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略牺牲后,妻不改嫁,为公婆养老送终,
2023-3-3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治疗白癜风去哪里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年初的一天,一个年近50岁的妇女带着10多岁的女儿,匆匆忙忙地从北戴河赶到了北京。这位妇女和女儿穿着都非常朴素,从皱纹横生的面容、布满老茧的双手,以及缠过足的那双小脚来看,这是一位典型的农村妇女。
当这位农村妇女和女儿来到北京饭店门口之时,突然被负责站岗放哨的解放军战士拦了下来。解放军战士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开口询问道:“同志,你好!请问你们是做什么的?”
农村妇女还没有来及的说话,她的女儿就回答说:“我是来找彭叔叔的!”解放军战士一脸疑惑,又问道:“哪个彭叔叔?”农村妇女见状,拉了一下女儿,紧接着解释道:“同志,我们是来找彭副主席的,听说他从兰州来北京开会,就住在这里!”
农村妇女口中的“彭副主席”不是别人,正是担任军委副主席、西北军区司令员等职务的彭德怀。解放军战士自然也知道“彭副主席”是谁,他仔细看了看面前这位农村妇女,不禁继续问道:“请问你们是彭副主席的什么人?来这里找他有什么事情吗?”
农村妇女想了想,对解放军战士说道:“同志,请你告诉彭副主席,我的丈夫名叫黄公略,他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解放军战士听了之后,立即将情况层层上报。不一会儿,一位秘书模样的人就从北京饭店里面走了出来,见到农村妇女和她的女儿之后,他笑着说道:“你们终于来了,彭副主席正念叨你们呢!”
紧接着,农村妇女和女儿就被快速带进了北京饭店,来到了里面的一个会客厅。农村妇女和女儿刚刚坐下,彭德怀就急切地走了进来,他快步走到农村妇女的面前,高兴地说道:“终于见到你们了,不容易啊!”说着,彭德怀转头看了看农村妇女的女儿,笑着说道:“呦,你都长这么大了,很像你的父亲嘛!”
此时,农村妇女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伤,一个劲地嚎啕大哭。眼见于此,彭德怀心里非常难受,他安慰道:“不要哭了,你和孩子过去受了不少苦。现在好了,终于找到你们了,生活会慢慢好起来的,你要好好保重身体……”在彭德怀不断的安慰下,农村妇女这才慢慢止住了哭泣,心情恢复了平静。
原来,这位农村妇女是黄公略烈士的妻子刘玉英,而那位10多岁的小姑娘就是黄公略烈士唯一的后人——黄岁新。黄公略,年1月24日出生于湖南湘乡的一个书香家庭,他的父亲黄秀峰是当地一名受人尊敬的私塾先生。因此,黄公略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品行端正。
年,立志救亡图存的黄公略弃文从武,参加了投身护法运动的湖南地方军队。在此期间,黄公略先后担任过文书、教员、排长等职务。早在黄公略18岁的时候,他就遵从父母之命,与同乡女子刘玉英拜堂成亲。刘玉英是一位旧式女子,自幼裹小脚,年龄稍长便待嫁闺中。
虽然黄公略和刘玉英的这门亲事是父母包办的,可是这并不影响他们夫妻二人之间的感情。成婚之后,黄公略和刘玉英相敬如宾,感情生活非常幸福美满。尤为难得的是,刘玉英对于丈夫黄公略的革命理想,是非常理解和支持的,这让黄公略非常感动。
俗话说,幸福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在两人婚后不久,黄公略便离开了家乡,回到了军队之中工作。由于不方便将妻子刘玉英带在身边,所以他们夫妻很长时间才能见一次面。黄公略不在家的时候,刘玉英便肩负起了照顾公婆的重任,为丈夫解除了后顾之忧。
