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麻醉生死之外,皆为小事

2020-10-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白癜风专科医院怎么走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今天想聊下“医美麻醉”。(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可能我没经历过啥“世面”,也没啥“学历”,可能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内容也许有些偏激,也许有些片面,但也是我个人的真实想法…

个人观点:医美麻醉:“合法合规”是基础,“技术能力”是保障,“医疗安全”才是宗旨。“医美”只是各类产业中的一个,而且属于近些年的“新兴行业”,同样也出现了一些“血的教训”,从中看出行业确实需要完善、规范、监管...“医美麻醉医生”也不过是个职业,也有其职业道德及规范,同样受“医师法及十八项核心制度”等法律法规的约束;当然也有不以为然者,低估“敌人”的能力而导致“失败”的案例...“医美行业麻醉”与“医院麻醉”的在“软件”及“硬件”等所有条件上相比,差的真不是一丁半点,需要改进,规范,提高的地方还很多...而现实是“医美麻醉”却不被一些人重视与了解,甚至会对“麻醉”有各种各样的“误解”和“不理解”,但这也算正常现象!因为“麻醉”本身确实也比较“神秘”,所以,这也就需要我们麻醉医生不断的讲解与培训以及科普宣传麻醉相关常识,让更多的了来了解麻醉,了解我们。麻醉医师就像一个球队的“守门员”,每天孤独地看着各种手术进展和病人的生命体征,做出各种恰当的处理,镇守着每个病人的“生命之门”。当“丢掉一个球”的时候,人们习惯性地认为守门员应该为所有的丢球承担责任,即使守门员没有脱手,站位错误或者贸然出击…

旁人的普遍不理解和习惯性地推卸责任,使得麻醉医师成为了医疗场上最孤独的人,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毅力和勇气来面对这些不公平,就不会成为真正的麻醉医师。

当下,我倒是觉得,作为医美的麻醉医生责任更为重大,需要考虑及解决的问题可能更多!

如何保障日常手术的医疗安全?如何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提供舒适化医疗?如何保障在社会法制下,完善医疗体制的建设与发展?如何完善及改进医疗就诊流程及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做好术前严谨的评估及完善术前必要及特殊的检查?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做好术中风险的预防及细致化的术中管理?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做好术后恢复期并发症的处理与预防?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做好突发的紧急事件的处理及流程预案演练?……虽然个人总结了一点点“静脉镇静镇痛麻醉”的案例分享,并不代表所有医美手术皆可“静脉”,本人也不提倡这种做法!在医美手术中,由于头面部操作较多,选择全麻插管相对更佳安全!每种麻醉的方式都有其特点及适应症,更好地了解静脉镇静镇痛麻醉,更有利于了解其风险及预防,可以有利于更好的保障医疗安全,不是么?静脉镇静镇痛麻醉:(别称也很多:静脉全麻,不插管全麻,基础麻醉,“小牛奶”麻醉...)优点:1.起效快,麻醉效能强。2.病人易于接受。(不需要穿刺或者插管)3.麻醉实施相对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当然,这是指无意外及并发症出现的情况下)4.麻醉效应可以逆转。(氟马西尼可拮抗苯二氮卓类;纳洛酮拮抗阿片类...)缺点:1.可控性较差。(药物的代谢依赖于肝肾等器官功能状态及内环境的稳定)2.迄今为止,尚不能通过单一用药达到理想的麻醉状态,需要联合用药。3.通过静脉给药,随着手术时间延长,麻醉药物总剂量也会增加,导致相关并发症增加。用药方法:1.单次给药法:先给予一定剂量的麻醉药物,直接达到一个理想的麻醉深度(不可控),适用于短小手术。医美麻醉中常用于缓解打局麻药的“注射疼”。适用于眼部,鼻部,耳部,唇部等短小手术。2.分次给药法:先给予一个相对大剂量的麻醉药物,直接达到一个理想的麻醉深度后,再根据手术的刺激强度及病人的反应,来判断是否追加麻醉药物或者预估追加药物剂量。适合外科的“包皮”,“粉瘤”等手术及妇科的“人流”,“宫颈”等手术。但这种分次给药法,不适合全部的医美手术麻醉,比如适用于脂肪填充面部手术时的取脂过程,因为此时头面部归麻醉所控,出现了呼吸抑制,可以进行面罩正压通气;当进行面部消毒及面部填充脂肪时,必须提前减少麻醉深度,保持患者的自主意识,自主呼吸,吞咽反射及咳嗽反射等,填充时可用低剂量的镇痛药物来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因为医美手术主要是在头,面,眼,耳,鼻,口等面部进行操作,气道不可控!一旦出现严重的呼吸抑制,无法进行面罩通气(但必要时,该通气还得通气,只是可能会影响术者操作及污染术区)。面部手术时,个人习惯采取“滴定评分法给药”。

滴定:给药剂量应个体化,并逐步滴定调整剂量。给药后观察2分钟或者更长时间,以完全评估其药物效果及不良反应,再依据患者的反应及手术刺激强度及手术进程,来预估下一次给药的剂量。

评分:镇静+镇痛=10分。根据不同的条件,不同的要求......选择麻醉中镇痛与镇静各占的比例...

感兴趣的可以了解。工作中,你以为缺的是技能,其实是思维...3.连续给药法:持续静点或者注射泵持续输入优点:容易维持稳定的“血浆药物浓度”,容易维持麻醉深度的平稳。缺点:单纯使用,达到“稳态的血浆药物浓度”需要很长时间,需要结合单次给药法或者联合用药。能“做”医美麻醉,其实挺“简单”;但要“做好”医美麻醉,就并不一定那么“简单”。所以,医美麻醉:“合法合规”是基础,“技术能力”是保障,“医疗安全”才是宗旨。能“做”而且“不出事”:可能不是因为你“技术”有多好,而医院的“运气”比较好!或者说:因为你不出事,只是因为你做的还比较少!(此话源于:围术期交流群王老师教导)有老师评论说:“医美麻醉”是麻醉行业一块“污土”...但我只想给这块“污土”填加一点点“绿”...也呼吁:从事医美相关的企业及个人,能够做的更“诚信”,“规范”,“专业”......也许“污土”也能变“绿洲”...?做好“医美麻醉”,也没您想象的那么简单??麻醉后会不会变“傻”??一个有点“异想天开”的想法...?麻醉日记:俯卧位下一过性呼吸抑制案例分享?有人帮你提了42个了解“医美麻醉”的问题,你还有其他的问题吗?

医学科普;与您同行。

陈庆涛

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rtjinchundai.com/ezff/99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