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骨折的16排螺旋CT诊断与治疗

2017-12-3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下颌骨位于颌面部下方,是颌面部唯一可运动的骨骼,易受多方向外力的影响,容易发生骨折。下颌骨骨折的诊断主要依赖于额面部曲面摄片和CT扫描,对骨折的发生部位和骨折特征的准确评价,直接决定治疗方法的选择。我院发生一例下颌骨折的患者CT扫描检查如下图所示:

下颌骨骨折可为单发或多发,主要有骨折段移位和咬合错乱等临床表现,下面详细介绍下颌骨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

患者骨折段移位及咬合错乱;伴有牙龈撕裂和出血;如髁状突骨折者有张口受限、耳前疼痛,肿胀,前牙开合,下颌运动异常。

诊断依据:

患者面部肿胀,疼痛,张口运动受限;骨折段移位,有异常动度,骨折线部位牙龈撕裂,出血,咬合关系错乱;下颌骨相显示骨折部位及移位等情况。

1.复位是以恢复伤前咬合关系为标准;骨折线上的牙原则上应尽量保留,如明显松动、折断或严重龋坏者应拔

除;骨折局部应有足够软组织覆盖。

2.复位方法手法复位:适用于早期、单纯线形骨折。手术复位:用于复杂或开放性骨折及错位愈合的陈旧性骨折。

3.固定方法

〈1〉单颌牙弓夹板或树脂贴片夹板固定:用于无明显移位的线形骨折。

〈2〉颌间固定和颅颌固定:用于骨折后咬合关系不稳定者,即在骨折复位后将上下颌牙弓夹板栓结固定。后者用于维持稳定咬合关系的辅助固定,常用弹性绷带作颅下颌缠头固定。.

〈3〉骨内固定:也称坚强7坚固内固定,适用于复杂骨折、开放性骨折或错位愈合的陈旧性骨折,按张力、压力原则应用小型接骨板、螺钉作切开复位固定。

〈4〉固定时间:视骨折情况,一般为3-4周。

〈5〉髁突骨折及其颈部骨折无明显移位及张口障碍者,用颅颌强力绷带制动2周即可;而囊内骨折以及髁突移位角度不大时宜考虑保守治疗。如出现突囊外骨折,以及髁突骨折角度过大、甚至已突出关节窝时宜行手术治疗。

下颌骨骨折如何促进愈合?

为了更快更好地促进骨折愈合,骨折病人还应根据骨折愈合的早,中,晚三个阶段,根据病情的发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进血肿吸收或骨痂生成。

  早期(1-3周):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消散为主。中医认为,“瘀不去则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可见,消肿散瘀为骨折愈合之首要。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在此阶段,食疗可用三七10克,当归10克,肉鸽1只,共炖熟烂,汤肉并进,每日1次,连续7-10天。

  中期(3-6周):瘀肿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疗以和营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食疗可用当归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新鲜猪排或牛排骨克,炖煮1小时以上,汤肉共进,连用2周。

  后期(7周以上):受伤5周以后,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此为骨折后期。治疗宜补,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及可。

请长按







































北京哪有白癜风专科医院
白癜风药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rtjinchundai.com/ezcs/70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