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你变美的人,心都可黑了
2022-4-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这是Spenser的第篇文章
最近,一些0基础的医美手术速成班被曝光。
比如一期微整全科班,学费,6天时间,不仅教你医美营销、谈单技巧,甚至包含针剂注射类的课程。
原来穿白大褂的不止是医生,还可能是死神来了。
新闻下面还有好多人留言说:
我朋友圈有个人在酒吧上班,突然有天就变成医美的“医生”……
医学生真的不容易,本科加硕士加实习,学了快十年,没想到别人几天就实操……
作为自媒体圈帅哥排不上名的叔,我要严肃地说说,确实该整治了啊。
1
商业的最大忽悠,就是收窄成功门槛
这几年,因为整形出事的人越来越多。
疤痕增生、皮肤局部坏死、智力降至婴儿期……
甚至因为整容发生意外直接丧命的例子,这几年也明显增加。
所以啊,整治医美行业,是真的在给更多爱美的普通人,一条活路。
想起之前在朋友圈看到过一个吐槽:
我在某城市公交站牌的医美广告,一个纤瘦女人的背影正在通过一扇窄窄的门,配文:成功的门自然要窄一些。是不是几百年前宣扬裹脚的时候,图上要放一个只有5厘米宽的阶梯,配上文字:通往成功的道路自然要窄一些?合着成功是啥,都被你医美行业给定义完了。
但在整个过程中,有个真相是多数人忽略的。
如果成功的门槛仅仅是十几万的整容费,那么这个世界的人早就都成功了。
2
漂亮,被商人做成了生意
成本低赚钱多,医美都给占了。
乱用假药这事,已经屡见不鲜,再加上效果周期性,赚你个几十万不成问题。
那些让你脸变漂亮的人,心都可黑了。
几个月前,我听过一个做地产的大佬分享商业逻辑,然后就提到自己的一些计划。
医院合作投资医美行业,专门针对年轻学生,全方位容貌打造,改变人生。
有人就问他,既然都是学生,怎么负担的起呢?
他说:“我们可以提供借贷,会有家人帮助还款的,更何况,人变漂亮了,还怕没有人愿意帮忙还么?”
以前咱们都说,没本事只能靠脸吃饭,但是现在,反而是那些有学历有能力的女孩子,更加容易对外貌产生焦虑。
为什么?
因为恰恰是这一类人,会把工作、社交、情感上的不顺归结于外貌。
想一下,如果是一个高中都没读过的女孩子,当她在社会上遭到歧视时,学历一定是心中最深的刺,她不会有很大的消费欲望要通过容貌去改变命运,也负担不起。
原本社会就存在容貌焦虑问题,加上这几年从抖音到小红书,放大了“漂亮”带来的优势。
于是,高知们的思想成熟度,帮助她们很快理解社会对于容貌的重视程度,思考出对自己未来最有力的方式,再用极强的行动力执行。
漂亮,被商人做成了生意。
3
你本来就很美,不用靠医美
记得许知远在吐槽大会上怼张大大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审美的偏狭,是一种智力的缺陷。
如果说10年前的整形,很多人还是基于某些外貌缺陷的改善,那现在,审美标准本身,就变得离奇。
比如今年流行的“精灵耳”,往耳朵里打玻尿酸,延长耳廓,从视觉上营造脸小的效果,我寻思这不就是“招风耳”么?
还有那个什么小腿肌肉阻断术,为了“永久”瘦小腿,切断小腿一些不重要的肌肉神经,让肌肉自然萎缩。
天呐,我因为痛风做个关节手术,都疼得要死要活的,居然有人主动切断神经。
叔并不反对整形这件事,但是医院。
当然,能不动刀还是不动刀。
毕竟我也是上过手术台的人,躺在那的忐忑,真难忘。
如果你对自己的外貌焦虑严重到回避社交,那可能是生病了。
研究发现,体象障碍是一种精神类疾病,基本感知功能正常,但对自己身体部位的关系认识障碍。
说人话就是,自己不丑,但总觉自己丑,这里丑那里丑。
这种病情不会自动得到缓解或解决,哪怕选择了医美,据统计,只有3.6%的人感觉自己的病情有所改善,绝大部分的人对药物会诊或手术不满意。
所以,你可能更需要的是,了解真实的你的样子——
那就是真实的你自己。
哪怕普普通通,也没什么不好。
比如,当你有很多异性朋友的时候,不会有人觉得你是海王或者绿茶,哈哈哈。
相信我,你本来就很美,不用靠医美。
希望咱们每个人都支棱起来,做一个自信的人。
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