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爱耳日丨随便掏耳朵长时间戴耳机向这些
2023-3-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正规吗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据资料统计,我国听力语言残疾位列五大残疾之首,共两千多万,每年听力损伤的病人就有十几万。国家对此也很重视,年来,聋儿康复机构也逐渐受到重视,使得部分聋儿可以正常上学、生活。
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途径,听力的损伤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患者了解身边的人和事,严重影响他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对此,我们应该积极展开预防,以免因为耳朵受伤导致听力受损。
“爱耳日”是怎样诞生的?
我国关于听力障碍预防和康复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在过去,由于对耳毒性药物的注意不够,导致出现许多聋哑患者,其中以儿童居多,患者得不到好的康复治疗,患者本人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大大下降。
为加强耳聋预防的宣传教育,且数字3就像是人的耳朵形状,年11月,中国残联、卫生部、教育部等十个部委共同确立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在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爱耳日”定为“国际爱耳日”。
年,考虑到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民众尚未受到耳部健康知识的普及,深受听力障碍的困扰,专家们向世界卫生组织申请,成功将每年的3月3日确立为“世界爱耳日”。
在创立后的这22年中,“爱耳日”在提升民众健康意识、做好预防知识普及、推动医学研究发展等方面贡献了极大力量。
护耳知识应惠及全人群
随着医学研究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耳病治疗和听力障碍康复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预防和健康管理依旧是薄弱环节。
听力贯穿我们整个生命过程,然而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生活中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我们的听力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那么如何科学预防听力损失呢?
1、慎用或禁用对听神经有损失的药物,防止药物性耳聋的发生。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是引发耳蜗病变最多的一种耳毒性药物,因此,避免滥用这类抗生素是降低药物性耳聋的一项重要措施,家族中有耳毒性药物过敏史者也应慎用此类药物。
2、避免接触噪声。
长时间接触噪声可导致噪声性耳聋,强烈的噪声对听力的损失是不可逆的。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收听音频的时间不宜过长,音量不宜过大。要让耳朵得到适当的休息!
3、不要随便掏耳朵。
俗话说,“耳不掏不聋”。不适当的挖耳很容易造成外耳道的损伤和感染,引发一系列炎症。稍不注意,坚硬的挖耳勺还会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听力。
4、科学饮食。
多吃锌、铁、钙含量丰富的食物,补充微量元素,有助于扩张微血管,改善内耳的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切忌长期摄入高盐、高脂肪、低纤维素类食物,不要暴饮暴食,应戒烟酒。
5、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稳定的情绪,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当我们情绪激动或感到着急之后,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加,可使内耳小动脉血管发生痉挛,小血管内血流缓慢,造成内耳供氧不足,导致突发性耳聋。
6、积极治疗慢性疾病。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在老化。听力器官也一样,到了60岁左右,约有30%的人会对高频的尖细声音产生听力困难,而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可以改善微循环障碍,延缓老年人听力减退。
7、听力检查也是预防听力损失的重要方法之一,勤做听力检查,发现问题,尽早干预,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听力损失。
听力损失解决方案
听力损失一旦发生,“早干预早治疗”是黄金原则。
对于轻中度耳聋患者,聆听普通对话时产生聆听困难,听不见或者听不清,可以采用助听器进行听力干预,助听器可以帮助患者放大聆听的音量,从而帮助他们听得更清晰。
对于重度及极重度感音(80分贝以上)神经性耳聋患者,人工耳蜗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案。人工耳蜗的工作原理不同于助听器,它替代的是我们耳蜗内坏死的毛细胞,向听神经发送电信号,从而让我们听到声音。人工耳蜗更像是一只仿生耳朵,通过人工耳蜗听到的声音会更加自然,音质也更加清晰,和我们的自然听力几乎无异。
耳朵不仅是接收声波的器官,还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是人们享受缤纷的有声世界的通道,耳朵对身心健康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所以,不止爱耳日,平时我们也要好好爱护自己的耳朵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