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到底要不要掏原来这些年都做错了,希望
2025/7/2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在生活中很多人有事没事就喜欢掏耳朵,而且现在掏耳朵的花样也越来越多,左掏右掏掏用棉签,掏挖耳勺挠挠,总之怎么爽怎么掏。
特别是她不经意掏出一小块耳屎的时候,就会感觉特别的舒服,但是掏耳朵这件事情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你不小心就可能会影响到你的听力。耳屎到底要不要掏?原来这些年都做错了,希望你能早一点知道
耳屎是什么?
我们常说的耳屎在医学上有一个十分文艺的名字叫耵聍,是不是感觉这个名字比耳屎要好听很多呢?
耵聍是由耳道皮肤腺体自行分泌出来的一种灰色,橙色或者是淡黄色的蜡质分泌物,同时还会有灰尘和皮屑,它的主要成分为60%的角蛋白,12~20%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醇类,以及6~9%的胆固醇组成。
不同人群的耳屎组成成分也是不一样的,主要分为干性和油性,一般来说干性会比较容易脱落,而油性可能会堆积在耳道中。那么耳屎到底需不需要掏出来呢?
其实耳屎的存在也是有它存在的意义:
润滑保湿:由于耳屎内脂质的存在,油腻的耳屎可以提供润滑作用,防止耳道内的皮肤干燥,避免过于干燥而引起耳朵痒,皮肤烧灼感等等。
保护耳膜:可以避免水滴沙石直接刺激或者是破坏耳膜,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一定的抗菌作用:而使中的某些成分,比如溶酶菌免疫球蛋白等等都会对细菌有一定的抑制和消灭作用,久而久之也会影响到耳朵的健康。
防噪音:我们的耳膜是非常薄的,很容易被强声波阵列,而耳屎就能够起到过滤和缓冲,冲击波的作用。
自洁作用:而道犹自排自洁的功能,大部分人的耳屎可以自行排出,由骨膜中新形成的细胞,从中心通过耳道壁向外推移,并向耳道的入口推移,耳道内的耳屎通过这种传送带一样的操作被运送到出口,咀嚼和下颚运动也能够辅助,而是不断的被运出。总之正常来说耳屎的排出其实没有我们什么事,一般是不需要掏耳朵的。
自行掏耳朵,害处真不小
很多人在掏耳朵的时候都习惯用长指甲用棉签挖耳勺等等工具,其实这样自行掏耳朵,风险可是不小的。
如果用力过猛,就会导致鼓膜穿孔,听力下降,甚至会引发中耳炎。
不过方法不当的话,也会导致耳屎推向耳道深处,形成耵聍栓塞,导致听力减退,压迫鼓膜引起耳鸣,头晕头痛等情况。
用不干净的挖耳勺,长指甲等挖耳多就容易导致耳道的皮肤破损,这样就很容易感染,造成外耳道真菌感染。
耳屎真的会有越挖越多吗?经常挖会分泌越来越多的耳屎,而且新分泌的耳屎可能会由于原来的片状变为碎屑,降低保护耳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