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暴自弃三年不说话,埋怨父母包办婚姻毁他
2025/3/1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文
小酒杂谈
孩子生下来,将她养大成人中,父母的期盼随着在孩子身上的付出和投入而不断增加,由最开始的希望孩子平安健康,到后来希望孩子学习好还要懂事,长大以后要会挣钱还要知道孝顺爹娘。
也许就像人生这段旅程,有的人走着走着就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在物欲横流,相互攀比中逐渐迷失自我。
01
李先生和老伴已经年近花甲,这个本该儿孙膝下承欢的年纪,老俩口却是有苦难言,他们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已成家立业,不需要老两口太过于担心,现在最大的问题就出在二儿子小强身上。
小强已经35岁了,他把自己关在家里也已经好几年时间,不跟家里任何人说一句话,平时吃饭也不下床,都是母亲王女士给他端到床前,甚至有时候即便把饭端到面前,小强也拒绝吃,李先生不知道倒掉多少次剩饭。
儿子这样封闭自己让李先生夫妻俩很无奈,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来开导,希望不管怎样儿子能跟他们说说话,可无论怎么努力,小强压根不搭理他们,用李先生的话说现在儿子把自己弄的像个“鬼”一样。
王女士表示小强在7岁那年,由于她的疏忽导致儿子听力有些受损,耳朵有点背,而且常年耳鸣,有时候会产生交流不通畅等问题,所以长时间导致他产生强烈的自卑,在封闭自己之前,小强也曾外出工作,但是外出打了几个月工他就不想干了。
在小强的卧室,母亲王女士和父亲李先生正在试图将他拉起,可是小强的态度却十分反感,手里握着手机完全不理会。
看到儿子这样,李先生强行将他手中的手机抢走,然后他们再次试图将小强拉起来,看到父母不肯罢休,小强突然爆发,他冲母亲吼道:“你觉得你是为我好吗?我觉得没一点意义。”
王女士看到儿子开口的指责,哭着慌忙解释说看到小强现在这样她心里实在难受,如果小强觉得父母哪点做错了,他们一定改正,只要他不再这样消沉,父母做什么都可以。
可是小强对母亲这样的关心一点都不领情,他再次吼道:“你难受吗?你一点都不难受,你是因为把我养这么大难受的吧,你其他的呢?你哭什么哭?你没错,你跟我爸都没错,养我跟养个狗一样,养个畜生一样,你关心过我什么?这一年当中你跟我说话,我一个字都没听清过,你都没有问过我到底能不能听清?我现在不在乎了已经。”
看到儿子开口就是指责,王女士情绪有些失控,她激动地表示这是太高兴导致的,虽然儿子是在指责,但是好在他开口说话了,她与老伴努力几年也没有成功让小强说一句话。
看到小强对父母的满腹埋怨,调解员对小强说:“刚才你说不想跟你母亲说话,我想肯定是你妈妈做的有很多方式或者方法让你不能接受,而且你刚才也说她老是不把你的话当回事,现在我们大家想听听你的心声,看看你心底到底是怎么想的。”
“每一个年轻人都是自己的理想,可是为何你天天躺在被窝里这么压抑自己?我觉得其实你心里也并不好受,你肯定也不愿意这样过接下来的日子。”
听到这样一番劝说,小强沉默片刻说出了他压在心底三年的话,他表示几年前他的亲戚曾给他介绍了一个姑娘,当时他本人没有过多的想法,也不愿意与这个女孩结婚,但是父母和家里亲戚轮换劝说,强行让他跟那么女孩结了婚,到现在他都不知道父母到底图什么。
小强激动地质问父母说:“你们到底图个啥?就图人家要彩礼少是吧?随便找个媳妇就让我成家了?”
由此听来,小强两年多以来压抑自己,是跟他的婚姻有关,听到儿子这样说,李先生表示当初小强结婚的时候,他们确实并不了解对方,婚后女方医院,他们家里人才知道对方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后来女方在家里又犯了病,被她的父亲带回家没几个月就去世了。
而说起给儿子介绍的这个姑娘,王女士也十分无奈,她表示当时真没有仔细了解,不然她也不会同意的,当时介绍人是小强的亲姨,介绍的还是小强的姨本村的姑娘,也正是因为是小强亲姨介绍的,他们才放心没有做任何打听。
女方去世后,让原本就自卑的小强内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开始封闭自己,不愿意再跟父母多说一句话,在他看来,父母就是看他有缺陷,只是随意给他结个婚就行,从来就不关心他到底愿不愿意。
期间,王女士也曾试图多次劝解儿子,她跟小强举例说有多少比他强的,有本事的婚姻都失败了,现在的社会,自己走自己的路,不要想那么多没用的,而且因为儿子耳朵背,每次她都是趴到小强的耳边大声劝说,可是丝毫不起任何作用。
现在的王女士已经筋疲力尽,她表示小强现在都成了夫妻俩最大的心病,因为他,她每天都失眠,实在想不出孩子为何成了现在这个模样。
也正是这次小强说出自己内心的委屈,她才知道儿子的真实想法,她走到小强的身边道歉:“妈错了,我做主了,这点我错了,我后悔死了。”
看到母亲这样的态度,小强承认当时父母对女方的病并不知情,可是父母当时也是有自己私心的,他们就是图对方要的礼金少,就图对方陪送一辆电动车。
说着这些小强委屈地哭了起来,他说:“因为这事儿,很多人都在笑话我,你们都跟耍我一样,看中人家陪嫁一辆电动车都结婚。”
看到小强对这事儿迟迟不能释怀,调解员也认为即便小强耳朵有毛病,但是作为父母这样包办婚姻难免太过于草率,让小强觉得父母虽然给他娶媳妇了,但是找了个这样的媳妇就是为了少花点钱,再草率地赶紧把婚事办了父母的责任就尽到位了,实际上也正是他们的专制把小强弄到不上不下,不死不活的状态。
此时小强也说:“现在你们说什么我都不在乎,我连我自己都不在乎了,早就放弃自己了。”
看到孩子还是不愿意原谅自己,王女士再次向儿子道歉,她说:“妈做错了行不行?我做错了,你就当我老了糊涂了。”
02
可是看到一直道歉的母亲,小强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他再次抱怨道:“你一直说这句话你让我老了咋办?从小到大你们把我当一家人看了吗?我连外人都不算。”
看到小强不依不饶,调解员认为之前的事情不管对与错都无法挽回,现在既然掀过去这一页了,以后都不要再去考虑和计较那些事情了,哪一个做父母的都不会把自己的孩子看成傻子,现在小强最应该做的应该是怎么样把接下来的下半生过好,而不是一味地埋怨。
只有重新振作起来,走出去,才有机会可以再娶媳妇的话,婚前多了解一下,自己的幸福把握在自己手里。
可是调解员的话对于现在的小强来说一点都听不进去,他还是埋怨父母根本就不在乎他,更不在乎他们说的话自己是否能听清。
可是之前小强的父母说过,他们曾经给小强买了助听器了,现在他又为何埋怨父母说的话他根本就听不清呢?
