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叔专栏男女通吃的撩人利器小耳尖

2016-11-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上期说到《鸡皮疙瘩》,有小盆友娇呼怕怕。艾玛,须叔这个是八卦生理课嘛,太平淡如水,不成了你们高中生物老师了?总得有点麻辣味。

鉴于同学们心理还处于成长阶段,须叔把系列名字改成趣味生理课会不会好点?

如果有怕怕的内容,叔也会在课上提醒大家哒。

——好吧,提醒:今天有重口味情节!

小耳尖——趣味生理课之三

说到撩妹,鸡皮疙瘩已经成了遗迹、没啥作用了,人身上还真有比它更厉害的撩妹利器哦。嗯,不对,是男女通吃的撩人利器,那就是这堂课要讲的达尔文点。

达尔文点,又叫达尔文结节。是人的耳廓上1/3外上部一个稍肥厚的结节状小突起,也称耳轮结节。在妊娠第六周,六个突起组织在耳孔周围出现,最后将形成外耳。达尔文点,是在第四、第五突起间的小小形变,来自高等动物的耳尖部分,可以简称为小耳尖。

为什么叫达尔文点呢?其实最早发现它的不是达尔文,而是一位英国雕塑师。

托马斯·伍尔纳/ThomasWoolner(~)是一位英国雕塑家和诗人,参与创建了当时著名的青年画家团体“前拉斐尔派兄弟会”(Pre-RaphaeliteBrotherhood,PRB)。PRB是年在英国兴起的美术革新运动,说起来也是满有料哒。

托马斯?伍尔纳/ThomasWoolner(~):目测也是一位骨骼清奇的骚年呢

话说19世纪中后期,英国进入了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期,处于维多利亚女王的繁荣时代。当时画坛由皇家美术学院的艺术思想主宰,以拉斐尔的艺术为典范,弘扬学院派的古典主义,社会上流行着维多利亚时代那种秀媚甜俗和空虚浅薄的匠气艺术。这引起许多有思想和见解的艺术家不满。青年画家亨特、米莱斯和罗塞蒂因此而上溯考据,发现文艺复兴初期的作品感情真挚、形象朴实生动,艺术风格令人向往。便认为真正的艺术存在于拉斐尔之前,企图发扬拉斐尔以前的艺术来挽救英国绘画。于是年,三人发起成立了一个画派,后又加入了托马斯?伍尔纳等四人,史称“拉斐尔前派”。

《海勒斯和水神》HylasandtheNymphs()

展出范围最广、频率最高的古典作品之一,在年巴黎世界博览会和年英国“伟大的维多利亚画作”展出;其廉价复制品也广受欢迎.

这个画派反对那些在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时代之后偏向机械论的风格主义画家,作品以写实的传统风格为主,画风审慎而细致,用色较清新,有的作品呈现忧郁情调。拉斐尔前派对后世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如: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维也纳分离派、新艺术运动和工艺美术运动等等,甚至20世纪70年代后的一些当代绘画作品也受其影响。

托马斯·伍尔纳曾移居澳大利亚,后回到英国开展艺术活动,创造了许多重要的公共艺术作品如纪念馆、陵园雕塑和叙事浮雕。在他成功的职业生涯中,还与许多著名的诗人、社会名流和艺术商人关系匪浅。这其中就包括我们熟悉的查尔斯·达尔文。

托马斯?伍尔纳雕塑作品:凯尔特战士正在攻击象征文明的女子的裙子()

其线条、光泽与质感令人惊叹;沃林顿大厅,诺森伯兰郡

咦,怎么画风突变,生理课成绘画课了?

在长期钻研人体结构的过程中,伍尔纳注意到人类耳尖的特殊性。在创作小精灵或妖精的雕像时,他有意突出了小耳尖,被同时期的人们称为“Woolneriantip”即伍尔纳尖。有一次在给达尔文画肖像时,无意间告诉了达尔文,并讨论了其功能和表达动物情感时的作用。达尔文敏锐地察觉到这个发现的重要性——这和他的物种起源学说不正好相关么。于是达先生就进行了比较研究和探讨,认识到这一特征,应该继承自高等动物的耳尖。

是啊,为什么动物的耳朵都有尖,而人类的耳轮却是圆弧的呢?

耳朵是外部听觉器官,为了收集自然界的声音,有一个适合的耳廓。作为出色的辐射和接收器,即可遮挡阳光,扇形的弧面又近似于卫星天线锅,能将远前方的声波收集起来、把多余的热量辐射出去,使头部周围温度较低。

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有耳廓,能分别接收通过空气、地面或水里等传来的声波。还有,耳廓的状态还反映了哺乳动物的身体状况,健康者不仅耳朵直立,且时常来回摆动;体弱生病或情绪低落时则耳朵耷拉,很少摆动。

撩妹高手尼克狐:就算不看你的耳朵,你的情绪也太好把握啦!

那么,动物耳朵为什么要有尖?

