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七口六人不治身亡,就因为误食毒蘑菇,
2017-8-2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年10月29日,威信庙沟镇扎实沟毒蘑菇事件一家六口不幸者四个大人归土,23日两个小孩入土.....
今天四个大人归土
野生蘑菇忠告六个字:不采集,不食用
在威信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和社会大爱人士的帮助下,爱心助力共渡难关
年10月3日早上10点左右,庙沟镇扎实沟村高坎村民小组王家勇一家7口在食用了自己采摘的野生菌后,于当晚10点左右开始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随即赶赴就医。目前,此次中毒事件已导致4人死亡,另外3名患者正在泸州市医院接受治疗。
事件发生后,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启动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立即安排医院,对救治情况进行全天候跟进,对患者家庭实行救助,以解决患者家属实际困难。目前,当地党委、政府共垫付救治费用17万元,积极发动镇村干部和社会人士捐款,募捐资金1万余元。县委、政府对此事件高度重视,相关领导对救助工作作出指示,县级相关部门正积极开展救助行动。(来源于威信新闻网)
王家当时吃的野生菌
有毒:这40种蘑菇不能吃蘑菇一年四季都可生长,以6-9月最多,雨后天晴最为多见。一些野生蘑菇可以作为食品和药品,但有不少种类有毒,可致食用者中毒甚至死亡。其中,最常见的毒蘑菇有下面这几种:1毒鹅膏菌毒鹅膏菌又称绿帽菌、鬼笔鹅膏等。在国外还被称为“死亡帽”。夏秋季在阔叶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在南方的江苏、江西、湖北、安徽、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区。此菌极毒(据记载,幼小菌体的毒性会更大)。2白毒鹅膏菌白毒鹅膏菌子实体中等大,纯白色。夏秋季分散生长在林地上。毒素为毒肽和毒伞肽。中毒症状主要以肝损害型为主,死亡率很高。3鳞柄白毒鳞柄白毒鹅膏菌,所属真菌界,属鹅膏菌科,分布在吉林、广东、北京、四川等地,夏秋季在阔叶林地上单生或散生。此菌被称做“致命小天使”。其毒性很强,死亡率很高。含有毒肽及毒伞肽毒素。中毒症状同毒鹅膏菌、白毒鹅膏菌。4肉褐鳞小伞肉褐麟小伞(肉褐鳞小伞)(Lepiotabrunneo-incarnata),中文学名肉褐鳞环柄菇。此种极毒,含毒肽和毒伞肽。发病初期为胃肠炎症状,然后肝、肾受害、烦躁、抽搐、昏迷,死亡率高。5毒丝膜菌极毒菌。含有耐热,耐干燥的奥米毒素(orellanint)。中毒后作用慢,潜伏期最短3-5天,最长11-14天。发病时表现为口腔干燥、严重口渴,继之有呕吐、顽固腹泻、寒战、发热和剧烈头痛、严重时有肾功能衰竭,后期有神经症状,神志丧失和癫痫样发作。使肾脏受损害,可转变为慢性肾炎,死亡率为10-20%。6细鳞线膜菌细鳞丝膜菌极毒,含有奥来毒素(orellanine)。中毒症状同毒丝膜菌,死亡率高。7秋盔孢伞此种极毒。毒性近似毒鹅膏伞、白毒鹅膏菌。据记载含毒伞肽毒素。中毒后出现头晕、头痛、全身无力、恶心、呕吐、腹泻、发冷、舌头及手脚发麻或脱水、便血、鼻腔出血、黄胆、肝大、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瞳孔放大、严重者吐血、烦躁不安、谵语,病者多死于肝昏迷或休克。此种中毒死亡率比较高。8条盖灰孢伞条盖盔孢伞,伞菌目丝膜菌科丝膜菌科下真菌。毒性强。可能含毒肽类毒素。中毒后发病慢、潜伏期长达6小时以上,患者有针刺样疼痛和恶心,呕吐和腹泻。严重者在7-50多小时死亡。另外有腹部痉挛,眩晕、心悸、气短、局部麻木、神志丧失等症状。无毒:这40种蘑菇可以吃40种野生蘑菇可以吃,名称分别如下(注:括号内为俗名):松乳菇(鄂东叫丛树菇、鄂西叫松菌)、变绿红菇(绿豆菇)、红菇、玫瑰红菇、血红菇、蓝黑红菇、靛蓝红菇、田野蘑菇、林地蘑菇、田头菇、地皮菇、花脸香菇、灰紫香菇、金针菇(冬菇)、鸡枞菇(白蚁菇)、草菇(稻草菇)、高大环柄菇(棉花菇)、羊肚菌、蜜环菌、长根奥德菇(长根菇)、木耳、毛木耳、香菇、侧耳、牛舌菌、鸡油菇(黄丝菌)、红鸡油菌、杯冠瑚菌(刷把菌)、灰树花(栗子菇)、美味牛肝菌(大脚菇)、红湿伞、白杯伞、灵芝、紫灵芝、茯苓、猪苓、天麻、蝉花、竹黄等。
