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修复医院崔光怀主任

2021-10-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编者按

副耳又称耳赘、软骨性痣,属于软骨组织错构瘤,是先天性外耳畸形中的一种。临床治疗上采取手术切除治疗为主,而手术难点不仅要将副耳切除,关键还要连同副耳软骨一并切除后重建耳屏。国内外相关文献中关于副耳切除后如何重建外观自然流畅的耳屏报道极少,本研究报道收治的一病例供临床诊治参考。

张盈,刘文明,王海清,黄幸子,崔光怀*

医院烧伤整形外科

本文发表于《中国医疗美容》年第3期

DOI:10./j.issn.-..03.

1资料与方法

患儿,男,13岁,出生后即发现双侧耳前分别有质地相同、形态不同的淡红色赘生物,随年龄增长,赘生物愈发增大,现患儿父母因其影响面部美观就诊于我院,门诊以“双侧副耳畸形”收住我科,家族中无类似病症。入院后查体:患儿一般情况可,双侧耳前赘生物,形态不规则,左侧大小约1.2cm*0.8cm*0.3cm,右侧大小约1.6cm*1.0cm*0.5cm,质韧可触及软骨,淡红色,表面光滑,无糜烂及坏死,皮肤无红肿,无压痛;耳廓无其他异常畸形,耳廓无增厚、红肿,无牵拉痛;耳前、耳下、颈部淋巴结均无肿大。既往体健。入院后行相关辅助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胸部正侧位X片、颈部彩超等均无异常。入院诊断:双侧耳前副耳。排除手术禁忌后,在局部肿胀浸润麻醉下行双侧副耳切除后耳屏重建术,在副耳表面做一梭形切口,切除其上皮肤,再仔细游离副耳皮肤与软骨,术中可见副耳位置较浅,暴露并适当祛除软骨,两副耳均完整切除后,利用副耳周围残余组织重建耳屏,需使得两侧耳屏大小、形态、位置基本对称且美观,先以5-0可吸收线皮内减张缝合,将软骨于拟重建耳屏处加以固定,修整皮缘后以7-0滑线缝合皮肤,适当包扎固定。

2临床结果

术后病理回报:外表被覆分化良好的皮肤组织,镜下见皮脂腺、汗腺等正常组织,内为弹力软骨,组织结构与耳廓相同。术后常规换药,6天拆除外缝线,见双侧切口愈合良好。术后2个月后复查双侧耳廓无变形,重建耳屏外形及皮肤颜色、质地良好,大小基本对称,无明显瘢痕增生,随访术后1年无复发与其他不适,患儿家属满意度高。

欢迎扫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rtjinchundai.com/ezys/130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