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29个穴位图

2021-8-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头部穴位:1发际穴、2攒竹穴、3睛明穴、4四白穴、5头维穴、6阳白穴、7印堂穴、8瞳子髎穴、9承泣穴、10迎香穴、11人中穴、12地仓穴、13承浆穴1、印堂穴位置: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主治:健脑醒神,安神定志,明目开窍。适用于前头痛、目眩、眼疾、感冒、精神疲乏、失眠、鼻炎、高血压等病症。感觉:按压有酸胀感。2、迎香穴位置:鼻翼外旁开5分,鼻唇沟内。主治:清热散风,宣通鼻窍,预防感冒。适用于感冒、鼻炎、鼻塞、嗅觉不灵、口眼歪斜等病症。感觉:局部按压有胀感。鼻子不闻香臭,经按压有“通气”感。3、水沟穴(人中穴)位置:在人中沟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点处。主治:常用于小儿惊风、中暑、中风、面神经麻痹、急性腰扭伤的治疗与急救。4、睛明穴位置:目内眦旁上方0.1寸处。主治:常用于目疾病的治疗与保健。5、攒竹穴位置:在眉头,当眶上切迹处。主治:常用于头痛、目眩、眉骨痛、目赤肿痛、视物不清、流泪、口眼歪斜等病症的治疗与保健。?头部穴位:14百会穴、15后顶穴、16风府穴、17哑门穴、18风池穴、19完骨穴、20天柱穴。6、百会穴位置:头顶正中,两耳尖直上与头正中线交叉点处。主治:升阳固脱,振奋阳气,清热开窍,健脑通络。适用于健忘失眠、精神不振、头昏脑胀、目眩耳鸣、中气下陷、内脏垂脱、头痛、高血压、中风、久泄等病症,为人体阳气聚会之气。感觉:局部按压有微胀感。7、风池穴位置:颈项后枕骨下,与乳突下缘相平,项肌外侧凹陷处。主治:袪风解表,清头明目,通脑活络。适用于颈项强痛,头痛眩晕、失眠健忘、高血压、风湿病等病症。对发热恶寒、热病汗不出、目赤痛、鼻塞、鼻衄、耳聋气闭、耳鸣、牙痛、中风昏迷、口眼歪斜等病的疗效也非常显著。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微痛感。8、完骨穴位置:在耳后乳突后下方凹陷中,与风府穴平。主治:常用于头痛、颈项强痛、口眼歪斜、牙痛、面颊肿痛等疾病的治疗与保健。?头部穴位:21客主穴、22耳门穴、23听宫穴、24翳风穴、25颊车穴、26太阳穴、27下关穴、28大迎穴、29人迎穴。9、太阳穴位置: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移1寸凹陷处。主治:醒脑明目,袪风镇痛,清堵除烦。适用于头痛头晕、偏头痛、神经衰弱、感冒、视物不清、口眼歪斜等病症。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感,重按较痛,有时向四周发散。10、下关穴位置:颧弓下缘,下颚切迹之间的凹陷处,闭口取穴。主治:下颚关节炎、面颊肌肤麻木、口眼歪斜、上牙痛、耳鸣耳聋等病症。11、颊车穴位置: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处,咬牙时,咬肌隆起处。主治:适用于下牙痛、牙关紧闭、腮腺炎、口眼歪斜等病症。12、翳风穴位置:在耳后乳突前下方,平耳垂后下缘的凹陷处。主治:常用于耳聋、耳鸣、牙痛、颞颌关节病、面神经麻痹等疾病的治疗与保健。13、耳门穴位置:在耳屏上切迹前方,当下颌髁状突后缘凹陷中。主治:耳部疾病的治疗与保健。很多人都比较关心这个穴位图,其实在生活当中我们出现一些感冒以及伤风的这些小病的时候都可以借助穴位图来进行帮忙,穴位图能够代替药物来进行治疗,它的作用是比较明显的,我们来简单的说一下头部穴位图的相关穴位。一、风池穴风池穴是头部较为重要的一个穴位,这个穴位如果经常按摩的话可以很好的治疗偏头痛的病情,能够及时的治疗失眠以及落枕的情况,再者就是这个穴位及时的按摩还可以不断的改善身心健康,提高我们的身心健康素质。二、天柱穴这个穴位在人体头部的最顶端,所以经常按摩可以很好的质量失眠的情况,能够提高的性欲望,针对一些性爱冷淡的人们来说较为不错,当然了还可以有效的控制我们的血压情况,能够对血压进行一定的降低,再者就是这个穴位可以及时的治疗失眠以及疲劳的情况,达到了良好的致病效果。三、百会穴百会穴的作用以及好处就是可以及时的治疗高血压,能够舒缓我们的高血压情况,当然了还能够预防头疼,预防头痛和提神的效果,能够及时的达到这一的致病目的,所以敬请大家及时的按摩一下,但是很多人还不知道百会穴的位置在哪里,它在人体的头部顶端。