年秋天,黄公略与彭德怀等人一起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毕业之后被分配到湘军第2师第3旅第6团担任副连长和连长。后来,黄公略率领部队参加了北伐战争,由于在战斗中非常勇敢而且立下了不少战功,所以他很快当上了副团长。在这一时期,黄公略和彭德怀从相识到相知,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年1月,黄公略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高级班。从此,黄公略和妻子刘玉英的见面机会就更少了,不过他们总是用书信来表达彼此之间的思念之情。年12月,黄公略与张太雷、叶剑英、叶挺等领导组织了著名的广州起义。不久,黄公略受党组织的委派,回到家乡湖南工作,又和彭德怀、滕代远等人一起组织领导了著名的平江起义。
在平江起义之后,黄公略历任红5军军委委员、第2大队大队长、第2纵队纵队长。后来,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5军主力开赴井冈山,黄公略则率部留在平江、浏阳一带坚持斗争,创建、巩固和发展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为早期革命斗争立下了很多功勋。
年9月,为加强湘鄂赣根据地的革命力量,彭德怀率领部队重返湘鄂赣。此时,黄公略被任命为红5军副军长,与彭德怀一起并肩作战。年1月,黄公略又被任命为红6军军长,率部先后参加文家市、长沙、吉安等战斗。后来,红6军改编为红3军,并与红4军、红12军合编为红一军团。
也就是在这一时期,稍微安顿下来的黄公略,将妻子刘玉英接到了自己的身边。由于长期分隔两地,所以这一次团聚让黄公略和刘玉英都非常高兴,这也是他们婚后相处最久的一次团聚。此时的黄公略工作非常忙碌,不过他总是抽出时间来陪伴妻子刘玉英。
当时,有不少同志都开玩笑地说:“黄公略同志太恋他的媳妇了,一有空就往家里跑!”当这句玩笑话传到刘玉英耳朵里的时候,她害羞极了。虽然刘玉英心中期盼着丈夫黄公略能够多陪陪自己,不过当她想起同志们的玩笑话,就不由得劝说丈夫黄公略要以工作为重,不愿意让丈夫在家里多待片刻。
当丈夫黄公略不在家的时候,刘玉英就想办法找事干,她经常给战士们缝缝补补,并主动申请照顾受伤的战士。慢慢地,刘玉英受到了战士们的一致好评,大家都把她当做“知心大嫂”一般看待。有一天,黄公略忙完工作回到家中,妻子刘玉英就一直笑着看着丈夫。这让黄公略非常诧异,他也不由地跟着笑了起来。
黄公略温情地对着妻子刘玉英说道:“(刘)玉英,你今天怎么了?有什么开心的事情呢?你怎么一直看着我笑啊?”刘玉英并没有回答丈夫黄公略,她始终笑着不说话。黄公略有点急了,他急忙走上前去摸了摸刘玉英的额头,并拉着刘玉英的手看了又看。
看到丈夫黄公略如此举动,刘玉英这才羞答答地说道:“(黄)公略,告诉你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我……我怀孕了!”听见这句话,黄公略一下子愣在了原地。很快,黄公略反应了过来,他拉起妻子刘玉英的双手,一脸幸福地说道:“真的?”刘玉英点了点头。黄公略激动得把妻子刘玉英抱起来了,转了好几个圈圈。
两人结婚十余年了,由于聚少离多,所以黄公略和刘玉英一直没有迎来爱情的结晶。这一次两人团聚,终于孕育了一个小生命,这让黄公略和刘玉英都不胜喜悦。自从黄公略得知妻子有了身孕,他整个人就变了样,无论干什么事情,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还时不时不自觉地哼起了小曲。
然而,此时的革命斗争形势越来越严峻,敌人调集重兵向中央苏区发起了进攻。为了安全考虑,黄公略不得不将有孕在身的妻子送回到湖南湘乡老家。在二人分别之时,黄公略和刘玉英都流下了伤心的眼泪。黄公略一边帮妻子擦拭眼泪,一边安慰道:“刘(玉英),你回家之后一定要注意身体,给我生一个健健康康的大胖小子。等打败了敌人,我就派人来接你和孩子。”
刘玉英深情地望着丈夫黄公略,破涕为笑,说道:“你怎么知道是个大胖小子,说不定是个小丫头呢?”黄公略挠了挠头,笑着说道:“不管是大胖小子还是小丫头,都是我们的孩子,我都喜欢!”刘玉英说道:“你给孩子起个名字吧!下次咱们再见面,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呢?”
