作为一种标准通用型增
感屏,最开始使用的时间是
A、年
B、年
C、年
D、年
E、年
B
91.感光效应一定,管电流减少到1/4时曝
光时间应增加至原来的
A、10倍
B、8倍
C、6倍
D、4倍
E、2倍
D
92.对照片冲洗质量影响最严重的因素是
A、显影液补充量调整偏低
B、定影液混入显影液
C、显影液混入定影液
D、定影液补充量调整偏低
E、冲洗水流量偏低
B】显影液中仅混入0.5%-1.0%定影液时,会突然引起处理性质的异常表现,灰雾度
明显升高,远远超过视觉能观察到的变动范围。该题的主要考点是显影液里面不能进入定影
液,否则还没有显影完成就已经定影了。
93.不符合胶片保存条件的是
A、胶片在10-15℃保存B、储存条件要标准
C、避免有害气体接触
D、防止压力效应的产生
E、有效期限出厂24个月
E18!18!18!个月
94.关于CR中IP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改善图像质量
B、存储图像潜影
C、检测图像数据
D、完成模/数转换
E、传输图像数据
B是将X线的能量以潜影的方式存储下来。
95.提出DR的物理学概念是在
A、年
B、年
C、年
D、年
E、年
C年,在布鲁塞尔召开的第15届国际放射学术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radiography,DR)的物理学概念及临床应用情况报告,并以DR简称之。
96.诊断颅内动脉瘤最有效的DSA造影技
术是
A、头颅正位斜位DSA
B、头颅侧位斜位DSA
C、旋转运动DSA
D、岁差运动DSA
E、头颅正位侧位DSA
C旋转DSA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心血管以及头颈部血管性病变,尤其是颅内动脉瘤的诊断。
(97-99题共用备选答案)
A、层厚小于重建间隔
B、层厚大于重建间隔
C、层厚等于重建间隔
D、螺距1
E、螺距1
97、可以减少部分容积效应的是
98、序列扫描时
99、螺旋扫描时,能够缩短扫描时间
BCD
(99-题共用备选答案)
A、增加5KV
B、减少5KV
C、增加10KV
D、减少20%原管电流量
E、减少25%原管电流量
99、胸腔积液,增减曝光条件选择
、脑积水,增减曝光条件选择
A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