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熟知的保健常识真是错的吗丨经典珍藏
2017-1-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日常生活中大家口耳相传的保健知识,有哪些是错的呢?
误区1:发烧时应该冷却额头?发烧时,冷敷也是有学问的哦。
点击查看应该冷敷什么部位很多人患上感冒发烧以后,就会用冰凉的毛巾或者其他的东西冷敷额头,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额头上并没有相对比较粗的血管,无法有效达到退烧降温的效果。
那么降温时应该从哪些部位入手呢?
选择脖子的两侧、腋下等,在这些地方冰敷,降温效果会比额头更好。
误区2:“饭后用药”就是吃完饭后马上用药?只有良好遵守用药时间,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功用。
点击查看用药时间说明“饭后用药”并不是指吃完饭后马上吃药,而是指吃完饭后约半小时再吃药。饭后立刻吃药,药物会和食物混在一起,以糊状形态被运到小肠,无法发挥作用。
饭后半小时再吃药,此时食物的消化已基本结束,胃酸的量也相对较少,药物中的成分也能顺利被吸收。此外还需注意:
“饭前用药”指的是吃饭前半个小时左右
“饭中用药”则指的是相邻两顿饭中间相隔的时间
误区3:食品添加剂有害身体健康?在不少消费者的印象里,添加剂猛于虎,一说添加剂就想到“三聚氰胺”、“苏丹红”这样的东西;只有“零添加”才是最健康的。真是这样吗?
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并非所有的添加物都是有害的,而且,很大一部分符合食品卫生规范的添加剂,只要属于限定基准范围内就是合理的。
点击查看食品添加剂包括什么大多数人都认为食品添加剂是人工制成的物质,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
世界各地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定义说法各异,这里就分享一下我国的吧: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和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其实,食品添加剂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大可不必闻之色变。如维生素、氨基酸、柠檬酸等食品天然含有的成分,也属于食品添加剂的范畴;做豆腐的时候用的卤水、做梅干时用的紫苏叶也都是食品添加剂的一种。
误区4:为了健康应该食用植物油?植物油虽好,均衡才最重要。
点击查看脂质的类型一般情况下,脂质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两种,而后者又分为一价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价不饱和脂肪酸。
植物油中所含有的多价不饱和脂肪酸易酸化,酸化之后容易使损伤细胞,使细胞衰老,从而导致生活习惯病。
专家建议,在饮食的时候最好是将饱和脂肪酸、一价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价不饱和脂肪酸按照3:3:4的比例进行摄取,这对身体是最好的。因此,不能特别偏好某一种油,而要鱼、肉、植物油三者进行平衡搭配。
误区5:受伤了就贴创可贴?医生指出,创可贴并非什么创伤都可以贴上去,它只适用于创伤较为表浅、伤口整齐干净、出血不多而又不需要缝合的小伤口。
由于创可贴的吸水性和通气性较差,不利于创口分泌物和脓液的引流,细菌容易生长繁殖,所以,遇到以下情况时就不能使用创可贴:
点击查看创可贴不适用的伤口创伤严重、伤口有污染者,医院进行治疗。在清创处理以前,不可使用创可贴。
创面不干净或伤口内有异物时,不能直接用创可贴一贴了之,应先清创或取出异物后再做消毒和包扎。
深而窄的伤口,如铁钉误伤手指、脚趾时,不能用创可贴包扎。止血后应当使伤口暴露,以防厌氧菌如破伤风菌感染伤口,必要时(如铁钉、刀口生锈)还应注射破伤风血清等。
水、火、烫伤后出现的破溃、流水也不能用创可贴来贴,以防分泌物引流不畅而继发感染。
对皮肤轻度擦伤、仅有少量出血者不必使用。
已污染或感染的伤口,创面有分泌物或脓液的伤口也不能使用创可贴。
另外,使用创可贴时应注意:
首先检查一下伤口内是否留有污物,有异物必须先将伤口清理干净再贴上创可贴;
创可贴打开后,应避免污染药面;
贴上后,伤口周围要保持干燥清洁,不能沾水和污染,遇到创可贴浸湿后应立即更换。
误区6:进行有氧运动燃烧脂肪?“想要消除体内脂肪,就必须进行持续20分钟以上的运动”——这是不少减肥爱好者深信不疑的金科玉律。其理论根据是:运动的不同时间内,人体使用的能量来源是不同的。但最近的研究成果已经推翻了这条“定论”。
点击查看最新研究成果最近的研究成果认为,分数次进行的短时间运动,对减轻体重、降低血压也具有效果。基于最近的研究结果,有关有氧运动的运动指南也做了相应的更改。
美国心脏病协会(AHA)、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在最新的指导方针中也积极倡导较易进行的段时间运动方法,认为不需要进行“以前所提倡的20-60分钟持续运动”,而只需要“每天进行3次10分钟的运动”即可。
虽然知道运动锻炼的意义,但因为“必须持续20分钟以上”而远离运动的人,根据上述新的指导方针,可以更轻松地开始进行运动练习了哦。
北京治白癜风的好医院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