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儿童中性粒细胞减少那些事
2024/9/1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电话 https://m.39.net/pf/a_4476534.html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碰到儿童血常规显示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情况,有的孩子发热,有的不发热,家长看到报告单上面上上下下的箭头,一头雾水。尤其是听医生说中性粒细胞减少容易发生严重感染,就更担心孩子了。今天就聊一下儿童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问题。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是人体内数量最多的白细胞,占成年人白细胞的40-75%,其主要功能是吞噬作用。中性粒细胞变形游走能力和吞噬活性很强,当细菌入侵人体时,中性粒细胞可以游走到病变部位吞噬细菌。同时,其细胞内含有大量的溶菌酶,能将吞入细胞内的细菌和组织碎片分解,从而避免感染在体内扩散。
显微镜下的中性粒细胞一、儿童中性粒细胞的正常值是多少?
儿童在出生后4-6天到4-6岁,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低于正常成人,通常占白细胞的20%-40%。此时如果儿童白细胞总数正常,没有发热和感染的表现,属于正常情况,不需特殊处理。随着儿童进入青春期,中性粒细胞比例会逐渐接近成人。
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分级
中性粒细胞减少指外周血的中性粒细胞低于1.5×10^9/L,根据数值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1.0-1.5×10^9/L,中度是0.5-1×10^9/L,重度是<0.5×10^9/L,重度也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三、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感染部位
感染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常见的部位有咽喉炎,牙龈炎,口腔溃疡,中耳乳突炎,肺感染,皮肤感染、尿路感染,肝脓肿甚至败血症。
四、哪些儿童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会引起严重感染?
1、短期内中性粒细胞迅速下降;
2、中性粒细胞重度减少;
3、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长;
4、骨髓生成中性粒细胞减少比外周血粒细胞破坏多引起的粒细胞减少更容易感染;
5、合并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或免疫球蛋白减少,导致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缺陷(如应用免疫抑制剂);
6、机体黏膜屏障损伤,如化疗损伤消化道黏膜;
7、以前的感染未完全清除。
五、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常见原因和少见原因
感染是最常见的急性儿童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常见的是病毒感染:如呼吸道和胞病毒,水痘病毒,流感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EB病毒等。
其次是药物,常见于治疗各类肿瘤的化疗药物、靶向药物,还可见于半合成青霉素类、解热镇痛药物、磺胺类和抗甲状腺药物等。药物相关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通常和患儿服药有明确的时间先后关系。
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也是儿童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常见类型。中性粒细胞减少与抗中性粒细胞特异性抗体导致中性粒细胞破坏有关。由于这类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是由外周血免疫反应破坏造成的,其骨髓大多增生正常,粒细胞多发育停滞在较成熟阶段,具有抗感染的功能,所以一般感染不严重。
最后一大类就是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也是家长们最担心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类型,因为这类疾病可常由基因缺陷和突变导致,缺陷基因还可能遗传。但这类疾病发病率很低,多在十万分之几,所以患病机会与病毒感染导致的粒细胞减少来说很小。由于这类疾病骨髓生成中性粒细胞缺陷或障碍,所以感染常常迁延不愈,而且容易出现反复感染、严重感染,部分类型还可能逐渐发展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以下是常见的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基因突变类型。
常见的致病基因六、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治疗
根据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因不同,可以针对性的治疗,如给予抗感染、抗病毒治疗,停用可能引起粒细胞减少的药物,或者是给予免疫抑制剂来治疗免疫相关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对于大多数中性粒细胞减少患儿,还可以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来刺激粒细胞的生成、释放,来降低感染风险。对于对G-CSF反应不佳、反复发生难以控制的感染以及出现血液肿瘤恶性疾病转化的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儿,可以考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