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听力耳部按摩三大妙招
2017-9-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人们常用“耳聪目明”来形容一个人的身体好,为什么耳有如此功效?因为耳部与全身经络有密切联系,当人体内脏或躯干患病时,就会在耳廓上一定的部位出现反应,如压痛、导电量增加、形态与色泽的改变等,这些出现反应的部位叫耳穴,又叫反应点、压痛点、敏感点。
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区域,称为耳区。它的分布有一定规律,象一个头部朝下,臀部朝上的倒置胎儿,具体表现为: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及其邻近处;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内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消化道相应的穴位在耳轮脚周围呈环形排列。
按摩三大法:
1、点按法:可用专用的细按摩棒,或用食指、拇指掌侧指端代替。
取坐位或仰卧位,按摩者一手持按摩棒对准穴位,另一手扶持耳廓,并将食指指腹置于耳穴相应的耳背部位,抵住按摩棒头,两手配合进行点按,或将拇指、食指指端相对,对准穴位进行点按。
点按力由轻到重,一压一松,节律均匀,以能耐受为度。每穴每次按压2分钟左右,以局部有胀痛感为宜。此法可治疗各种疼痛性病症。
2、搓摩法:患者取坐位或卧位,按摩者或患者本人将食指屈曲,置于耳廓前面相应的穴位,拇指指腹置于耳廓背面相应的部位,并给予一定的压力,上下或左右反复搓摩,以耳廓发红并有热感为度。
如搓摩耳廓正面穴位时,拇指指腹按压在耳廓背面相应部位,食指屈曲,以食指桡侧或拇指指腹从上到下搓揉。此法能使多个穴位同时受到刺激,常用于慢性病的辅助治疗和保健疗法。
3、提捏法:患者取坐位,医者或患者两手同时提捏两侧耳垂,每次提捏20~30下,每日1~2次。
临床显示,耳廓形态、色泽的变化与疾病有密切关系,表现如下:
1、耳廓厚而大,为形盛,表明脏腑气血旺盛,提示人体健康无病。若耳廓瘦薄,是形气不足,多属虚症。
2、廓色泽红润,为健康之象。耳轮鲜红者属热;红赤者属风热。耳背脉络红赤,多见于小儿麻疹、痘疹;若是成年人则多属湿热病毒。耳面脉络红赤属肺虚挟邪,或心脉淤滞。
3、廓色白而薄,表明肺肾虚弱,提示人体气血不足。若耳廓色青黑,且耳轮干枯,是肾阴亏耗的征兆。耳轮焦干枯燥,提示人体肾虚消渴。
4、耳廓发黄、色泽鲜明为黄疸或湿热征兆。若色泽晦滞为淤热;色黄且痛,为黄耳伤寒。
5、耳轮甲错,耳廓上出现淤斑或淤点,多因腹腔内淤血,或因肠道有肿瘤,或因久病微循环发生障碍等。
由此可见,耳是健康的“晴雨表”,通过耳能知病。
因为耳廓神经末梢分布丰富以及血循环较差,如使用耳针、耳穴注射及埋针等方法,不仅会给人们带来疼痛,而且可能因为消毒不严或埋针时间过长,极易造成感染,导致耳廓软骨坏死,耳廓畸形。因此目前普遍推崇耳穴按摩法,它安全简便,可治病,可健身,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疗法。
小贴士此法可用于治疗头部疾患,并有明目聪耳、美容作用。使用耳穴按摩,必须根据自己身体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耳穴和按摩方法,并持之以恒,才能达到防病治病的功效。
在实际应用时,要注意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各种疼痛性疾病,如炎症性疼痛、外伤、手术后的疼痛、肿瘤及神经性疼痛等;一些慢性炎症性疾病,如慢性胃炎、肠炎、慢性腰腿痛等;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鼻炎等;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的病症,如失眠、神经衰弱、月经不调、闭经等。
禁忌症
耳穴按摩一般比较安全,没有绝对的禁忌症,但要注意有些情况:如急性病症不宜单用耳穴按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耳廓有明显炎症或损伤者,如湿疹、溃疡、冻伤破溃者均不宜按摩。
来源:网络
定期走访社区、给大家讲解护耳知识是听觉有道一直都在坚持做的事。
在听觉护理专家的带领下,社区老人们都跟着学习护耳操。
在此,听觉有道呼吁更多的人一起加入到护耳行列中来!
让我们一起从护耳操开始,关爱耳部健康!关爱身体健康!
爱耳护耳,应争朝夕!听觉有道全国连锁服务机构专业温暖的听觉护理专家、贴心完美的售后服务呵护您的听觉健康,让您听见花开的声音!
花/开/有/声
听觉有道全国助听器服务--
客服中心:-0746
听觉有道:亦医亦教、亦商亦善,关爱常伴!
有耳语的地方,就有我们听觉有道!
花开有声|听觉有道
听/到/花/开/的/声/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