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耳日老中青少这些人群,如何避

2017-9-1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顺广传媒消息(记者李祎)今天是第18次全国爱耳日,也是第5次国际爱耳日,活动主题为“防聋治聋,精准服务”。我们该如何正确预防耳病?一旦患耳病又如何早干预早治疗?

儿童常见耳部疾病

遗传是新生儿耳聋主要原因,提前筛查预防先天性耳疾

对于儿童来说,耳朵常见疾病分为先天性的和突发性的。耳聋是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研究表明,在所有致聋原因中遗传是导致聋儿出生的主要原因,比例高达60%;另外在大量的迟发性听力下降患者中,亦有许多患者是由自身的基因缺陷致病,或由于基因缺陷和多态性造成对致聋环境因素易感性增加而致病。

对于先天性的耳朵疾病,最好的方式是提前筛查、预防,这其中包括对夫妻的孕前筛查和新生儿的基因筛查。对于有孕育计划的夫医院进行耳聋基因携带者筛查,最晚不能晚于孕早期。如果筛查的结果显示,夫妻双方都携带有耳聋基因,那说明他们有四分之一的可能生个耳聋的宝宝。在怀孕后则非常有必要进行产前诊断。包括在孕11~14周,对绒毛进行耳聋基因诊断,或在孕16~24周对羊水进行耳聋基因诊断。如果诊断的结果显示所怀的胎儿为耳聋患者,夫妻可以决定是否终止妊娠。

如果已错过孕前筛查,那么在宝宝出生后,需做新生儿的听力筛查及耳聋基因的联合筛查,因为有些遗传方式的耳聋往往在刚出生时没有表现出来,到青春期或中年出现逐渐加重的听力损失,所以只是做听力筛查会漏掉这部分有潜在耳聋危险的宝宝。

和其他残疾相比,儿童的听力缺失是一种相对隐蔽的残疾,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牙牙学语时不能表达他们的听力问题。然而,如果听力缺失没有被及时察觉和干预,将导致小儿语言的发育迟缓,继而可能出现社会交往、精神发育和学习困难等问题,所以及早发现宝宝的耳聋问题,采取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的方法干预,同样能让宝宝回到有声世界。

突发症状或因耳朵生病

除了先天性的耳朵疾病,儿童也经常会出现耳部感染等突发性疾病,此时孩子可能会出现一些前期症状,如果家长发现了这些症状,医院检查一下是否是耳朵出现了问题。比如,耳部感染导致鼻涕变成黄色或绿色,且持续时间较长;孩子变得易怒,特别是在您喂饭的时候;晚上醒来的次数比平时多;频繁拉拽耳朵等……这些症状都有可能是孩子突发耳疾引起的,所以,最好要检查一下孩子的耳朵是不是感染了。

成年人常见耳部疾病

多由不良用耳习惯引发

鼓膜穿孔、耳聋、内耳眩晕、中耳炎、耳鸣、耳部肿瘤、耳部整形、耳部损伤、外耳炎等都是成年人比较常见的耳朵疾病,许多耳朵疾病其实是由于不良的用耳习惯引起的,如长期处于嘈杂环境、挖耳朵、滥用药物、打耳洞、游泳姿势不正确等,这其中以过度使用耳机最为常见。

过度使用耳机易患耳聋

喜欢用耳机听音乐、习惯大声听热门歌曲、常到舞厅跳舞、工作环境嘈杂、曾经感染过中耳炎的年轻朋友请小心:请尽早做听力检查,以免深陷耳聋危机而不自知。据权威医学报道:经常处在噪音充斥的环境中,听力容易受到伤害。但是最糟糕的就是直接用耳机听音乐,长久如此,将造成无法避免的耳聋问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爱用耳机听音乐是最容易导致听力丧失的主因,听力损失指数约为3;如果曾经罹患中耳炎,听力损失指数将提升至11,也就是说耳聋的危险性将大大增高。怀疑自己的听力越来越差,请快到耳鼻喉科医师处做检查。

每天使用耳机两小时,使用时声音超过60分贝,持续三个月就会有听力下降的可能,而在地铁及公交车如此嘈杂的环境中,人们为能听清耳机里的声音往往会调大音量。但长期过量声音刺激,耳蜗的毛细胞会产生代谢紊乱,造成供血、供氧不足,致使末梢感受器受损,从而导致噪声性听力问题。不仅如此,常用的入耳式耳机将外耳道口紧紧塞住,高质量的音频声会直接进入耳内,也可能造成不可恢复的听力损害。

专家提示,使用耳机的时间,一般来说每次不要超过半小时,尽量用耳罩式耳机,而不要用插入式耳机;也尽量在安静的环境下使用耳机,可以避免音量过大,伤害听力。建议采用“6-6原则”使用耳机,即音量不超过最大输出的60%,每次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

老年人常见耳部疾病

老年性耳聋不应任其发展

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年龄的影响,听觉器官随同其他身体器官一起老化,并出现听力减退,这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但很多人对老年性耳聋有一种误区,有些人五六十岁出现听力下降都误认为是正常现象,对此不闻不问。事实上,如果出现听力障碍后不及时治疗,预防进一步的伤害,听力损害会加重,最后就真的是“越老越聋”了。

专家表示,老年性耳聋常常是以双耳缓慢性听力下降或伴耳鸣,言语识别率差,也就是只闻其声不解其意,开始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对铃声、电话铃声、鸟叫声等高频声响不敏感等为主要特点。因此,当老年人出现听不清,或者出现耳鸣时应引起重视,并及早检查。

老年性耳聋可能在45岁左右就出现症状,特别是一些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的老年人,患上老年性耳聋的风险更大,这是因为代谢性疾病会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影响血液循环,使得内耳毛细血管供血不足,当听觉功能的毛细胞失去营养供应,就会导致听力迟钝甚至耳聋。

那么对于老年性耳聋要不要医治呢?专家认为,老年性耳聋没有特效药,但任其发展,听觉神经长期得不到刺激,将会进一步退化。反之,如果能尽早根据听力损害的情况来进行改善,如使用助听器或者增加能量代谢药物,有能力的还可以进行人工耳蜗植入等,对减缓老年性耳聋的发展会有帮助。

听力保养

避噪音

人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辆喧闹、人声喧哗等各种噪音,会使原本开始衰退的听觉更容易疲劳,听力急剧减退,甚至引发噪音性耳聋。因此,尽量避免或减少噪声的干扰,是老年人保护听力的首要一条。

戒挖掏

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可能弄坏耳膜。耳道奇痒难受时,可以用棉签沾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擦耳道。

慎用药

尽量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因为老年人解毒排泄功能低,应用这些药物容易引起耳中毒而损害听力。

常按摩

按摩耳垂前后的翳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之间的凹陷处)和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颌关节突后缘之凹陷处),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宜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长期坚持下去即可见效。

熄肝火

老年人如经常处于急躁、恼怒的状态中,会导致植物神经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使内耳器官发生缺血、水肿和听觉神经营养障碍,这样就可能出现听力锐减或暴发耳聋。因此,老年人要尽量使自己保持轻松愉快的良好心境。

多补肾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听力的衰退与肾虚有着密切的关系。故老年人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补肾的药物,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龟龄丸等,也可常喝核桃粥、芝麻粥、花生粥、猪肾粥等,对于保护听力颇有裨益。(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赞赏

长按







































鐧界櫆椋庤兘鐥婃剤鍚?
娌荤枟鐧界櫆椋庝笓绉戝尰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rtjinchundai.com/ezhl/66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