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该不该掏经常掏耳朵的人会怎么样看完危
2025/7/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我们的耳朵里面所产生的分泌物就是耳屎,很多人出于对自己卫生的需求,往往就会定期甚至是频繁地掏耳朵。
不过,从医学上看来,掏耳朵这样的小动作,却隐藏着大风险,如果不是特别需要,还是不要随便挖比较好。
有不少人都说耳屎不用处理,因为耳屎是会自行掉出来的。那么耳屎到底该不该挖?耳屎会自己排出来吗?挖耳屎有什么危害?
耳屎到底该不该挖?
人们掏耳朵的目的大多是为了清理耳屎,医学上耳屎被称作盯聍,是外耳道耵聍腺的分泌物。
耳屎不要经常挖,耳道中的耳屎可以对外耳道形成保护作用,空气中的灰尘一旦进入耳道,耳屎就能粘住它,还能将一些虫子阻挡在耳道外。
外耳道的耳屎在鼓膜前面,可以让声音缓缓传导进去,使鼓膜免受剧烈震动的损害,所以耳屎不要经常挖。
耳道皮肤比较娇嫩,如果掏耳朵用力不当,最易造成外耳道损伤感染而成疖肿,引起耳部疼痛,严重者可致听力减退。
耳垢会自动出来吗?
大部分的耳垢不需要清洁,因为耳朵为了避免在耳道内堆积过多的碎屑,影响听力功能,便演化出一套自清功能,耳垢慢慢自动排出。
在日常生活中,耳屎会缓慢从耳道内向耳道口移动,累积到一定程度时,通过咀嚼时下颌关节的运动,耳屎会不断的脱落排出体外,因此不用担心会堵塞耳道。
经常挖耳垢有什么危害?
1、耳道失去保护及抗菌的作用
耳垢是耳朵的自然屏障层,有保护及抗菌的作用,若经常将耳垢清干净,会让耳道经常暴露在潮湿、细菌、霉菌的环境下,容易引起耳道的感染。
2、耳道受伤感染
使用工具刮除耳垢时,若用力过猛或者不小心受外力碰撞,都有可能会造成耳道受伤或耳膜受损的状况。
3、将耳垢推向更深处
若使用错误方式挖除耳垢,如:棉花棒、手指头等,都可能将耳垢推向耳道深部,导致耳垢堆积,反而更不易排出。
哪些人需要及时清除耳垢
1、有些耳垢栓塞时间过久,耳垢已然相当硬,一般医师会使用软化耳垢的溶剂,如:婴儿油、双氧水等,使耳垢软化后再予以清除。
2、一些先天油耳体质的人,会分泌一种不容易排出、蓄积在耳朵里的油性耳垢,比较会造成耳道阻塞发痒,影响听力,需及时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