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请离我的耳朵远一点关于外伤性鼓

2017-8-3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感谢作者授权发布

原创作者:王康

医院耳鼻喉科

新浪微博:

杭州听力师

本文来源:杭州听力师微博原文

感谢

耳科赵医生指导推荐

感谢

张华医师听力师指导推荐

感谢接诊医生:吕慧洋医师指导

文中配图源于实拍,专用于本作品,未经作者授权禁挪用

临床案例

男子陪儿子在家玩闹,突然被儿子撞了下耳朵(左耳)。

就医主诉左耳疼痛、有闷胀感。

耳内镜检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右耳鼓膜形态正常;左耳鼓膜充血,紧张部小穿孔。

后行纯音听力测试,结果显示右耳听力正常,左耳听力轻度受损。

嘱保持耳道干燥,防止患耳进水,避免用力擤鼻(如有鼻涕可回吸从口中吐出),以防并发感染。同时,一周后门诊复查,监测鼓膜生长及听力恢复情况。

以上案例为门诊所见,接下来进行外伤性鼓膜穿孔的相关知识科普。

外伤性鼓膜穿孔

掌击伤、爆震伤为外伤性鼓膜穿孔的主要致病因素,穿孔部位多位于鼓膜紧张部,其中前下象限发生率较高。

正常鼓膜形态

鼓膜是一种灰白色半透明薄膜(上图右耳鼓膜为正常形态),具有一定弹性,其外为外耳道,其内为中耳,从外耳道口至鼓膜约2.5cm—3.5cm(掏耳朵时把握好深度和力道哦~)。从结构上看,鼓膜较为薄弱,易因剧烈冲击和震荡而受损,其中掌掴击伤和爆震伤比较常见。

穿孔机制

有实验研究发现,封闭外耳道口掌击耳部时外耳道内易形成高压,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使一半以上的成人出现鼓膜穿孔。耳部受掌击时外耳道的空气压力会随之发生变化,在冲击波影响下外耳道可相继形成短时正压波和持续时间较长的高负压波。鼓膜受正压影响会向内移位,而鼓室内空气经咽鼓管排出。但此时鼓膜难以向外移位,在强负压作用下易出现鼓膜损伤,多见于鼓膜紧张部。

鉴别诊断

结合声导抗和耳内镜检查明确其形态特征,同时行纯音测听评估其听觉是否受损。目前,判断鼓膜穿孔的方法主要有耳内镜下鼓膜检查和声导抗检查,耳内镜检查具有视角广,视野深和清晰度高等优点,既可深入外耳道峡部内侧进行动态观察,又能采集图像,便于观察细小穿孔,同时可永久保存,是临床医学鉴定的重要资料。

治疗方案

大多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可在4周内自行愈合。病发后一定注意避免水进入患耳以免诱发感染。如果穿孔过大,不易自行恢复,可行鼓膜修补术修复。

少见案例

笔者曾在美国听力在线(AudiologyOnline)上看到一案例如下,3岁女儿亲吻妈妈耳朵(应该是吮吸)造成鼓膜穿孔,且听力中度下降。。。

鼓膜很脆弱!所以宝贝,请离我的耳朵远一点~~

听力大讲堂呼吁

为腾讯公益“让爱发声”捐一元,为听障儿童募集一对一言语矫治康复费用,感谢。

点下方图片中的







































北京权威白癜风专家
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rtjinchundai.com/ezwh/65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