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美国医学会杂志临床挑战之耳部皮
2017-10-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临床表现
女性,22岁,无重大医疗病史,出现发热、呼吸急促和右侧胸膜炎性胸痛,持续2个月,在无创情况下有两天的皮肤损伤史。近期无传染病接触史、无旅行、未用违禁药品或口服避孕药及其他药物的历史。生命体征:血压/70mmHg,心率/分钟,呼吸30/分钟,体温40.9℃,呼吸室内空气时的血氧饱和度为90%。体格检查发现右侧肺底呼吸音降低,叩诊呈浊音;心动过速,无杂音和摩擦音;下肢水肿以及双侧耳廓皮肤坏死(图1)。
图1左耳皮肤坏死
实验室检查发现白细胞计数/μL(中性粒细胞:82.4%;淋巴细胞:10.6%;单核细胞:6%;嗜酸性粒细胞:0.2%;嗜碱性粒细胞:0.8%),血红蛋白为9.0g/dL(平均红细胞容积:84fL),血小板计数为×/μL,部分凝血活酶时间61秒(参考范围22-32),国际标准化比率(INR)为1.4。超声显示右侧膝以上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显示大面积右侧胸腔积液,无肺栓塞证据。胸腔积液为渗出性的,革兰氏染色和培养均为阴性。已抽取血液进行培养并开始使用经验性抗生素。
下一步该如何选择?
A.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皮肤活检
B.获取血清抗核抗体和狼疮抗凝物检测结果
C.获取皮肤损伤的细菌培养结果
D.进行尿液药物筛选
诊断
与抗磷脂综合征(APS)有关的皮肤坏死伴潜在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下一步的选择
B.获取血清抗核抗体和狼疮抗凝物检测结果
该病例诊断的关键是存在发热、胸膜炎和贫血,与SLE的诊断一致;同时异常的凝血试验结果、DVT和双侧耳廓皮肤坏死提示并发APS(一种易于引起血栓的紊乱症)。鉴于目前的临床表现,血清ANA和狼疮抗凝物检测将有利于SLE存在下的APS诊断。虽然可进行皮肤活检,但这并非初始诊断的检测之选。细菌感染可能导致皮肤坏死,但持久的病程和没有发现白细胞增多并不支持这一诊断,并且在寻求感染性病因方面皮肤培养并不及血液培养有说服力。药物筛选可以检测可卡因,从而提示左旋咪唑(与皮肤坏死有关)的服用,但该病例并不符合服用左旋咪唑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白细胞减少和正常的凝血测试结果),并且其临床表现(DVT,积液)也与单纯的药物使用缺乏一致性。
讨论
APS是最常见的影响静脉和动脉循环的凝血障碍性疾病。可以是原发性的也可以继发于ALS和其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恶性肿瘤或服用特定的药物后的副作用。病因尚不清楚,可能的机制包括通过抗β2GPI抗体激活靶细胞上的toll样受体以及血栓形成的“二次袭击”模型(“第一次袭击”破坏内皮,随后进行第二次袭击导致血栓形成)。
APS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多样,使得其诊断较为困难。国际共识声明在年对其分类进行了修改,强调了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的双重标准。临床标准包括任何组织或器官出现至少一次动脉、静脉或小血管的血栓形成,或者妊娠相关疾病的发生(不明原因的胎儿死亡;因子痫、子痫前期或胎盘功能不全导致反复早产;或频繁发生不明原因的胚胎妊娠丢失)。实验室标准是持续存在特异性抗体包括狼疮抗凝物、抗心磷脂抗体(IgG或IgM)或抗β2糖蛋白1抗体(IgG或IgM)。
皮肤表现包括网状青斑、红斑、皮肤溃疡,以及少数情况下出现的坏死(可以是脸颊和耳部的疼痛性紫癜性皮疹,也可扩展至四肢,需要截肢)。皮肤活检显示小真皮血管内含血小板和纤维蛋白的血栓形成、红细胞渗出和不伴血管炎的轻度血管周围浸润。
目前尚没有APS的治疗指南。治疗常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可能包括糖皮质激素、羟基氯嗪、抗凝剂和/或血浆置换。终生抗凝治疗可防止皮肤坏死和血栓的进展。直接口服抗凝剂只局限于小的APS病例,有待进一步研究。APS皮肤坏死的早期发现对于早期治疗十分关键。
患者的临床结果
血清学检查发现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阳性,C3和C4水平降低,与SLE的诊断相吻合。APS的狼疮抗凝物和抗心磷脂IgG抗体阳性。血液培养、血管炎测试(冷球蛋白、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以及尿液药物筛选均阴性。耳廓活检(图2)提示APS相关的皮肤坏死。应用强的松、羟基氯嗪和华法林之后,患者的耳廓恢复正常,目前无症状。
图2左耳廓损伤皮肤活检(HE,原始放大×)
作者:KimM.Phan等
编译: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特约译者董杰
投稿邮箱:ninglei
medical-lighter.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北京什么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