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郑大一附院专家团队到来开始倒
2017-7-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自今年2月26日医院专家教授团队医院(市三院)坐诊、查房及手术以来,此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 医院编制床位张,住院病人逾万人,日均门诊人次高达1.3万人,即便在如此繁忙的情况下,履医院---郑大一附院王家祥副院长依然坚持抽调本院各科顶尖教授医院参加每月26日的坐诊、查房及手术活动。
民心医所系,除疾医所当!为了真正解决黄河金三角地区百姓求医难、看病贵的问题,综合前几次就医患者病种分布情况,本着务实、接地气的原则,在酷暑难耐的红色七月,郑大一附院于7月26日重磅推出17位声震国内医界的大腕名医荟医院坐诊、查房及手术,望广大百姓相互转告,提前预约,莫失良机!
以下为7月26日郑大一附院专家团队简介王家祥,中共党员,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副院长。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跨世纪学术技术科带头人、河南省“医德标兵”、河南省劳动模范、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专业方向:小儿外科肿瘤(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及常见先天性疾病(巨结肠)等的诊断与治疗。担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儿外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南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委、《医学与哲学》编委、《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委等职务。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5项,省部级以上课题18项,培养博、硕士研究生70余名,发表SCI论文20余篇,最高影响因子6.;中华系列文章50余篇。获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宋庆龄儿科医学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6项,主编《小儿外科围手术期管理》、《小儿外科临床综合征》等专著6部,参编教育部“十一五”统编《外科学》教材1部,获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论文余篇。
赵松,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院副院长、胸外科主任。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郑州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郑州市胸部肿瘤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微创外科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外科治疗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胸外科内镜与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胸血管外科分会食管疾病学组成员;河南省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胸外学组组长);河南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副会长;河南省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河南省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担任《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实验外科》、《郑州大学学报》、《中国老年学杂志》、《医学参考报(胸心血管外科)》《临床外科》编委。长期从事胸外科基础与临床方面研究,擅长食管癌、肺癌及纵隔肿瘤等胸外科疾病诊治,尤其是微创治疗胸外科疾病。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12项。撰写论著7部,论文余篇,其中SCI收录9篇。
王利民,教授,主任医师,临床博士生导师,骨科主任,外科医学部副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创伤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创伤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河南分会骨科医师委员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理事;担任美国《Spine》杂志及《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审稿人。率先在国内开展了难治性颈椎1、2关节半脱位的手术治疗;率先在国内开展了颈椎侧块和颈椎椎弓根内固定临床实践;率先在国内开展了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开创性地开展了经口咽寰枢椎减压、枕颈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各种颅颈交界区病变,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创新性的开展脊柱侧凸、后凸等脊柱复杂手术,临床效果满意。专业特长:脊柱骨折、骨盆及髋臼复杂骨折、颈椎病、上颈椎伤病、颅颈交界区畸形等、胸椎及腰椎退行性疾病,复杂脊柱畸形矫形等。
魏金星,泌尿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际泌尿外科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感染学组副组长、河南省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泌尿和男生殖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河南省泌尿外科疑难病会诊。擅长手术治疗复杂的肾脏肿瘤、肾上腺肿瘤、膀胱肿瘤、前列腺癌和肾积水等。采用微创泌尿内腔镜技术,如前列腺汽化电切,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冷刀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内腔镜下碎石取石术,已有三十年经验,全省领先。曾赴美国和意大利等地研修和学术交流。担任《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腔内泌尿外科杂志》、《现代泌尿生殖系肿瘤杂志》、《微创泌尿外科杂志》编委。获河南省“优秀医师奖”和卫生部“中国医师奖”。
刘林嶓,主任医师、教授,博/硕士生导师,郑大一附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年参加整形、美容外科临床医教研工作。专业方向:体表肿瘤、病理性瘢痕、皮肤软组织损伤、美容外科等方面的研究。任中华整形外科学会委员、中华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常委;河南省整形外科学会主委、河南省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会副主委、河南省医学科学普及学会副主委、河南省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副会长;郑州市整形美容协会副会长;《中国美容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编委。发表论文60余篇,主参编《美容外科学》等专著、教材10余部,科研成果奖4项,国家专利2项。获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年度医师奖、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会年度学科贡献奖。
司亚卿: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著名专家亚洲内镜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微创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微创外科医学会委员。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年率先在省内开展腹腔镜微创技术,是我省开展腹腔镜技术最早的专家之一,目前已开展腹腔镜下胆囊、胆总管、肝脏、脾脏、胃、结直肠、小肠以及各类疝气等手术万余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在腹腔镜手术上拥有极高的造诣,近来开展的单孔腹腔镜技术、多科多镜手术、腹腔镜减肥手术等更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专业著作2部,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曾获得河南省优秀医务工作者及五一劳动奖章。
赵龙栓,教授,主任医师,肝胆外二科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华抗癌学会胆管癌学组委员,河南省器官移植学会委员,河南省肝胆学会委员,河南省器胰腺学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同年留校一附院外科工作。从事肝胆胰外科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对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能够牢固掌握。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原发性肝癌、肝内外胆管结石、胆道肿瘤、阻塞性黄疸、胰腺肿瘤等的临床治疗方面达国内先进水平。主编lt;lt;实用临床医学gt;gt;、lt;lt;普外疾病诊治决策gt;gt;、lt;lt;新编临床外科诊疗学gt;gt;、lt;lt;外科学gt;gt;;任lt;lt;胰腺炎gt;gt;,lt;lt;现代实用乳房疾病诊疗学gt;gt;副主编。科技成果奖7项,发表专业论文58篇;国家级专利2项。
