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突发性聋从改变生活方式做起

2023-4-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作者:首都医科医院耳鼻喉咽喉头颈外科中心张祎刘博

当今社会已进入快节奏的时代,工作、学习、生活各种紧张随之而来。成年的我们真忙,各种熬夜乐此不疲。加班工作、复习功课、追剧娱乐、游戏逞强、喝酒应酬等等,好忙好忙的。也有一些朋友长期睡眠不好,遇到烦心事更是满脑子“嗡嗡”叫,睡不好觉已经成为常态。

这不,春节前就遇到这样一位朋友,一天早上醒来,他的一只耳朵突然听不见了。细问病史,原来是最近特别忙,工作紧张压力大,心情不太好,而且接连熬夜、喝大酒,平时就睡不好觉现在更为严重,需要服用助眠药物,用一个词形容他最近的生活状态,就是“非常忙”。然而,越忙越添乱,耳朵突然听不见了,嗡嗡响的真是心烦啊,可以想象他的心情已经降到了“冰点”。

是的,您猜对了,他得了突发性聋。这病可不是耳朵来忙中捣乱,反而是耳朵用牺牲自己来唤醒主人,“您少喝酒少熬夜,注意睡眠、注意点生活方式吧”。突发性聋是临床上常见的耳科急症之一,而且已逐渐成为一种“现代生活方式病”。所以,突发性聋虽然常见,但也是可以预防的。

1.了解突发性聋的病因

因为此病急起而命名为“突发性聋”,中医称之为“暴聋”,可以想象其发病的突然,其发病部位在内耳。我们都知道,内耳中的微细血管和神经密布,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导致血管和神经功能的障碍和损伤。虽然此病的具体病因不清,但多有促发原因,且与全身各种原因导致的内耳微环境突然变化相关,例如血管因素、感染因素和免疫因素等。

起病常见于过度劳累、生活不规律、饮食无度、过度饮酒、情绪低落、睡眠不足等生活细节,有一些控制不佳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也容易罹患听力疾病。要注意的是,少数脑血管疾病甚至全身疾病也可能以“突发性聋”为首发表现,这就需要在医学上仔细鉴别。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如果您在听力下降的同时,还有意识不清、剧烈头痛、言语或肢体不利、口角歪斜等,一定尽快到神经内科就诊,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虽然“突发性聋”不会直接危及患者生命,但是其恼人的伴随症状“耳鸣、头晕”也会让患者心烦,因此,预防突发性聋的发生非常重要哦。

2.如何预防突发性聋发生

现代生活节奏普遍比较快,突发性聋也并非我们固有观念认为的老年人“专属”疾病,从儿童到青壮年均可发病,以40-60岁为多见。由于这个年龄正是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合理规划、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主要从几个方面来谈谈应该注意的生活细节,首先要预防罹患全身基础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如果已经罹患这些疾病则要认真控制,保持平稳达标;

其次要注意适度的运动,避免久坐不动或者没有准备适应的突然大运动量活动;同时更要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尽量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注意情绪的管理(避免暴怒和激动生气等)、要注意规律作息避免连续熬夜等等,更不能因为追剧、打游戏而耽误睡眠,也要改掉因睡眠不好而习惯于夜间借助看手机助眠等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些都是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当然,均衡饮食、避免过度烟酒,尽量保持心情舒畅等也是健康生活的小常识。

注意上述这些生活小细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突发性聋的发生几率。但如果一旦罹患突发性聋,医院就诊检查和诊断,不要因为自行判断的所谓“上火”处理而贻误正确的治疗时机。正确的认知和良好的心态也会助您听力康复的一臂之力,实现人人享有健康听力的目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rtjinchundai.com/ezhl/148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