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孩子感冒发烧后,小心继发分泌性中

2021-8-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医生提醒

近日由于天气寒冷,感冒发烧、肺炎、流感等呼吸道病人增多。在感染呼吸道疾病之后,要当心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尤其是婴幼儿。因为细菌、病毒会引起咽鼓管轻型感染,阻塞咽鼓管而诱发中耳炎。

8个孩子就有1个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作为一类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其实,上呼吸道感染、变应性鼻炎、咽鼓管功能不良、腺样体肥大、既往急性中耳炎病史、人工喂养、吸入二手烟、同房间的孩子数量多等均可能会诱发分泌性中耳炎。

资料显示,同样是2岁的孩子,进入托儿所日托的孩子比在家照顾的孩子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高5倍!

频繁抓耳,小心分泌性中耳炎

据统计,在6个月时婴幼儿第一次分泌性中耳炎发作的累计发病率为35%-85%,1岁时为50%-96%。其中5%-10%的患儿分泌性中耳炎持续1个月以上。但大部分分泌性中耳炎无明显临床症状,不像急性中耳炎有急性发作的症状和中耳炎症感染的体征易被发现。

专家指出,分泌性中耳炎可能引起轻微的间歇性耳痛,耳胀满感。年龄稍大的儿童可以清楚地指出耳部不适,婴儿则表现为频繁抓耳,容易激怒,哭闹和睡眠易醒。

值得注意的是,分泌性中耳炎会导致鼓室内液体渗出,听力下降,婴儿可表现为对周围的声音反应差,不能将头准确地转向声源。

这种分泌性中耳炎导致的听力下降,即使孩子没有主动告诉家长,家长也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如:

说话时表现得漫不经心、行为改变,对正常对话无反应,在看电视或使用听力设备时总是将声音开得很大。

长此以往,孩子可能会出现学习成绩不稳定,在校表现差,平衡能力差,不明原因的笨拙,运动(如打羽毛球等)迟缓。

还有孩子会出现语言发育迟缓的现象。

分泌性中耳炎得不到及时的诊治,会导致部分患儿出现明显的听力障碍和交流困难,同时在行为上也可能出现退缩、注意力不集中、烦躁等不良状态。

预防中耳炎的发生如何做?

(1)规律运动,增强体质。

(2)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流感高发季节避免长时间停留人员密集地点。

(3)避免用力擤鼻。不适当的擤鼻动作,细菌可以循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4)保持双耳干燥,洗澡时尽量注意不要让水进入耳道。

针对哺乳期的婴儿,在喂奶的时候尤其要避免让乳汁进入耳道。专家认为,以下四点值得妈妈们注意。

(1)家长喂奶的姿势应正确,不要让宝宝平躺着吃奶,最好头略高,呈半卧位。

(2)喂完之后应尽量耐心给宝宝拍背,能拍出嗝最好。

(3)吃配方奶的宝宝,要注意奶嘴孔径大小,避免宝宝喝奶时过多、过急,因来不及吞咽而发生呛奶。

(4)如果宝宝发生呛咳,可使宝宝侧躺,上身抬高,头偏向一侧,使嘴角处于低处,让奶流出嘴角。

来源:羊城晚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rtjinchundai.com/ezsx/125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