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耳廓形态畸形杯状耳
2020-12-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杯状耳又名垂耳,卷曲耳,是指耳廓发育不良,介于招风耳和小耳畸形综合征之间的一种先天性畸形,属于耳廓形态畸形。发病部位主要在耳廓上1/3。双侧性较多见,但左右不一定对称,有一定的遗传性。杯状耳是一种介于招风耳和小耳之间的先天性畸形,约占各种先天性耳畸形的10%。临床上较多见。
本病具体病因不明,但与一些先天性的因素相关。如遗传,母亲孕期受梅毒、病毒特别是风疹病毒感染,服用某些药物或患有代谢性、内分泌紊乱等疾病,解除某些化学物质或放射线等,均可能导致耳廓发育畸形。
流行病学
杯状耳是一种介于招风耳和小耳之间的先天性畸形,约占各种先天性耳畸形的10%。临床上较多见。
诱发因素
化学物质、烟酒刺激、叶酸缺乏、孕期病毒感染可能为诱发因素。
典型症状
1.耳廓上部耳轮向内卷曲,轻者只是耳轮的自身折叠,重者则整个耳廓上部下垂,盖住耳道口。
2.耳廓前倾,亦即招风耳,与单纯的招风耳畸形有所不同,耳廓前方的标志缺失或模糊如耳舟、三角窝多变窄而并不消失。
3.耳廓变小,主要是耳廓长轴变短。耳廓上部位置前移,使耳轮脚位于耳屏垂线的前面。严重者整个软骨支架和皮肤均减少。
杯状耳治疗方法:耳廓形态畸形无创矫正,无创矫形的本质是,在固定器的作用下,让耳软骨自行按正确方式延伸生长,矫形一定时间,新生儿软骨硬度增加,已经矫正的耳型也固定下来了,不会反弹。
广西医院耳鼻喉科案例:
33天龄宝宝,耳鼻喉科就诊发现右耳属于杯状耳形态畸形,特点:小、招、倾、低,很形象地描述出杯状耳耳轮紧缩、向前卷曲、上部前倾和整体位置偏低的外部特征。耳廓上1/3耳轮缘紧缩,耳轮及耳廓软骨卷曲粘连,耳轮脚向前下移位;
治疗方案:使用矫正器对耳轮上部卷曲部位向外牵引,让耳廓形态完全呈现,佩戴上耳甲腔扩张成型弓,扩张耳甲腔,刚开始每天打开耳盖观察耳廓情况,无不良反应,继续佩戴,矫正周期4周,回访观察15天,没有反弹,效果良好。下图所示:
Aboutus:新生儿耳畸形无创矫正器
?安全无创无痛无药物无麻醉,避免手术痛苦及风险。
?方便不住院;治疗约30分钟;5-7天复诊1次;疗程2-8周。
?简单可在非无菌环境(如门诊)治疗。
?高效出生后2周内开始矫正,治疗成功率达90%以上。
?效益避免宝宝成长心理障碍、高昂手术费用及手术风险。
?满意治疗结果家长满意度高达96%。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