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养生学反射区养生耳疗

2021-4-2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在全面了解病史的基础上,分清疾病的主次,恰当地进行取穴,可根据相应部位,中医辨证,耳穴功能和临床经验的原则来取穴。

(1)根据相应部位取穴:

内脏、肢体、器官等发生病变,在耳郭相应部位有压痛点(或反应点),可作为取穴的根据。

例如胃病取胃穴,踝关节扭伤取踝关节穴等,可用钝头探棒查找出压痛点。

(2)根据中医理论辨证取穴:

根据中医脏腑学说,肝与胆,心与小肠,肾与膀胱,脾与胃互为表里,因而肝病又取胆穴,心脏病取小肠穴,肠炎取肺穴。

根据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唇),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的中医理论,因而眼病又取肝穴,中耳炎取肾穴,鼻炎取肺穴。

根据肝主筋,心主血,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肾主骨的理论,因而皮肤病又取肺穴,骨科病取肾穴,肌肉病又取脾穴。

(3)根据西医理论取穴:皮质下穴有调节大脑皮层的功能,因而神经系统的病症要取皮质下穴,交感穴有调节自主神经的功能,因而内脏病痛要取交感穴,平喘穴有调节呼吸中枢及抗过敏的功能,因而哮喘要取平喘穴。

(4)根据临床经验取穴: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总结了治疗疾病的有效耳穴,如眼穴、肝穴、脾穴能治疗麦粒肿;神门穴、皮质下穴、热穴及相应部位(如踝关节扭伤,相应部位的耳穴是踝),能治疗扭伤;颈椎穴、颈穴、神门穴、外生殖器穴能治疗落枕;枕穴、额穴、枕小神经穴、神门穴、皮质下穴能治疗头痛。

各个脏器在耳朵上的反射区-耳朵是一个倒置的婴儿

最外层的耳轮,里面那层突出的叫对耳轮

对耳轮中上面比较宽大的是人的臀部,往上开叉去是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平着开叉去是坐骨神经

两个开叉中间的凹陷是三角窝-盆腔(子宫等)

耳甲艇(三角窝下面的一个窝)-消化道(沿着耳轮从下到上-胃区,幽门,十二指肠,小肠,阑尾,盲肠,大肠,出口肛门,沿着对耳轮从下到上-脾,肾,膀胱,输尿管),耳甲艇中间是肝和胆。

耳甲腔(耳甲艇下面的一个窝)——胸腔(从下到上——心到肺)

耳轮和耳甲腔的交汇处——食道(吃得太热或太冷伤食道),贲门(食道进入胃的口)

两个耳轮之间的凹陷是耳窝——整个从肩到手(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

耳窝上面有很脏的洗不了的一层皮——癌的表现

耳垂正中-女孩耳环处是眼

耳垂底部——扁桃腺(经常拉耳垂,预防扁桃体发炎)

耳朵软是身体好的表现,身体好,脾气就好,怕老婆。

耳垂往上有两个边,里面的叫对耳屏,对应的是头,突起的是额头,外面的是耳屏

耳朵后面最重要的降压沟(耳轮往里有一个凹陷)-血压不稳可以多揉揉(往下搓,不能往上搓)

《黄帝内经.灵枢.口问》指出:

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耳朵虽然小,但是我们的手、足、耳、臂、面、舌、眼、腹、背脊、掌骨等在耳朵上都有相应的反射区,叫耳部反射区。

二十世纪50年代,法国人提出人的耳廓是个倒立的婴儿的观点,并创立了耳针疗法。

耳朵上有很多反射区,平时多揉揉或点点耳朵,发现一些有痛点的地方,就证明你身体的某些地方可能出毛病了。

这时候不用担心,找到最痛的点,忍着点儿疼,使劲儿点按,最好是用按摩棒。一般点按8分钟,在经历刺痛一钝痛一微痛一不痛的过程中,病灶区的痛感就得到缓解了,疾病也就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预防感冒

用拇指、食指相对压迫耳廓上的耳屏,重点按压外鼻、内鼻、咽喉等对应穴位,要求一压一松,用力适中均匀,有一定痛感,每部位做10~30次,双耳交替进行,4~7天为一疗程。

或借助钝头的小木棒或火柴棒,面对镜子,按照耳穴图触压耳廓上的外鼻、耳尖、感冒、枕穴等,以能耐受为度,其它同拇指按摩法。

具有很好的预防感冒的作用,特别对于那些体弱多病的朋友。

失眠

用拇指、食指相对,对压耳廓上的三脚窝、对耳屏、对耳屏后沟等处,重点按压神门、晕点、脑点、失眠等穴位,每部位揉按10~30次,每日2~4次,尤以入睡前最为重要,双耳交替进行,4~7天为一疗程。

或用火柴棒代替手法按摩。此法对于改善睡眠有显著效果,在睡前按压效果尤其显著,往往在揉按中就进入梦乡了。

肥胖症

用拇指、食指相交,对压在耳廓上的三脚窝、耳甲艇、屏间切迹、耳屏等处,重点按压便秘点、大肠、内分泌、饥点、肾上腺等穴位。要求一压一松,用力适中,均匀。每部位揉按10~35次,每日3~5次,尤以饭前、

饭后为主。双耳交替,4~7天为一疗程。

也可对着镜子用火柴棒按压,按压强度以能忍受为度。

痛经

用拇、食指相交,对压耳廓上的三脚窝、对耳屏、耳垂背面外侧部等处,重点按压子宫、卵巢、会阴等对应穴位。

要求用力适中均匀,每部位揉按20~40次,每日进行3~5次,尤在痛时为最好,双耳交替进行。

1.避免到太嘈杂的地方,如歌厅、迪厅。

2.在高噪声的环境下工作,要配戴适当的护耳罩及耳塞。

3.耳朵发炎或耳鸣,要立刻看医生。

4.用耳机听CD、MD、MP3时不要把音量调得太大。

5.耳垢是一种天然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不需特别清理,每天只要清洗耳廓便可。不要以为棉花棒是较佳的洁耳工具,其实这只会将大部分耳垢推得更深入耳孔,形成嵌塞,而棉花球也可能遗留在耳道内。

6.洗头或沐浴时,可用棉花球塞耳,防止污水流入耳道。

7、穿耳洞要防发炎

穿耳发炎,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

一是注意清洁,经常用酒精棉球擦擦;

二是耳环对局部有刺激,可以换一副试试。如果仍不能好,只好先放弃戴耳环,等局部伤口彻底长好后再说。

朱本飞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rtjinchundai.com/zxxg/115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