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网络与新媒体的关键概念盘

2021-4-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北京雀斑权威医院 http://m.39.net/pf/a_8714477.html

现代似乎很流行给普通词语加个前缀“后”来形容这个词语在当代发生了较大变化,产生了新的特点,例如,后现代,后冷战,后真相,后秩序,后西方,后工业化,后殖民等等,今天来讨论一下其中一个年龄还很小的词“后真相”,英文是post-truth.

1

为什么是”后“真相

关于后真相和post-truth本身,夏莹教授有自己的见解,“后(post)被附加在“现代主义”之前所构筑的“后现代思潮(post-modernism)其本意指一种彻底的思想断裂,同时也遗憾着面对这一思潮之观念的迷茫,但这一命名方式让以此方式命名的思潮都带上了理论的原罪:即所有附带post的明明都与“无可命名”的非确定性相关联。

Post的命名方式是我们试图将新事物纳入到旧的解释系统之内的有效方式,尽管无法忽视这一新事件集合带来的新的境遇,但这一命名结果让我们在面对相关新事件时采取否定态度。其次post-truth直译应为“后真理”,我国学界讨论时转译为“后真相”其实包含对“真”的诉求层面发生了转换,真理不是真相。但牛津词典的解释形容的是客观事实被人的主观情感所干扰,这样看中文转译又很准确。

所以命名的错位来自英文表述,对于特定情景的描述,是真相但是用词却是truth真理。这一概念的流行是因为年两个黑天鹅事件,从事件中我们看到的是客观事实的消逝。所以与其说我们进入后真相时代post-truth,不如说我们进入了后真实post-facts,后客观post-objective的时代。

2

”后真相“文献”数“读

通过在知网,Taylor&FrancisOnline,SAGEJournals搜索关键词,发现与“后真相”和“post-truth”相关的文献大多是发表于,,最多,在此之前几乎没有相关文献。”后真相“的概念虽然是年流行起来的,但是在西方它的诞生最早要追溯到年SteveTesekkür在《Nation》上发表的一篇文章《Post-truthandItsConsequences:Whata25-Year-OldEssayTellsUsabouttheCurrentMoment,theNation》。年流行之后才在中国学界有了相关研究。

在知网检索出相关文献5篇,有篇,之前年份没有相关文献,最早一篇文献是来自《中国社会科学报》.12.15发表的《美国民主在“后真相时代”能存活吗?》,本期我们选择了来源期刊为核心或CSSCI的31篇论文来梳理下中国学者对“后真相”这个词的研究成果,然后把理论和我们对最近发生的社会事件的相关分析结合。

这几十篇文献的主题是围绕“后真相”的产生,发展,影响,内涵等方面进行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后真相时代给新闻带来的挑战

国际新闻报道;新闻专业主义;新闻价值的标准;中国新闻业;真新闻;舆论引导

2.后真相时代一些概念发生了变化

事实核查;修辞术博弈;谣言;别样公共性和新秩序;共享视角

3.后真相时代媒体的参与

社交媒体的乖张;社会抗争的假新闻;治理假新闻的实践和创新

4.对后真相的研究

后真相产生的社会根源和引入中国的意义;后真相政治

此外这些文献中常提到的一些概念:

事实核查;新闻专业主义;民粹主义;虚拟公共空间;公共领域;过滤气泡;群体极化;信息茧房;回声室;网络社群;纠偏效应;证实性偏差;诉诸情感;坏的主观性;反智主义;历史书写;受众心理;事实查验;后共识

文献中提到的案例:

乌克兰危机,利比亚内战,美国总统选举,川普twitter治国,印度入侵中国洞朗地区

游客日本旅游偷走酒店马桶盖,罗尔借女儿病情营销,大妈碰瓷,上海姑娘除夕夜逃离江西农村,安徽女大学生扶老人被讹,成都女司机被打

3

“后真相”的概念

Post-truth首次出现是年SteveTesekkür在《Nation》上发表的一篇文章《Post-truthandItsConsequences:Whata25-Year-OldEssayTellsUsabouttheCurrentMoment,theNation》,文章联系了水门事件,伊朗门事件,批判海湾战争中美国政府操纵媒体,为了国家利益只报道政府希望民众看到的内容,进而让美国大众“作为一个自由人,自由地决定我们要生活在一个后真相的世界”,强调了政府与媒体合作制造共识。

之后在年,作家RalphKeyes在他的书《ThePost-truthEra:DishonestyandDeceptioninContemporaryLife》中使用了后真相时代的概念,他认为人类社会不存在真实与谎言的清晰界限,还有第三种“模糊的陈述”介于真实与谎言之间,并且人类可以通过这种模糊的陈述挑战新闻报道的准确性,进而迎合民众的情绪。同时他还揭示了美国政治选举的新动向是通过网络舆论影响或操控民意的“后真相政治”。

年,大卫?罗伯茨将“后真相政治”视作一种新的政治文化,即“媒体报道,公众舆论和政策讨论完全脱钩”。虽然“后真相”自出现起一直有学者讨论,但是从来没有哪一年像年这样获得如此多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rtjinchundai.com/ezwh/113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