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26岁小伙确诊听神经瘤广东专家这

2023-3-1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广东卫生在线从中医院(下称“医院”)获悉,近日,该院成功开展了经迷路径路行听神经瘤切除并同期行骨桥植入手术。

目前,该技术在医院能开展。

走路不稳、反复眩晕,26岁小伙确诊听神经瘤

日前,26岁小江出现走路不稳、反复眩晕症状,医院就诊。

医院耳鼻喉科陈穗俊教授接诊时敏锐地发现,小江虽无无明显听力下降、耳鸣、口角歪斜等不适,听力测试亦显示双耳听力良好,但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

完善影像学检查后,小江被确诊为右侧听神经瘤(KOSSIV级)。由于肿瘤范围大,任何径路手术保留听力的几率都很低。

经充分沟通,陈穗俊决定为小江施行经迷路径路行听神经瘤切除并同期行骨桥植入手术。

陈穗俊介绍,“在彻底切除大肿瘤的同时,‘骨桥’这种听觉植入手段可使原本很可能单侧完全丧失的听力,通过颅骨传到对侧的内耳而发挥接近正常的功能。”

术后,小江恢复良好,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已完全切除,骨桥开机适应良好,佩戴骨桥状态下在40dBHL右耳言语分辨率可达%。

单侧耳聋危害大,直接降低理解能力和记忆力

陈穗俊表示,因一侧肿瘤压迫、外伤、先天性聋等造成的单侧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较大影响。

由于“头影效应”不能消除,单侧聋的患者总喜欢用好的那侧耳朵朝向声源听东西,而导致患者日常交往模式的改变;而且,单侧耳聋由于缺少了一侧外周声信号的传入,导致高级认知功能受损,对复杂声信号识别能力显著降低,如乐感、言语交流、空间定位及瞬时声源信息的加工等。

研究表明,由于大脑调动视觉和体感系统来补充不足的声刺激,听觉区皮层进行重塑,正常侧耳朵的听力在跟踪的2-5年期间也会出现相应下降。

久而久之,直接降低患者理解能力和记忆力,影响社交、职场晋升,表现为失去自信、孤僻、抑郁等。

一元硬币大小的骨导助听装置,助获新“声”

“普通大功率气导助听器在放大语音的同时也放大了环境噪音,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而单侧植入人工耳蜗也面临中枢整合和适应问题。”陈穗俊指出,最新的骨导助听方案能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它利用麦克风收集听力差一侧的声音,通过能量转换的形式转化为振动,并通过颅骨传导到正常侧的内耳产生听觉,也就是利用好的耳朵听差的那侧声音。

据悉,骨导助听装置包括佩戴式和植入式两种,可有效地解决单侧重度耳聋的众多弊端。

◎佩戴式骨导助听装置无需手术仅需通过绑带、佩戴或粘贴的形式就能达到患耳有效聆听,缺点是由于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存在,可能会降低一部分的传导效率,而且随着佩戴时间延长带来的压迫,对局部皮肤有一定影响。外观上,对患者的心理和生活也有一定影响。

◎植入性骨导助听装置可以有效提高声音的传导,在隐蔽性和美观方面也有很大的改进,受到广大病友们的欢迎。美中不足就是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植入,而且费用也较佩戴式的骨导助听装置更为昂贵。

小江亦表示,“除了患侧后脑的发丛中吸附了一元硬币大小的助听器需要注意保护外,生活没有任何不便。”

记者

周艳梅

编辑

吴秋秋责编

张秀丽

通讯员

刘文琴黄睿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rtjinchundai.com/ezwh/145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