动物外耳是可转动的,上端一般可以旋动、并且向下覆盖外裸的耳孔,如此可以遮挡雨水。松鼠的耳廓还可以保护眼睛,在树上奔跑时耳朵会罩在突出的眼睛上方,使其避免树枝对眼晴的伤害。耳朵如果没有尖,就不能完美地遮挡雨水和树枝了。

原来答案是这样!我可是秒懂了,看我迷之表情就知道了

除此之外,猞猁的耳朵尖儿上还单长着一撮毛,能帮助它判断声音是从哪个方向传来的。如果耳朵尖没有保护好或者剪掉了那撮毛,它就不容易辨清声音的方向了。

可是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这个逢耳必尖的传统逐渐失去了意义。慢慢的,耳尖就退化了,演变成小耳尖,成为进化残留的痕迹器官之一。

达尔文正是抓住了这一点,让这个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渐变退化、消失的人体标志,成了物种起源的又一证据。从此,人们就把伍尔纳尖改成了达尔文点(Darwinstubercle)。

小耳尖表现在人身上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有的人完全摸不出来,有点则非常明显如下图。所以,快找面镜子检验一下吧,你是不是属于进化不“完整”的那一类?

关于小耳尖还跟我们兲朝有另一层关系:这种结节是人种分类的特征之一。黄种人绝大多数都有,成了不为人注意的正常结构;而白种人多数完全退化。由于早年欧美的亚裔、印第安人多有贫穷违法者,所以在西方耳轮结节较突出者,曾被视为天生罪犯。

可是到了新世纪,小耳尖却突然开始时髦起来了。

对,就是因为这个男人——

还有这个男人——

而且男女都可以哪

从年《指环王》系列开始上映,小耳尖就有了新名字——精灵耳。

有了精灵耳,你才能撩到世界顶级的妹!

精灵王子先撩到国际超模米兰达

离婚后,见一面就搞定了国际歌后水果姐凯蒂·佩里。姐姐你的眼神。。。这画面。。。

这画面Again。。。

年1月10日金球奖上,开花和水果多次同框,各种咬耳朵超暧昧,男友力爆棚

精灵国王也不示弱,他也撩到了。。。。。。他自己!

李·佩斯在《迷恋荷尔蒙》中扮变性表演者,举手投足娇媚无限

《暮光之城:破晓》中的风骚吸血鬼

《银河护卫队》里的大反派罗南,帅脸都不要了,又一个自攻自受的角色

所以,你和撩妹达人之间,只差一副精灵耳!

再反向进化?来不及了!

好在,我们还有泡菜国!

脸盲症患者懵圈题:请指出图中到底有几个不同的选手?

嘎,真有这样的游戏?叔要玩~

从科学角度来看,生成精灵耳要动的刀子,比上面几位少得多。

以前是为了纠正先天缺陷而动的手术,现在反其道而行之。

(前方高能预警:图片可能令人不适!)

。。。

。。。

。。。

(准备好了吗?)

。。。

。。。

。。。

好吧,先预热下,上个温和的对比图

总是有人希望变回精灵,拥有可以旋动的双耳。只是你敢这样对待你的耳朵吗?

要想达成心愿,你有三个途径哦。先说不太疼的:

一,买副精灵耳饰——

注意右图的耳饰,利用饰物支撑可以顶出一个小耳朵尖

途径之二,买副COS精灵耳——

大明星也爱精灵耳,冰冰城会玩!

冰冰都上了,哪能少了张馨予!不过她是“阿凡达神耳”:逼格怎么也要高你一点点

——什么神耳?顶了个妙脆角好吧,一个大写的LOW!

途径之三,那就要动真格的啦——

整形第一步,把耳尖部份的软骨去掉,对,就是须叔前面说的达尔文点!

然后,再从耳廓中取出一些软骨加在耳尖上塑形,圆弧形就变成有角度。

手术是从耳朵后方开刀,疤痕一般不明显,恢复期一星期左右。

基本上做一个简单的缝合手术,你就可以拥有一对栩栩如生的精灵耳了~

妹子,你真是辛苦啦!

变身成功!妹子你再也无法当回人类了——现在只差一对翅膀和光芒啦!

注意:期间需要避免耳朵遭到剧烈碰撞,以防耳朵坍塌!坍塌!!

再注意:日后想要恢复成原形,还得再做一次手术,把软骨取出,再重新调整耳朵的形状……

不过,纽约市眼耳疗养院的整形外科医生安东尼斯克拉法尼告诉我们:小耳朵尖特性是个显性基因,即只要一条基因满足条件即可;然而,这一基因又有很多变体,意味着即便你拥有这一基因,你也得不到小耳尖;即使你拥有小耳尖,也没有遗传优势。

——换句话,整容的结果是传不到下一代哒!看看那些血淋淋的例子就知道了。

讨厌啦!人家女大要七十二变嘛!

哦耶~打完,收功!

-4-10,北京白虎涧·后花园

应同学们要求,下次须叔再讲个严肃的话题——

啊,什么?没有人要求?翘臀诶,你确定不要?

往期回顾:

趣味生理课之一待你长发及腰,骚年春心已老!

趣味生理课之二撩妹开挂、鸡皮疙瘩!

大家感兴趣的,想读的,尽可以留言,须叔会满足大家的好奇心呢,例如五脏六腑,眼睛,鼻子,嘴,指甲。。。须叔为须婶也是拼了,一堂生理课,一样生活用品集资,老夫老妻的爱不就是这些细节上的心思吗?支持须叔,尽情地留言出题目吧。

须叔专栏精彩

暴力美学

拉美电影

二十公分

渡边淳一

读书印象

岛上书店

丑女无敌

技术男神

武侠昆仑

职业海盗

李小龙

做闺密

成都豆汤饭

第二口美食

克莱默夫妇

最潮摸金范

竟有大言说不得,只留天地两苍茫

一个非典型文学家的诞生

房间

帮助须婶买耳钉,请欣然打赏

赞赏

人赞赏









































北京白癜风治疗价钱
中医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rtjinchundai.com/ezsx/17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