自我按摩痛点,最简单的养生,五脏六腑60个痛点高清图,一清二楚

?蛛蛛妹收藏于-04-10转藏2次

有句很流行的话,叫做世上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套用在健康领域,世界上没有病人,只有懒人。只要你的脑袋够勤奋,持续学习健康养生知识,只要你的身体够勤奋,持续给自己的身体按摩,疾病有很大的概率,可以自愈。

按摩,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痛点。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痛就是身体在疏通。如果疏通工作没有做好,身体就会变堵,疾病就会形成。按摩痛点,其实就是帮助身体疏通,疏通得好,疾病自然消除。

亚健康和慢性疾病的人,身上一定有至少1个以上的痛点。只要把这些痛点消除了,身体一定会出现好转。如何准确找到这些痛点呢,最基础的办法,就是全身都按摩一遍,手上要稍微加点力,才能感觉得出来。这个办法,是比较笨的一个办法。

快速找痛点,可以借助中医经络穴位的思路。人体是有规律可行的,哪些地方容易堵,哪些地方容易痛,哪些人,哪些症状,对应哪些痛点,都有一定的线索。

一般来讲,凡是有关节的地方,有凹陷的地方,都容易有瘀堵和痛点,但这不是全部,我查阅了不少资料,总算找到一些高清的图示资料,不过不是很全面,无论如何,还是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可以对照着看一下。以后找全了,再重新发一次。

一、脾经常见的11个痛点

脾经,全名足太阴脾经,共有20个穴位,按摩脾经的穴位,一般认为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对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肌肉单薄、面色萎黄、胃脘作痛等症有效。小儿脾经的推拿,一定要谨慎。脾经常见有11个痛点,大多与穴位对应,如腹股沟痛,可按摩冲门穴那一块。

二、肝经常见的9个痛点

肝经,全名足厥阴肝经。左右共28个穴位。一般对肝病、妇科病,以及腰痛、胸闷、疝气、肝区疼痛和小便不利等,有保健效果。本图示例共有9个痛点。

三、胆经常见的9个痛点

胆经,全名足少阳胆经。左右供44个穴位。一般对头面疾病,如头痛、偏头痛、目痛等。对神志疾病,如癫痫、惊恐、失眠等,对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白带异常等有保健功效。图示有9个常见痛点。

四、膀胱经常见的11个痛点

膀胱经,全名足太阳膀胱经。左右共67穴。一般对脏腑、头部等病有保健功效。膀胱经,是人体排毒的主要经络。图示共有11个痛点。

五、肾经常见的10个痛点

肾经,全名足少阴肾经。左右共54穴。一般对泌尿生殖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等,均有保健功效。肾脏强者才能长寿。图示共有10个常见痛点。

六、胃经常见的10个痛点

胃经,全名足阳明胃经。左右两侧共90穴。一般对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口鼻喉牙等疾病,有保健功效。图示共有10个常见痛点。

身体的痛点,一般都是有积液,也就是积水。身体加工食物、氧气和水,往往会产生一些废物,这些废物一般是溶解在水液里,所以最容易产生积液。有的时候,用手按摩的时候,可以听见体内的流水声。这说明身体在疏通。关于解除痛点,自我调理身体的原理,可以参考我的这篇文章,《痛则不通,痛是在通,恢复痛感,解除痛点,是身体康复的必要过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rtjinchundai.com/ezsx/126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