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儿童呼吸内科专家董宗祈教授仙逝,

2023-3-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极目新闻记者刘迅

视频剪辑李仪

通讯员高琛琛张祖国章月潇

00:07

他是当之无愧的“院宝”,孩子们心中的“宝藏爷爷”。从医超过一甲子,从没离开过那些需要他的孩子们。

11月16日,极医院获悉,我国著名儿童呼吸内科专家、医院小儿呼吸内科奠基人——董宗祈教授仙逝,享年88岁。

年过八旬,董老坐着轮椅守在自己的门诊。有人劝他该歇歇了,他却说:“我得来,我有‘粉丝’啊。这一辈子不就为了几个患者嘛!我治病救人的初心,依然一闪一闪亮晶晶。”

救一个孩子,托起一个家庭

年,董宗祈的父亲患上了疟疾,因为缺医少药而去世。11岁的董宗祈悲痛不已,他想:“如果我将来能当上医生,就可以治好其他得疟疾的人,不让悲剧发生在别人身上。”

年5月,18岁的董宗祈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1军卫校毕业,来到医院医院内科实习,成为一名内科医生。董宗祈观察发现,成人的慢性病往往迁延数年,难以根治。但在儿科,不少就诊时奄奄一息的孩子经过治疗,出院时恢复了健康,家长也满心欢喜。

救一个孩子,就托起了一个家庭。于是,他下决心做一名儿科医生。

年,医院建院。当时条件很艰苦,只有内科、外科、耳鼻喉科和小儿麻醉科。董宗祈考入广州中山医学院,学习三年后回到医院。那时,董宗祈和同事们没有一间像样的诊室,只有几十副听诊器、几台显微镜、1台最基本的X光机。在这里,董宗祈开启了杏林生涯,并创建了呼吸内科。

虽然专业是呼吸内科,但董宗祈从来没有止步于此。

年7月,医院派往长春深造,学习病理解剖学。一年后,医院,和同事鲁建生一起建立病理室。之后,除了在呼吸内科工作,董宗祈还做了17年的病理工作,解剖了多例病例。他还在显微镜下,对每一病例的患病脏器切片进行描述,共完成4万多份,都存放在病理科,成为医院病理科奠基人。

常年累月的锻炼,董宗祈练就了“火眼金睛”。同事们都说,他既是临床医生,也是病理医生,能从宏观看到微观,从表面看到脏器,深入了解疾病。

关键时刻,都有他的身影

年,湖北一村子有一百多位村民误食苍耳子导致中毒性肝炎,情况十分危急。刚毕业不久的董宗祈临危受命,带着几名医生护士前去救治,日夜守护病人,同吃同住,一同过春节,一待就是三个多月,最终将村民救活。因为抢救有功,他被授予“人民的好医生”称号。

上世纪60年代,“流行性脑膜炎”流行。大家没日没夜地守护着患儿,也正是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他总结出了疗效好、易操作的“磺胺三日疗法”。不久后,“中毒性痢疾”暴发,大家都没见过这么凶险的痢疾,束手无策。他不服输,边治、边学、边研究、边摸索,废寝忘食、不眠不休,经过反复的斟酌论证,最终用“红霉素治疗痢疾”挽救了不少孩子的生命。他将这些治疗心得归纳整理后,发表在了专业医学杂志上,让更多的同行和患儿受益。

上世纪20世纪70年代,佝偻病是儿童四大常见疾病之一,但市面上国产好药很少。-年间,董宗祈在武汉医师进修学院“西医学习中医班”进修。其间,应武汉健民制药厂请求,董宗祈牵头研发防治小儿佝偻病的中医药方,医院的医护人员为药方进行了例临床观察。之后,制药厂又对其增添了新组方。这就是后来在全国家喻户晓,很多孩子都吃过的“龙牡壮骨冲剂”。

他是患儿的“宝藏爷爷”

“我当年的好多小患者都是从死亡边缘抢回来的,看到他们康复了、长大了,有了下一代,甚至有些已经当了爷爷奶奶,我十分欣慰。”董宗祈说,这就是做医生最大的成就感。

年,12岁的河南小男孩王鑫(化名)因为葡萄球菌感染导致肺炎,高烧半个月,重度肺部脓肿、脓胸,生命危在旦夕。父母带着小王鑫辗转多地,但无人敢治,最后被董宗祈收治下来。他每天亲自会诊,时刻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rtjinchundai.com/ezff/144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