秦兆冰、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郑大一附院耳科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听力筛查组成员,河南省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副会长,中华耳科学等多个专业杂志编委。主要致力于听力障碍,特别是以聋症为主的诊断、治疗、康复及显微神经耳科手术。擅长各型中耳炎、传导性聋、人工耳蜗植入、先天性外耳中耳畸形,外淋巴漏和脑脊液耳漏,外伤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等耳部疾病的手术治疗。对突发性聋,耳鸣,眩晕等耳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独到见解。在河南省率先开展了微创人工耳蜗植入术,先天性外中耳畸形的听功能重建术,面神经全程减压和移植术等手术以及突发性聋地塞米松鼓室灌注治疗。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获各类科研成果奖7项。
李孟圈,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医院乳腺外一科主任。年毕业于原河南医科大学医学系,年郑州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任河南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南六省普外专业委员会委员、郑州市医师协会普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乳腺疾病诊断专家委员会委员。获郑州市第十一届“十大杰出青年”称号。擅长乳腺疾病的各类手术操作,尤其疑难复杂手术,每年手术余台。发表论文70余篇,主篇专著6部,参编专著5部。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卫生厅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国家专利3项。
韩雪萍,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临床医学博士生导师,麻醉科党支部书记兼麻醉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疼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疼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中华麻醉学杂志》、《国际麻醉与复苏杂志》通讯编委。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从事科研题目5项,获科技成果2项。从事医教研工作30年,擅长各科手术的麻醉:老人、小儿、胸科病人、神经外科病人、心外科病人、腹腔镜病人的麻醉;特殊病人及危重病人的麻醉;器官移植病人手术的麻醉;纤支镜定位支气管插管、纤支镜用于困难气道及颈椎病插管,喉罩置入及脊柱畸形矫正术术中唤醒麻醉。多年的疼痛诊疗工作经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如门诊常见的急慢性头痛、颈肩腰腿痛、神经痛、癌痛的诊治、以及术后镇痛、无痛人流、无痛内窥镜检查等。
吕勇,眼科学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眼科副主任。河南省白内障无障碍省专家指导组成员,《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专业特长:白内障和眼视光学,曾分别到日本、美国进修。擅长诊治各种类型的白内障、眼屈光异常、眼外伤及青光眼等,尤其对老年性白内障、复杂的外伤性白内障、儿童白内障及无晶状体眼等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近视的防治进行系统研究,并开展眼内屈光矫正手术。多次参加“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白内障手术国家医疗队并担任队长,成功为数万例白内障患者实施手术。承担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3项,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国家专利3项,成果奖2项。
贾延劼、博士、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得医学博士,曾先医院、重庆医科大学进行临床博士后工作。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生化组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师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河南省康复学会委员。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7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余篇,SCI收录20余篇,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2项。被评为河南省优秀青年专家和教育厅高校骨干教师。
刘宏建,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骨科六病区。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骨科学博士后,留美归国专家,优秀共产党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委员兼骨质疏松学组和基础研究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脊柱运动损伤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腰椎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及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委员兼秘书长兼骨质疏松学组组长;河南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脊柱脊髓损伤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河南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河南省全民健康促进会骨科伤病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实验外科杂志》《实用骨科杂志》等编委。发表专业论著70余篇,著书5部,荣获各种科技成果奖5项,国家级专利1项。擅长:颈椎病;各种腰椎疾患;各种关节疾病;青少年脊柱侧弯症;脊柱脊髓损伤;脊柱结核和肿瘤;骨质疏松症。特别擅长微创治疗骨质疏松性或肿瘤转移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医风正,医德高,医术精。深受患者朋友信赖和好评。
许莉,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慈善总会多吉美肾癌评估医生,中华慈善总会格列卫胃肠间质瘤评估医生,中华慈善总会特罗凯评估医生。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从事肿瘤内科专业,对肝癌、淋巴瘤、乳腺癌、大肠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泌尿系肿瘤、肝癌、妇科肿瘤、软组织肉瘤、恶性黑色素瘤、恶性淋巴瘤及肺癌等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有较丰富的经验,重点研究肝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尤其对中晚期恶性肿瘤及老年恶性肿瘤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入系统的研究,对疑难、危重患者的诊断、抢救及综合治疗具有独到之处。曾参加6项科研项目,获科技进步奖3项。
任翠萍,磁共振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南生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中西医结合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放射学会骨肌组副组长,郑州中西医结合骨科协会常务委员。擅长对中枢神经系统及脊柱病变的CT和磁共振成像诊断。发表论文30多篇。担任本科生及本硕连读生骨肌系统影像教学工作。
陶海龙,男,中共党员,博士,心内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各类心律失常(早搏、心动过速、扑动、颤动)的诊治,在省内率先开展房颤、室速等复杂心律失常的三维标测和导管消融治疗,目前已完成余例,达国内领先水平。担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南省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南省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卫生厅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南省青年科技奖、河南省卫生厅青年科技创新人才、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郑州市青年科技奖、郑州市科技创新骨干人才等荣誉称号;发表论文16篇(SCI收录8篇)。
张冬雅,女,大正一附院妇科二病区副主任医师。年7月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6年制日语班,年获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硕士学位,年7月在医院妇产科工作至今,年11月—年11月参加河南省援非医疗队。发表科研论文10篇,参加省级科研课题5项,其中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擅长诊治生殖道感染、妇科肿瘤和疑难产科。
李臻,医院放射介入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擅长肿瘤与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医院学会介入分会非血管学组委员兼秘书,河南省放射学会委员。为全国医师资格考试主考官,河南省青年科技领军人物。主持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3项。获国家专利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项,市厅级科技成果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小齐寄语
请大家相互转告,提前预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