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乱采深圳连发蘑菇中毒1死6伤丨这些
2017-7-2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深圳连发蘑菇中毒
经历多日潮湿天气后的深圳终于迎来春暖花开,剧毒的种子却早已在山野草丛间滋生长成。白毒伞,一种外表白嫩肥美的野生蘑菇,却是广东人闻之丧胆的冷面杀手,去年以来已经夺走许多人的生命,进入三月以来深圳已经有7人因误食白毒伞而入院治疗。
14日下午,在石岩一家人力派遣公司上班的付女士等4名同事去福永凤凰山爬山,途中采了一小袋“白色的蘑菇”,带回家中煲汤,导致4人中毒,其中一人目前还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记者在凤凰山上看到了致使4名工友中毒的蘑菇
看着白嫩水嫩的
集体踏青误采毒蘑菇
“看着白嫩水嫩的,挺招人喜欢”,46岁的付女士回忆说。她是公司食堂做饭的阿姨,当天下午公司休息,自己和公司的司机王师傅、两名女同事干女士和周女士四人去凤凰山玩,在路过一条山野间踩出来的小路时,他们遇到了这些蘑菇。
几个人采摘了一小袋,大约半斤左右,傍晚回到公司饭堂后烧汤喝了。当晚大家玩得比较开心,炒了几个菜,四个人顺便把这道“野蘑菇”做成的汤喝了个精光。
周女士是四人中最年轻的一位,今年28岁,她喝了三碗。付女士喝了两碗半,37岁的司机王师傅因为正值壮年,被“特别照顾”给了大碗喝汤,他连喝两碗。
最幸运的是38岁的干女士,大家回忆说,不知为何,她并没有对野蘑菇汤表现出太多兴趣,看着大家喝,她象征性地喝了半碗。
当晚大家都没有任何症状,也没人想到会有异常,但噩运从第二天早上开始陆续降临:王师傅早上六点多开始上吐下泻,头晕难支,去医院检查。另外三名女同事,发作时间稍晚,两名喝得较多的女士上午八九点钟开始出现症状,而另一位喝最少的干女士,则一直到下午才出现症状。
做10次透析才能将体内的毒素排干净
面对巨额医疗费一筹莫展
4名采食蘑菇中毒的医院住院,其中一患者还在重症监护室观察
根据手机中拍摄的蘑菇照片,医生告诉他们四人:食用了危险的有毒植物“白毒伞”,随后医院急诊科继续治疗观察。最早发作的王师傅亦是病情最严重的一个,医院ICU治疗观察。前日下午,王师傅刚刚做完第一次血液透析,费用超过1.5万元,“医生说明天要继续做透析,可能要做9-10次,这样至少也要花费20万。”王师傅的妻子首女士面对巨额医疗费一筹莫展。
在中毒事件发生后,王道武所在公司为他们4人打来2万元,公司内部同事又为他们捐款2万多元,但这仍然不足以支付他们的医药费。
不过医院得到最新消息:包括王师傅在内的四人情况已经出现好转,“他们的问题主要是肝中毒比较严重,目前已经得到控制。”该院急诊科相关负责人透露。
记者回访凤凰山仍可见白毒伞
随处都有禁摘蘑菇的告示
昨日下午,记者重访凤凰山森林公园,在公园内的半山腰上,依旧可以找到致使王道武等人中毒的蘑菇白毒伞。
经工作人员现场辨认,这种蘑菇学名为白毒伞,毒素含量极高。蘑菇上毒素对人体肝、肾、血管内壁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极为严重,可致使人体内各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死亡率高达95%以上。在凤凰山上,随处都可以见到各类劝阻市民禁摘蘑菇的宣传告示,山上的广播里不时也有语音提醒市民不要采摘蘑菇。
统计2年4人误吃毒蘑菇死亡
两天前才有父子三人被毒倒
记者统计近两年来发生在深圳的毒蘑菇中毒事件,在两年的时间里,深圳至少发生4起误吃蘑菇中毒的严重事件,造成13人中毒,其中4人医治无效死亡。
