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野生毒蘑菇

2022-7-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看的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

蘑菇是指个体肉质至近肉质的一类大型真菌

目前全世界已知的蘑菇种类在1.4万种以上

我国具有食用价值的食用菌有种

具有药用价值的药用菌有种

毒蘑菇有种

野生蘑菇由于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

一直深受广大百姓喜爱

但因老百姓区分不清食用菇和毒蘑菇

世界各地每年因误采误食毒蘑菇

导致中毒的事件屡见不鲜

01

毒蘑菇难识别

蘑菇形态千差万别,对于非专业人士,无法从外观、形态、颜色等方面区分有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

如稀褶红菇与亚稀褶红菇,两者形态非常相似,但稀褶红菇无毒可食,亚稀褶红菇却剧毒,类似的还有草鸡枞鹅膏与灰花纹鹅膏,黑木耳与叶状耳盘菌等等。

稀褶红菇(可食)亚稀褶红菇(剧毒!)

草鸡枞鹅膏(可食) 灰花纹鹅膏(剧毒!)

黑木耳(可食)叶状耳盘菌(有毒!)

02

民间毒蘑菇鉴别方法不靠谱

“很多爱吃蘑菇的百姓,喜欢根据经验去辨识。”对此,陈作红教授(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真菌研究室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菌物学会常务理事)表示,民间一些鉴别毒蘑菇的方法不可靠,这样很容易陷入认识误区。

误区一: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

陈作红教授表示,事实上我国的一些剧毒蘑菇,如灰花纹鹅膏、亚稀褶红菇都是灰色的,致命鹅膏、裂皮鹅膏都是纯白色的。

误区二:蘑菇跟大蒜、大米、银器、瓷片等一起煮,颜色变黑有毒,未变颜色就无毒。

陈作红教授指出,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我国的一些剧毒蘑菇跟大蒜、大米一起煮,大蒜、大米的颜色并不变黑。

▲上图为患者加工野生蘑菇时所拍。患者在加工野生蘑菇时放了大量大蒜,由于大蒜未变黑,患者认为可食,结果致一家6人全部中毒,其中2人死亡。

误区三:生虫、生蛆的蘑菇无毒。

陈作红教授告诉记者,很多昆虫、动物对毒素的吸收与作用与人是不一样的。剧毒的鹅膏菌成熟烂掉后很容易生虫,生蛆。甚至剧毒的鹅膏菌经口服喂养小白鼠,小鼠都不会死。

误区四:受伤变色或者有分泌物的蘑菇有毒。

“受伤变色或者有乳汁流出是很多科属如牛肝菌科、红菇科的一个特征,实际上,牛肝菌科和红菇科的很多种类是可以食用的。”陈作红教授表示,故不能凭受伤变色或者有分泌物来判断蘑菇是否有毒。

误区五:长在潮湿处或家畜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

对此,陈作红教授表示,蘑菇的有毒无毒与生长环境没有关系,因为有毒蘑菇与其他蘑菇生长的环境是一样的。

03

七成蘑菇中毒致死“祸首”是剧毒鹅膏菌

“在我国,70%的蘑菇中毒导致死亡事件是由鹅膏菌属中的种类所引起。”陈作红教授介绍说,剧毒鹅膏菌是毒蘑菇中比较好识别和区分的,它同时具有菌盖、菌柄、菌环和菌托。

通俗地说,就是“头上戴帽(指有菌盖)、腰间系裙(指有菌环)、脚上还穿鞋(指有菌托)”的蘑菇就是鹅膏菌。这类蘑菇大部分是有毒的,因此,凡是“头上戴帽、腰间系裙、脚上还穿鞋”的蘑菇千万不能采食。

内容转自:顺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rtjinchundai.com/ezsx/139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