说起买助听器的事情,小强显得更加气愤,他表示刚开始配了一个,他带了一年多感觉挺好的,于是他央求父母再配一个,父母虽然也同意了,但是重新买了一个以后,他发现两个助听器听起来声音不一样,可母亲当时根本就不关心他说的任何话,只是敷衍地让他凑合着带。
母亲无心的一句话让小强内心赌气,他感觉长这么大,不论自己说什么父母都是无所谓的态度,让他感觉自己永远是家里不受重视的那一个,从小到大在家活得都没有地位。
看到小强这样,调解员对王女士说:“刚才小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他感觉自己是个傻子,心里他一直都有严重的自卑感,如果一个助听器就能让小强当时振作起来,为何父母要这样敷衍,不能满足他呢?”
而王女士解释说因为两个助听器不是一起配的,而且他也明确说过想换助听器的事儿,所以她就没有在意,现在她也是刚从小强口中得知助听器的事情,如果小强愿意,她完全可以再给儿子买一对儿新的。
可是听到母亲这样说,小强依然无动于衷,他直言现在与父母的关系已经不是一个助听器就能解决的了。
03
看来小强要么对于之前的事情还不能释怀,要么心里的委屈还没有说完,他也想趁此机会将心里的话一股脑都倒出来。
他再次跟母亲说:“你们俩儿子,从小到大要是干活你都是让我干,都不叫老大干,即使他干了也是干一会儿就跑了,你们就一直指使我干,你们都不想想我心里平衡吗?从小到大家里的啥活儿,家务活都是我干活,你们觉得我想干活吗?我可开心吗?”
作为父母,手指虽有长短,但是受伤一样的疼,看来老俩口对待兄弟俩确实不一样,不然小强也不会感觉父母这么偏心。
而王女士也承认小强从小确实干活比哥哥要多,平时不管做饭还是其他事务,只要父母交待好的,他做得都非常好,虽然他性格内向不爱言语,但是心里想得比较多,做事也认真细致。
而且她也从来没有对小强这方面表示过认可或者口头上的赞许,反而因为他做事做得好,家里忙起来都指望着他,王女士一直都没有发现,在这方面儿子已经在心里堆积了诸多不满情绪,她也表示自己是无心之过,接下来只要儿子愿意,她可以做出改变。
可是要想改变母子关系,打开小强的心结,让他重新回归家庭和社会,只靠母亲一人改变显然是不可能的,于是调解员对小强说:“你说的这些事情其实也表明你内心敏感,这些事情虽然有一部分是事实,比如你母亲让你干很多活却不让哥哥干,那是不是还有一部分是因为你内心过于敏感导致的呢?”
“你在人生中大好的年华,每天躺在床上,现在你的家人都在试图帮助你,要是你一直拒绝,别人做再多也无用,所以最终能救你的还是你自己。”
小强听完一直沉默,王女士也再次走到他身边,对小强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她说:“你跟你哥性格完全不一样,他会说,油嘴滑舌的,他就是那样的人,虽然你话不多但是心里边你比他强,你哥哥没有你心细,我什么时候都没有忽略过你,只不过我有时候说话不好听,今后你有任何想法,只要你说出来,父母什么都支持你,你想开些,妈妈任何时候都不会抛弃你的。”
这次王女士说完,小强并没有反驳,看得出来,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母亲的话他一直在认真地听,通过他最后的表现也相信他听到了心里了,现在需要给他一点时间让他独自冷静一下,毕竟他已经三年不跟父母交流,今天开口即便是抱怨也是一个好的开始,只有让他把委屈全都发泄了,才能慢慢打开心结。
看到已经很心满意足的王女士,调解员则有另外的一些看法,她看到在整个过程中王女士更多的是跟儿子道歉,一直跟小强表达的是她做错了,在调解员看来,现在王女士已经60多岁,给了小强生命也将他养大成人,虽然有错但是不能给小强一种完全是父母错的感觉,而且现在非但没有享受到儿子的孝敬反而每天伺候着他吃喝,还要在儿子面前一直认错,也恰恰说明王女士还是没有意识到小强真正在意的是什么。
矛盾不是她选择一直低头就能化解的,王女士在关心小强生活的同时更多的应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