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野生蘑菇生长旺季这些菌千万别吃
2022-7-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医药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关于防范误食野生蘑菇、野菜中毒事件发生的警示公告
近期雨水充足、气候适宜,野生蘑菇、野菜的生长速度加快。为避免食用野生蘑菇、野菜中毒事件的发生,确保公众饮食安全,金秀瑶族自治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在此发出预警,公告如下:一、随着天气变暖,野生蘑菇、野菜逐渐上市,重点提醒,在享用原生态、绿色的天然美食时,不轻易采摘自己不了解或没有食用过的野生蘑菇、野菜,卫生环境较差的区域及公路周边的野生蘑菇、野菜也不要采摘,预防食用野生蘑菇、野菜造成植物性中毒。二、充分认识毒蘑菇、毒野菜的危害。毒蘑菇、毒野菜毒性成分复杂,中毒表现各异,主要有恶心、呕吐、流涎、流泪、精神错乱、急性贫血、黄疸、脏器损害等,严重者可死亡。食用毒蘑菇、毒野菜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三、切勿采、食野生蘑菇、野菜。鉴别野生蘑菇、野菜是否有毒,目前没有简单易行的鉴别方法,预防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要采食野生蘑菇、野菜,以免发生意外,危害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有食用野生蘑菇、野菜习惯的消费者,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鉴别方法,不采摘、购买、食用野生蘑菇、野菜。四、食品经营者要切实加强管理。各类食品、食用农产品经营者要加强自我管理,严格把好原料进货关,进货渠道要正规,并做好原料进货登记台帐,严禁使用有毒有害的野生蘑菇、野菜作为食品原料。五、发生食物中毒时要及时处置。消费者在家食用或在外就餐误食野生蘑菇、野菜后出现疑似中毒或中毒症状,要尽早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同时应尽快到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同时还应保留病历和化验报告等相关资料;餐饮单位一旦发生毒蘑菇、毒野菜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应立即配合救治患者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金秀瑶族自治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年3月19日
几种常见毒菌辨别误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频发,与我国很多地方的老百姓有采食野生菌的习惯有关。因为一些有毒的野生菌与可以食用的野生菌形态上很相似,老百姓很难将它们区分开来,导致误采误食引起中毒。稀褶红菇(可食) 亚稀褶红菇(剧毒!)
草鸡枞鹅膏(可食) 灰花纹鹅膏(剧毒!)
黑木耳(可食)叶状耳盘菌(有毒!)
小蚁巢伞(可食) 丝盖伞(有毒!)
这些都是剧毒鹅膏菌致命鹅膏(剧毒!)灰花纹鹅膏菌(剧毒!)
裂皮鹅膏(剧毒!)淡红鹅膏(剧毒!)
假淡红鹅膏(剧毒!) 条盖盔孢伞(剧毒!)
肉褐鳞环柄菇(剧毒!) 亚稀褶红菇(剧毒!)
蘑菇形态千差万别
对于非专业人士
无法从外观、形态、颜色等方面
区分有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
对于老百姓来说
除非某些经常采食的野生菌种类
如松乳菇(又称枞菌或寒菌)可采食外
对于其他的种类建议不要采食
来源:金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湖南科技报编辑:吴雪君审核:梁玲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