而王师傅等人采摘白毒伞回家煮食的时候,他们根本不知道2天前在同样的地点已经有人给他们作出过“示范”:3月12日,深圳市民罗某父子三人一同前往宝安区凤凰山自采野生蘑菇,食用后中毒送医,目前两名孩子1人死亡1人仍然病危。
而在去年初,记者就报道过类似的事件:光明新区一对外来务工夫妇在攀爬梧桐山时采摘野蘑菇,回家食用后中毒,次日病发,住院一周后陆续不治身亡。
事实上,广深两地媒体已经多次报道过深圳、东莞和广州三地的“白毒伞”中毒事件,几乎每年都有死亡悲剧发生。但媒体频繁的报道提醒,依然未能阻止事件发生。
“我们年纪大了,又不会上网,没看到新闻,也不知道毒蘑菇是长什么样。”46岁的付女士在病房里叹气,身边年轻的女儿正在给她梳头。事情发生这几天,她每天没胃口吃不下饭,每天拉肚子无数次,只能喝白粥度日。
事实上,他们在煮食野蘑菇之前,也曾有过担忧,有人提议用大蒜一起煮可以鉴别是否有毒。“记得乡下都说如果大蒜变黑了,就是有毒。”付女士回忆,当时煮了汤后依然清澈,大家就放心地喝了个精光。
提醒大蒜辨毒无科学依据
广东著名的毒蘑菇专家、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中心主任李泰辉去年接受媒体访问时就表示,这些民间流传的辨别野生毒蘑菇的方法并没有科学依据,轻信并实践这些方法,反而是造成误食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获得的统计数据显示,从年以来,广州及周边的东莞、深圳等地区已发生近80起毒蘑菇事件,中毒人数达人,其中43人死亡。而致命白毒伞的致死率最高,在上述死亡的43人中,95%为误食了致命白毒伞。
李泰辉教授此前曾提醒,回南天以后到4月都是毒蘑菇的生长旺盛期,特别是有黧蒴树生长的地方容易生长毒蘑菇。而有毒与无毒之间的蘑菇有些非常相似,难以辨别。“比如致命白毒伞(又名致命鹅膏菌)就与市面上的平菇颜色一样,只是形状稍有不同,一般老百姓很难区分。”
卫生部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该年度全国食用有毒动植物和毒蘑菇死亡人数共人,占全部食物中毒死亡人数(人)的61%,其中半数以上是误食毒蘑菇致死;而对中毒患者的调查表明,他们中的多数并不是不知道毒蘑菇的存在,而是在采食蘑菇时受到了这些辨别方法的误导。
贴士认识一下常见毒蘑菇
黄粉末牛肝菌(俗名:黄蘑菇)
网孢海氏牛肝菌(俗名:红牛杆菌、见手青)
淡红毒鹅膏(俗名:白毒伞)
赭鹿花菌(俗名:赭马鞍菌)
叶状耳盘菌(暗皮皿菌,毒木耳)
辨毒蘑菇有误区不要轻信网上的说法!社会上流行的下列说法均存在认识误区,不能有效避免毒蘑菇中毒:
一、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二、长在潮湿处或家畜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三、蘑菇跟银器、生姜、大米、生葱一起煮,液体变黑有毒,颜色不变则无毒。四、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的蘑菇有毒。五、生蛆、生虫的蘑菇没有毒。中毒如何急救
一、催吐。立刻饮用大量的温开水或淡盐水,然后采取催吐措施,以尽量减少毒素的吸收;
二、发生毒蘑菇轻微中毒症医院救治。因为消化道出现的症状可能很短暂,并在1-2小时后能得以缓解,但内脏损害和溶血反应可在6小时或更长时间后发生。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进一步诊断治疗。
注意!这些“毒”食物或致命!除白毒伞外,发芽的土豆、青番茄等等也会致中毒↓↓戳图识别,扩散!
(来源:深圳晚报、南都)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