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胡匪趣事街溜子变身滚地雷,脑子犯
2024/8/1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说起关东胡子,就不得不说“滚地雷”。“滚地雷”是匪号,真名叫做张志平,伊通县马鞍山镇西南魏家屯子人士。他家原本不住伊通,世居辽宁海城,由于当时的人们管海城习惯性叫做南城,而老张家又是当地的大户,因此就有了“南城张家”之说。后来也不知因为啥情况,老张家四分五裂,有一枝儿举家来到伊通,在魏家屯安家落户,后辈之后有个愣头青的二小子,就是本文所说的张志平。张志平打小就是个歪毛淘气的嘎杂子,送到私塾也不读书,先生讲课他睡觉,先生拿戒尺揍他,他也不在乎,到后来先生一赌气,送他一个字的至理名言——滚!张志平不用去私塾,倒也得意了,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跟一帮不上学的坏小子为伍。当爹娘的一瞅孩子这么有出息,干脆爱咋咋地,让胡子绑走都不带赎回的。就这么,张志平一直混荡到了该娶媳妇儿的年龄,照旧是个不务正业的街溜子,按照老话来说,这就叫不着调。要说小张加入土匪这个有前途的职业,还有一段特有趣的故事哩。那是九·一八事变前的一个冬天,有天晌午,打公主岭方向开来一辆军用卡车,路过魏家屯时,车轱辘陷进坑里出不来,呜呜冒黑烟,惹得村民都来看热闹。有热闹可以白看,对于张志平这种货色来说,少看一眼就是吃亏。听说有个“怪物”陷入了坑里出不来,张志平披着棉袄,一路小跑来到了现场。一瞅还真是大卡车,麻溜挤到跟前,比比划划,还拉开车门朝里瞅,似乎、好像、也许是要顺手拿点小玩意儿作为对自己白看热闹的回报。就在这个时候,“啪”一声枪响,村民吓得扭头就跑,张志平还没明白过来怎么回事,一条探子就把他给蒙住了,紧接着脑袋上挨了一棒子,晕晕乎乎地感觉自己被丢在一块冰冷的铁皮上,然后感觉自己好似腾云驾雾一般,耳朵中响起嗡嗡的轰鸣声。这是张志平人生之中第一次坐汽车,也是唯一一次,虽然是被强迫的,但也算亲身体验了高科技产物的巧妙之处,这可比马车骡子车稳当多了,而且也快多了。等到从迷糊中清醒过来之后,张志平用他极为睿智的头脑悟出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他还活着,坏消息是他被胡子绑票了。通过张志平的经历,很好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白看热闹往往是要付出代价的。有读者或许要问,关东的胡子真是与时俱进,居然有汽车这种在当时比较稀有的现代化运输工具,而在影视剧中,胡子们的交通工具普遍是骡子或者马匹,从没见过开汽车的胡子,难不成我们看了假的历史剧?非也!胡子不是意大利黑手党,没有“教父”维托·唐·柯里昂那样的派头,他们的主要交通工具的确是四条腿的马或骡子,只有绑票张志平的胡子有一辆汽车,说来也是巧了。那辆军用卡车是胡子从一个保安队偷来的,胡子大多数都是大老粗,全都没有考过级,没有一个人拿到C1本,更别提驾驶大型车辆所需的B2本了。能开动汽车,已经算是个奇迹,还要开得又稳又快,纯属难为他们。因此,掉进沟里,陷入坑里,反而是正常的事情。张志平这个二货要是不抢着看热闹,兴许还没啥事儿,可他偏偏往前挤,还打开车门准备顺手牵羊,这种行为无疑是对胡子们的羞辱。这是一种拿豆包不当干粮,拿村长不当干部的行为。胡子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于是乎,张志平坐了一回免费的汽车。等到张志平明白过来自己是被胡子绑票的时候,立即挣扎着大喊大叫。胡子很不客气地用锤子敲他的脑袋,给张志平来了“满头彩”。张志平这小子别看五短身材,却有着一股子蛮劲,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车轴汉子,也很有心计。他知道自己再这么闹下去,脑袋给被砸成烂柿子不可,于是他假装被砸晕,躺着一动不动,伺机跳车逃命。要不怎么说,一个好的驾驶员需要过硬的驾驶技术呢。卡车走着走着,又陷进坑里趴窝了。赶巧这时候从对面来了十几挂骡子车,卡车挡住了去路,赶车的车老板子也都不是善茬子,骂骂咧咧地让汽车赶紧让道,他们急着赶路。卡车上胡子见到对方人多势众,也不敢逞凶,客客气气地跟车老板子们说好话,希望他们帮帮忙,用骡子车把汽车拖出来,事成之后,给予报答。胡子脸上没刻着字儿,车老板子们也没见过开汽车的胡子,故此答应下来。就在这个时候,张志平在车厢里大喊了一声:“二掌包的,他们是‘红胡子’,快打啊!”随着喊叫声,张志平翻身跃起,撞开看守他的几个“崽子”,从车上跳下来,顺着下坡骨碌碌快速翻滚。