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原因可能出自耳朵
2021-7-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眩晕的耳部检查
来自福建的这位婆婆,有十几年的眩晕病史了,晕起来不但天旋地转,还会恶心呕吐耳鸣,甚至大小便失禁!
医院的听力评估诊断中心这里,医生会帮眩晕的病人做几个检查,去辅助诊断到底是哪种耳部疾病。
详情请戳视频了解一下
梅尼埃病
梅尼埃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膜迷路积水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内耳病,典型临床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和耳闷胀感。
检查:前庭功能检查、听力检查(纯音测听、声导抗、耳蜗电图、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及甘油实验等)及内耳MRI影像学检查。
临床诊断:眩晕的发作病史、听力学检查及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
耳石症
我们前庭感受器包括椭圆囊和球囊等耳石器,它们都有耳石膜覆盖,膜内有耳石,如果耳石从正常位置脱落,掉入半规管道或黏附于嵴顶,头位改变将会引起短暂性眩晕。耳石症治疗主要为手法复位,药物是辅助。手法复位简而言之就是把脱落的耳石复位回椭圆囊里。
体位试验Dix-Hallpike
(变位试验为后半规管检查法)
第一步:平坐于检查床,头转向45°;
第二步:快速躺下头后仰(头与床面呈20°~30°)观察是否出现眩晕、眼震,眼震方向为向地上跳性眼震(管石症);
第三步:坐起恢复直立位,观察眼震。
滚转试验Rolltest
(外半规管检查法)
第一步:平躺在检查床上,头部抬高30°;
第二步:头向左/向右转90°,观察是否出现眩晕、眼震。
手法复位
Epley复位法(以左后半规管耳石症为例)
①先坐在检测床上,眼睛直视前方;
②头向左转45°;
③快速躺下,头后仰(头与床面成20°-30°),等待“眩晕、眼震”减弱消失;
④向健侧(右侧)转90°头保持45°的方向,等待“眩晕、眼震”减弱消失;
⑤继续健侧(右侧)旋转90鼻尖向地面方向,等待“眩晕、眼震”减弱消失;
⑥最后迅速坐起来,头前倾20°。
Barbecue复位法(左水平半规管管石症为例)
①平躺于检查床,头快速向右转90°;
②等待眩晕、眼震消失后,头继续向右转90°,鼻尖朝地;
③等待眩晕、眼震消失后,头继续向右翻转90°,左侧卧位;
④等待眩晕、眼震消失后,头继续向右转90°,平卧于检查床上。
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小儿耳鼻喉最常见疾病之一,特别是冬春季节中因气温低、空气质量不佳,儿童很容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进而导致分泌性中耳炎。
儿童易患分泌性中耳炎原因:
①儿童易患分泌性中耳炎与小儿特殊的鼻咽部解剖结构及其发育进程有关。新生的宝宝和发育成熟的成年人相比,其咽鼓管相对较短、宽而平直,鼻咽部的分泌物容易经咽鼓管逆流进入中耳引起炎症。
②儿童的腺样体肥大容易压迫阻塞鼻咽部咽鼓管开口、导致引流不畅,也是重要的发病因素。
③还有近期上呼吸道感染、变应性鼻炎、急性中耳炎病史、人工喂养不当、同房间孩子数量多等。
检查:耳内镜鼻内镜,听力学检查等。
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有一定的自愈率,尤其婴幼儿,可进行定期随访复查。如果耳痛明显,进展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可首先进行药物治疗:抗生素、比鼻用激素、抗过敏药、抗白三烯及粘液稀化促排药物。
+
记者/黄韵斯
编辑/健康F君
编审/张小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