黄公略想了想,说道:“我看就是‘岁新’吧,‘黄岁新’,岁岁新新,意味着革命取得新胜利,迎接美好的新生活!”刘玉英点了点头,说道:“嗯,这个名字好,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叫这个名字!”夫妻离别,总有说不完的情话。在互道珍重之后,黄公略便和妻子刘玉英再一次分别了。
然而,当时的黄公略和刘玉英根本不会想到,他们夫妻的这一别竟然是永别。年9月15日,黄公略率领部队参加方石岭追击战,成功歼灭了敌人第52师等部。紧接着,黄公略指挥部队开始转移,在行抵江西吉安东固地区的六渡坳之时,突然遭到敌人飞机的袭击。黄公略身中数弹,不幸壮烈牺牲,年仅33岁。
当黄公略牺牲的噩耗传来,毛主席、周恩来、彭德怀等人无不痛心疾首。9月17日,组织为黄公略举办了一场追悼会,毛主席在追悼会上给予了黄公略高度评价——“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如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降;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
刘玉英是在将近八年之后,即年4月,才知道丈夫已经牺牲的消息的。将近八年的时间,刘玉英在湖南湘乡老家赡养公婆、抚养年幼的女儿黄岁新,日子过得非常艰辛。无数个不眠的夜晚,独自一人偷偷抹泪的刘玉英,总会想起丈夫黄公略在分别之时说的那句话——等打败了敌人,我会派人来接你和孩子的。
可是,花开花落、冬去春来。刘玉英在将近八年的时间里,始终没有丈夫黄公略的半点音信,这让她备受精神的折磨。有时候,刘玉英感觉到丈夫黄公略已经不在人世了,她便暗自伤心地哭了起来;有时候,刘玉英感觉到丈夫黄公略还活着,只是不知道人在哪里,她还是禁不止流下了希望的眼泪。
年4月,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周恩来和叶剑英准备从延安南下,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在他们离开延安之时,毛主席特意嘱咐说:“你们一定要想尽办法,找到黄公略同志的遗属,并将他们带回到延安。黄公略同志为革命而牺牲,我们绝对不能撇下他的遗属不管不顾……”
周恩来和叶剑英来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之后,立即委托在湖南工作的徐特立,帮忙寻找黄公略同志的妻子刘玉英。当时,周恩来还写了一封亲笔信交给徐特立,并请徐特立在找到刘玉英之后,将信转交给刘玉英。这封信上写着:“玉英妆次(妆次是对女性的敬称),公略为革命牺牲,你们受了许多磨难。我和毛主席、朱总司令都深为敬仰,并问家庭情况……”
不久之后,徐特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刘玉英,并将周恩来的亲笔信交到了刘玉英的手中。此时,刘玉英这才知道,丈夫黄公略已经于年壮烈牺牲了。虽然心里曾有这样的感觉,可是当刘玉英真真切切得到这个消息之时,她仍旧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任由泪水浸湿了衣衫……
当时,为了瞒着年迈的公公、婆婆,以及不满8岁的女儿黄岁新,刘玉英不得不撒谎说:“(黄)公略好着呢,现在在延安呢,他工作非常忙,没有时间回来,所以委托同志们来家里看望一下……”后来,周恩来想办法筹措了一笔钱,请徐特立转交给刘玉英,以便解决刘玉英生活上的困难。面对公公和婆婆的询问,刘玉英每次都说:“这些钱是(黄)公略从延安寄回来的!”
当毛主席在延安得知找到刘玉英的消息之后,他心中非常欣慰,又一次嘱咐说道:“要尽快把刘玉英和孩子接到延安!”可是,当徐特立将组织的安排告诉刘玉英之后,刘玉英却拒绝了。刘玉英的想法很简单——丈夫黄公略牺牲了,她作为妻子,有责任和义务赡养年迈的公公和婆婆,为行动不便的公公和婆婆养老送终。
刘玉英认为,如果自己去了延安,那么公公和婆婆就无人照顾了,自己绝不能丢下公公和婆婆不管。此外,刘玉英还考虑到女儿黄岁新年纪还小,即使自己带着儿女黄岁新去了延安,那自己什么事情也干不了,只会给组织添麻烦!
对于刘玉英的选择,组织思考再三,最终同意了。当时在湖南工作的徐特立,不忘交代刘玉英:“一定要照顾好孩子,她是黄公略同志的唯一血脉,等将来革命胜利了,组织再派人来接你们!”此后几年,刘玉英时常能收到组织寄来的一些钱和物品,日子虽然依旧过得并不富裕,可是总算能解燃眉之急。
在此期间,刘玉英一直孝敬公公和婆婆,并为两位老人养老送终。后来,随着局势的动荡和混乱,敌人在湖南到处抓捕革命人士的亲属,刘玉英带着女儿黄岁新被迫东躲西藏,慢慢与组织失去了联系。在这样的环境中,女儿黄岁新一天天长大了,她有时候会问起:“妈妈,我爸爸在哪呢?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我爸爸?”
面对女儿提出的问题,刘玉英不敢伤心流泪,她强颜欢笑地回答道:“你爸爸在延安干革命呢!将来他会来接我们的,你要记住,你爸爸是一个英雄!”对于母亲的这个回答,不谙世事的女儿黄岁新非常开心,她始终憧憬着和父亲团聚的那一天,到时候就可以看看——“英雄”是什么样子的?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年8月,湖南获得了和平解放。此时,正在指挥部队进军大西北的彭德怀,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欣喜不已,因为湖南是他的家乡,也是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欣喜之余,彭德怀的心情又变得沉重了起来,他叫来自己的侄子彭起超,嘱咐道:“(彭)起超,我交给你一个重要任务,你到湖南去找黄克诚和王首道,并请他们帮你寻找一个人……”
彭德怀的话还没说完,侄子彭起超就插话道:“寻找什么人?”彭德怀顿了顿,伤感地说道:“我的老战友黄公略的遗属,黄公略是湖南湘乡人,他的妻子刘玉英与组织失去了联系,想必就在湖南湘乡。你一定要帮我找到刘玉英,还有黄公略的女儿黄岁新,把她们接到北京,先交给朱老总照顾!”