在当时的年月,赶车人以防胡子劫道,随身带着家什,一听开车的胡子,还是最为凶狠的“红胡子”,二话分说,拔出家什,扣动扳机,甩枪就打。胡子手里也有枪,但是事发突然,他们一时懵了圈,一个个狼狈而逃,汽车也不要了。车老板子们发了一笔财,凭空得了一辆大卡车。张志平顺着高坡滚到底,骨头架子都快散架了,被人救起后,他说明了原委,大伙儿拿他找乐,说他真是个“滚地雷”。后来,张志平进了绺子,“挂柱”(入伙)当了胡子,直接用“滚地雷”当了自己的匪号。自从,“滚地雷”的名声就传开了。说起张志平“挂柱”的原因,那是九·一八事变之后的事儿。当时,日寇已经占领东北大地,匪患愈发猖獗,马鞍山镇被报号“北山皮”的绺子把控,一时间人心惶惶,鸡犬不宁。张志平这个时候已经成亲,但还是不着调,别人都忙着防匪,他却趁着这个机会欺负老实人,居然将来他家避祸的小姨子给糟蹋了,还要强娶小姨子为妾。当时老张家的当家人是他的大哥张志荣,张志荣尤为瞧不上这个不争气的弟弟,知道弟弟的恶行之后,先将其打了一顿,而后让他不要再为难人家姑娘。张志平压根就不听,依旧缠着小姨子不放,其妻央求过多次,被张志平打得遍体鳞伤。过了个把月,“北山皮”带队去了别处,张志平的小姨子第一时间回了家,并向爹娘哭诉了自己不幸的遭遇。当爹娘怎能不气愤,奈何惹不起不着调的恶女婿,只好托媒人快些给姑娘说媒,只要把姑娘嫁出去,张志平就不能再捣乱了。没想到说媒的事儿传到了张志平的耳朵中,当晚拎着一口杀猪刀来到岳父家,威胁岳父说:“老魏头,我可跟你说,你要胆敢把你家老闺女嫁出去,我就把你一家老小全劈了。”此言一出,吓得岳父老魏再不敢给姑娘提媒。可怜这个姑娘,名声传了出去,没有一户人家愿意要,不久后一股胡子进了村,把姑娘抢走,一直没有放下山。张志平听说小姨子被胡子抢走的事儿之后,心底来气,认为有主的干粮让别人动了。一怒之下,干脆把家里的一杆“连珠枪”偷走,跟几个街溜子跑到“北山皮”的绺子中“挂柱”当了个“崽子”(小喽啰)。由于他十分勇猛,每次“砸窑”都是一马当先,而且枪法还很“管直”(枪法好),于是从崽子升格为“二炮手”。再后来,张志平带着一票小弟自立门户,打家劫舍,欺男霸女,干尽了坏事。老张家出了这么一个祸害,也都恨得咬牙切齿。大哥张志荣扬言见到这个不争气的败类,就一枪蹦了。要说张志平也真够败类,不但抢别人家,居然还打起了自家的主意。有天晚上,张志平带着一票人马来到自家的大院套前,把两大垛秫秸点燃,趁着家里人救火的当口,他带人冲进去抢劫,抢完了立即就跑。兔子都知道不吃窝边草,他张志平连只兔子都不如。气得他大哥张志荣带着人端着枪找了他好几天。年春天,张志平的绺子让保安队给端了,他本来想到别的绺子中“靠窑”,但人家都知道此人的品行不好,犯起浑来连自家都抢,因此都不肯收留他。他走投无路,只得偷偷回到老家,白天不敢冒头,晚上偷点东西吃,熬了一些日子之后,他跑到申家屯,找到一个曾经跟自己交情不错的小子,要那个小子给他老婆捎个信儿,拿点钱接济他。要说所托之人也真够义气,没把口信捎给他老婆,直接告诉他叔伯三哥张志贤,从张志贤手里讨了一份儿报信的钱。张志贤时任保安队的小队长,听说叔伯兄弟张志平回来了,马上带上一队兄弟骑着快马赶奔申家屯“恭迎”。并且在出发之前发下命令,见到“滚地雷”张志平后,不用打招呼,立即将其擒拿,倘若他要跑,就开枪打他。张志平等啊盼啊,没能盼到老婆,却把三哥盼来了。他一见三哥骑在高头大马上,手里举着二十响的盒子炮,吓得拔腿就跑。两条腿哪能跑过四条腿,等到他快要跑到北边韩家屯子的时候,他见到地里有个老农驱赶着骡子犁地,跑过去把老农一脚踹翻在地,卸下骡子,骑上就跑。干农活的牲口跑不快,没等跑出多远,就被保安队追上,拿他当靶子打,一枪打在他的胳膊上,他从骡子上摔下来,立即被胖揍一顿后捆了个结结实实。要押他回去的时候,张志贤决定将这个祸害铲除,以免他将来再次为祸乡里。走到一个拐弯处,预感到三哥将对自己不利的张志平拔腿就跑。张志贤没想到他会如此狡猾,立即开枪射击。张志平后背挨了两枪,依旧能跑,眼瞅快要跑到魏家屯,迎面跑来他的十四弟。张志平一瞅十四弟的手里提着一杆“五连发”,吓得转身往地里跑。由于他身上挨了两枪,加之双手被缚,没跑几步就一头栽倒在地,没等爬起来,十四弟就朝他后脑勺来了一枪。张志平的后脑勺多出一个窟窿,心说这样式儿也太寒碜了,这要吓着小朋友可咋整,就算吓不到小朋友,吓到花花草草也是不好的。得嘞,还是死了吧。嘎!很脆生地就死了,死得不成再死了。“滚地雷”这回没法再滚了,被打死之后,也没得好果子吃,脑瓜子让保安队给割了下来,送到县城交差,县里确系此人乃“滚地雷”之后,让人将头颅悬挂在县署前的旗杆上示众。当家人张志荣念在张志平好歹也算张家子弟的份上,花钱将张志平的头颅赎回,找人用线缝在尸体上,草草掩埋了事。至此,东北胡子“滚地雷”的故事结束。您若喜欢老年间的奇闻趣事,烦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