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3岁前不可错过的10次体检
2017-12-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在宝宝三岁以前一共要做10次左右的体检,每一次体检都是用来评估宝宝相应时期的生长发育状况。医院医院都可以给宝宝做体格检查,建议爸爸妈妈们在关键时间点医院做检测,接受医生的指导,并且记录每次体检的数据。来看看10次体检的时间和项目
第1次(刚出生时)
检查包括:皮肤颜色等身体各个部位、心率、刺激后反应、肌张力、呼吸。
这是宝宝出生后接受的第一次检查,一般在出生后立刻进行。如果发现宝宝异常,可及早进行治疗。
第2次(满月时)
检查身高及体重、头部,眼部与耳部、颈部与胸部,呼吸频率,四肢有无多指或并指(趾),双大腿能否摊平等。
满月体检尤为重要,这个时候还要为宝宝办理计划免疫卡,以确保能够及时给宝宝注射疫苗。
第3次(出生后第42天)
肢体:小胳膊、小腿总是呈屈曲状态,两只小手握着拳。
视力:能注视较大的物体,双眼很容易追随手电筒光单方向运动。
生殖器:男宝宝的睾丸这时应该降入阴囊。
第4次(宝宝4个月时)
动作发育:能支撑住自己的头部,俯卧时,能把头抬起并和肩膀成90度。扶立时两腿能支撑身体。
视力:双眼可追随运动的笔杆,而且头部也可以跟着一起转动。
听力:听到声音时,会表现出注意倾听的表情,宝妈讲话时宝宝会试着转过头来。
口腔:宝宝的唾液腺正在发育,经常有口水流出嘴外。
第5次(宝宝6个月时)
动作发育:会翻身,会坐,但还坐不太稳。会伸手拿自己想要的东西,并塞入自己口中。
视力:身体能随头和眼转动,对鲜艳的目标和玩具,可注视约半分钟。
听力:注意并环视寻找新的声音来源,能转向发出声音的地方。
牙齿:6个月的宝宝有些可能长了2颗牙,有些还没长牙,可以给宝宝一些稍硬的固体食物或者牙胶,磨磨牙床。由于出牙的刺激,唾液分泌增多,流口水的现象会继续并加重,有些宝宝会出现咬奶头现象。
血液:6个月之后,由母体得来的造血物质基本用尽,需要添加高铁米粉了。
骨骼:钙的需要量越来越大,宝宝从奶和辅食中需要摄入mg的钙质,宝妈要保证宝宝户外活动的时间,同时补充维生素D。
第6次体检(9个月时)
动作发育:坐得很稳,躺下后能够坐起来,能灵活地前后爬,扶着栏杆能站立。双手会灵活地敲积木,拇指和食指能协调地拿起小东西。
视力:能注视画面上单一的线条,视力约0.1。
牙齿:宝宝乳牙的萌出时间大部分在6-8个月,乳牙的计算公式:月龄减去4-6。这时要注意保护宝宝的牙齿。
第7次(1周岁时)
动作发育:宝宝能自己站起来,扶着东西行走,能手足并用爬台阶。
视力:会抚弄玩具或注视近物。
听力:喊他时能转身或抬头。
牙齿:按照公式计算,应该出6-8颗牙齿。但乳牙萌出有早晚,不应什么都与缺钙挂钩。
第8次(18个月时)
宝宝1-2岁,体检变为每半年一次。
大小便:能够控制自己的大便,如果尿湿了裤子也会主动示意。
动作发育:能够独立行走,会倒退走,会跑;能扶着栏杆一级一级上台阶,下台阶时,会往后爬或用臀部着地坐着下。
视力:注意保护宝宝的视力,尽量不让宝宝看电视,避免斜视。
语言:会听懂简单的话,并按宝妈的要求做。
血液:可以选择检查血红蛋白,看是否存在贫血情况。
蛔虫症:1岁半的宝宝,自己能够吃东西、喝水,但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很容易感染蛔虫症。应该查一下大便,看是否有虫卵。
肘部脱位:1岁半的宝宝活泼而好动,肘关节囊和肘部韧带松弛薄弱,在突然用力牵拉时易造成挠骨头半脱位。在给孩子穿衣服时,宝妈要避免过猛的牵拉动作。
第9次体检(2周岁时)
动作发育:能走得很稳,还能跑,能够自己单独上下楼梯。能把珠子串起来,会用蜡笔在纸上画圆圈和直线。
大小便:完全能够控制。
牙齿:乳牙20颗已出齐。
语言:已经掌握了不少词汇,会说简单的句子。
第10次体检(3周岁时)
动作发育:能随意控制身体的平衡,完成蹦跳,踢球、越障碍、走S线等动作,能用剪刀、筷子、勺子,会折纸、捏彩泥。
视力:宝宝到3岁时,视力达到0.5,已达到类似成人的精确程度。此时宝宝应进行一次视力检查,避免发生弱视。宝宝弱视在3岁时如能发现,4岁以前治疗,能达到最好效果。
牙齿:医院检查是否有龋齿,牙龈是否有炎症。
更多精彩内容,可点击查看:
胎儿发育:胎儿发育的七大黄金跳跃点,孕妇必须要做的七件事!
新生儿:新生宝宝这28种情况不是病,新手爸妈不要慌!
母乳:乳汁是血液变的吗?母乳妈妈这样吃乳汁更营养!
奶量:各月份婴儿吃奶量是多少?
晚睡:宝宝睡得晚怎么破?睡眠咨询师告诉你0-3岁早睡的实用技巧!
吃盐:一岁以内宝宝不要吃盐!高盐饮食对宝宝的5大危害......
缺锌:宝宝缺锌什么症状?不爱吃饭就是缺锌吗?含锌最高的食物是它别认错!
坏辅食:最坑宝宝的5种辅食,你还在给娃吃吗?
喂饭:喂饭会毁掉孩子一生的幸福?别不信!
被骂:孩子被骂,他们的大脑会受到这样的伤害,你知道吗?
日常用药:布洛芬、妈咪爱、乳果糖......宝宝日常用药最全介绍,妈妈必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