彭起超看着一脸严肃的彭德怀,立即说道:“好,我收拾收拾,尽快出发!”此时,彭德怀感叹道:“我们经历了艰苦卓绝、前仆后继的斗争,许多同志都牺牲在了革命道路上。今天的胜利,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活着的人不能忘记他们的历史功勋,也不能忘记他们还活在世上的亲人!(彭)起超,你这次去,一定要完成任务,只有找到刘玉英和孩子,我们才对得起牺牲的黄公略同志!”
彭德怀的一番话,让彭起超无比动容,他起身立正,严肃地对着彭德怀说道:“伯父,请您放心,我一定完成你交办的这个任务,我一定找到黄公略烈士的遗属!”不久之后,彭起超带着彭德怀的亲笔信,来到了湖南长沙并见到了黄克诚和王首道。
在黄克诚和王首道的帮助下,彭起超带人又赶到了湖南湘乡。经过一番波折的查找,彭起超终于找到了刘玉英和她的女儿黄岁新——原来她们一直躲在姐夫贺根良的家里。当刘玉英得知,彭起超是彭德怀的侄子,他是按照伯父的嘱托来湖南湘乡专门找自己和女儿之时,刘玉英不由得流下了热泪,心中默默地说道:“(黄)公略,革命胜利了,你的老战友派人来接我们,你在九泉之下可以安息了!”
此时,刘玉英也向女儿黄岁新说明了真相——你的父亲黄公略很多年前已经牺牲了,他是一个英雄!这时候,女儿黄岁新才明白,母亲所说的“英雄”是什么意思,她不由得抱着母亲痛哭了起来!不久之后,彭奇超就按照伯父彭德怀的嘱托,将刘玉英和女儿黄岁新带到了北京。
在离开湖南湘乡之后,刘玉英还专程回到曾经居住的家里,并在屋子后面的空地里挖出来了埋藏多年的一个罐子。原来,为了躲避敌人的抓捕,刘玉英在东躲西藏的同时,把证明身份的东西装进了罐子,并将罐子埋藏在了屋子后面的空地里。而证明身份的东西分别是当年周恩来、徐特立给自己写的信件,以及丈夫黄公略生前的几张照片!
刘玉英抚摸着丈夫黄公略生前留下的照片,不禁又一次流下了泪水,她抽泣着说道:“(黄)公略,组织来接我们了,我们一起走吧!”不久之后,刘玉英和女儿黄岁新辗转来到了北京。紧接着,在朱老总的安排下,刘玉英和女儿黄岁新暂时被送到北戴河疗养院居住。
没过多久,年初的一天,彭德怀从兰州赶到北京开会,住进在北京饭店。刘玉英和女儿早已经接到了通知,她们急忙坐车从北戴河来到了北京。这样一来,就出现了我们在文章开头说的那一幕——当刘玉英说出丈夫的名字之后,她和女儿很快就被送见彭德怀。
根据黄公略女儿黄岁新的回忆,刘玉英见到彭德怀之后,立即号啕大哭了起来,后来在彭德怀的安慰下,才止住了哭泣。后来,经过一番深入交谈,当得知彭德怀没有子女的时候,刘玉英指着黄岁新对彭德怀说道:“你和(黄)公略是老战友了,我这个女儿就给你当女儿吧!”
彭德怀听了之后,急忙摆手说道:“这怎么能行呢!(黄)公略只有这么一个女儿,要是给我当女儿了,(黄)公略怎么办!我看,就给我当半个女儿吧,我和(黄)公略一人一半,想必(黄)公略也同意这么办!”
在交谈的过程中,彭德怀的几个侄女也来了。此时,彭德怀让黄岁新和子女们站在一块,然后感慨地说道:“你们都是革命后代,是烈士的子女。现在,党和人民送你们去上学,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革命的好后代!”说着,彭德怀将黄岁新和几个侄女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后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就这样,黄岁新在彭德怀的温暖关怀下,进入高中继续读书。年,黄公略烈士的遗孀刘玉英因病去世,终生没有改嫁。而黄公略的女儿黄岁新,后来考入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毕业后分配到郑州农业机械化专科学校任教。后来,黄岁新又进入中科学从事农业机械化科研工作,一辈子勤勤恳恳,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在黄岁新成长的过程中,彭德怀犹如父亲一般对她关怀备至,这让黄岁新感动不已。年,黄岁新还作为亲属成员,参加了彭德怀的追悼会。黄岁新曾回忆说:“我肃立在彭伯伯的遗像前,泣不成声。透过一阵阵哀乐声,我的身边仿佛又传来了彭伯伯那一次次、一次次的教诲。正是这一次次、一次次的谆谆教诲,激励着我清廉自守,勇往向前。”
年,黄公略之女黄岁新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8岁。
让我们向黄公略烈士致敬!向无数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