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耳朵上会长疤痕疙瘩
2019-4-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疤痕疙瘩是疤痕的严重情况,也称之为疤痕瘤。
提到的疤痕疙瘩大家一般想到的是前胸、肩膀、下颌等部位,而对于耳朵上长的疤痕疙瘩,许多人印象并不是那么深,甚至可能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还有耳朵疤痕疙瘩这回事。
耳部疤痕疙瘩
耳部疤痕疙瘩属于病理性疤痕的一种。
通常见于打耳孔之后局部感染,以及分泌的油脂及外源污物积聚于孔道内,滋生细菌,形成窦道,长期慢性炎症刺激而形成耳部独有的疤痕疙瘩。
临床表现
多发于耳垂、外耳廓,呈明显突出表皮的瘤状增生肿物,表面光滑,色红而发亮,可有扩张的毛细血管向外延伸。平日可感到奇痒或有刺痛灼热感。
耳朵疤痕疙瘩产生原因
一般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好发部位
耳廓及耳垂是疤痕疙瘩的好发部位,在人为或外伤的情况下,处于特殊的身体阶段,就会出现疤痕疙瘩,也可以理解为老百姓常说的疤痕体质。
2、穿耳孔器械清洁不够
街头耳钉枪往往消毒不严甚至不消毒,伤口内带入细菌或异物,伤口反复感染不愈,极大的提高了生成瘢痕疙瘩的几率。
3、耳钉耳环佩戴不洁
市场上流行的各式各样彩色的金属耳钉,往往会有引起皮肤炎症的镀层成分,产生局部的接触性皮炎,促使疤痕疙瘩产生。通常纯金银制品相对惰性较强,是比较安全的耳钉饰品。
这种长在耳朵上的疤痕疙瘩,多见于女性朋友(算是为美付出的代价吧)。
耳朵疤痕疙瘩形成原因大部分是因打耳洞引起的,少数来自外伤,最初通常如黄豆大小,呈粉红色或红色,并且伴有疼痛和瘙痒。
耳部疤痕疙瘩治疗方法
打耳洞长瘢痕疙瘩属于常见问题,瘢痕疙瘩为最特殊的一类瘢痕,具有侵袭性、复发性,治疗相对困难。
治疗方法如下:
1、手术治疗:
通过做隐蔽切口,将瘢痕疙瘩内核剥掉,保留瘢痕皮肤,重建完整的耳垂外形。术后辅以放射治疗或压迫治疗,预防复发。
2、保守治疗:
药物治疗或外用制剂,效果不明显。
3、注射治疗:
多次注射长效激素、细胞毒性药物,效果较好,但耳垂为精巧部位,对美观有影响,通过药物注射,无法将耳垂的外形改变到较理想的状态。
QA?术后疤痕如出现增生或复发该如何处理?
建议尽早与医生联系,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其实,术后增生和复发并不可怕,早期处理会得到较好的控制,但如果对其置之不理,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很可能会让情况变得更糟,加大处理难度,甚至难以纠正。
?如何预防?
1、建议疤痕体质者或有家族史的人尽量不要去打耳洞。
2、若一定要打耳洞,使用的针或枪一定要严格消毒。
3、佩戴惰性材料的耳钉(金、银或医用合金等),且松紧合适。
4、期间若出现红、肿、热、痛等不适,随时取下耳钉,局部消毒处理。
5、若早期发现长小疙瘩,应及时就医,避免继续增大破坏周围正常结构。
?术后怎么护理?
疤痕疙瘩治疗并不是做完手术就大功告成的,术后的复诊及护理对于疤痕的恢复同样起到非常关键性的作用。
1、拆线回家3天后,开始彻底清洗伤口,逐渐洗去污垢、痂皮等。
2、痂皮完全脱落后(一般术后2-3周),坚持加压治疗预防复发。
3、术后半年内,每月定期复诊接受必要的药物注射等后续加强治疗。
4、若出现其它问题及时早期干预治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