“民间偏方”辨别毒蘑菇靠谱吗?毒蘑菇和食用菌的宏观特征没有明显区别,即使是真菌专家也难以仅靠其外形特征就能轻易分辨开来。鉴别是否毒蘑菇需要进行动物试验、化学分析、形态比较等多方面工作,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民间偏方”去分辨毒蘑菇。因此,建议不要随意采摘野生菌食用。常见错误识别毒磨菇的方法:
1、有人说色彩鲜艳的蘑菇有毒,不可食用;色彩不鲜艳的无毒。这是错误的。从色彩判断蘑菇是否有毒是无科学依据的,部分色彩不艳、长相不好看的野生蘑菇也有毒,如灰色的灰花纹鹅膏、拟灰花纹鹅膏和白色的致命鹅膏就为剧毒种类;而鸡油菌和一些颜色鲜艳的红菇种类却是美味的食用菌。2、有人说与银器、大蒜、生姜等同煮会变黑的种类有毒。错。这种说法也是毫无科学依据,因为毒蘑菇和银器、大蒜、生姜等接触不会产生反应。3、掰开蘑菇有乳汁或变色的有毒。这种说法也是无科学依据的,比如松乳菇、红汁乳菇掰开后会流出乳汁,但却是美味的食用菌。一些可食用的牛肝菌断面会变成蓝色,也是可食的。毒蘑菇中毒后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误食毒蘑菇后的中毒的症状根据临床表现主要分为8种类型:胃肠炎型、急性肝损害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光敏性皮炎型、急性肾损害型、横纹肌溶解型和混合型。
1、胃肠炎型是最常见的中毒类型,一般多在食后10分钟~6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急性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或伴有头昏、头痛、全身乏力。一般病程短、恢复较快,预后较好,死亡者很少。但严重者会出现吐血、脱水、电解质紊乱、昏迷等。2、急性肝损害型蘑菇中毒一般多在进食后数小时至30小时发病,也有少数在半小时内发病。早期可出现明显的胃肠道症状,多数患者在胃肠道症状好转后有1-2天的“假愈期”,之后出现明显肝功能损伤,少数患者可伴有心脏和肾脏损害。病情严重者可因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各/或呼吸循环衰竭死亡。此型是我国毒蘑菇中毒死亡率最高的类型,导致此型中毒的蘑菇品种类型为鹅膏属的一些剧毒种类,还包含环柄菇属和盔孢伞属的一些种类。3、神经精神型蘑菇中毒多在进食10分钟至6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精神症状,如兴奋、狂躁、幻视、幻听等,并伴有胃肠道症状,同时可有瞳孔缩小、多汗、唾液增多、流泪等症状。一般预后良好。4、光敏性皮炎型蘑菇中毒多在进食27-48小时发病,可出现皮肤红肿或疱疹,日光照射后症状加重。毒性成分可能为卟啉类光型物质,一般预后良好。本型国内常见由胶陀螺和叶状耳盘菌引起。5、横纹肌溶解型蘑菇中毒一般在进食15分钟至2小时发病,早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6-12小时后出现酱油色尿、肌肉疼痛、肢体无力等横纹肌溶解症状,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在我国,此类型主要是由亚西褶红菇引起。6、何谓“假愈期”?急性肝损害型毒蘑菇中毒病程中,患者常在早期胃肠道症状好转后,不再有任何中毒症状,或者自觉康复,此期一般持续1-2天,医学上称之为“假愈期”。“假愈期”常会让人忽视病情的严重性,导致错过最佳救治时机。毒蘑菇中毒后应如何进行急救自救?
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是尽早排除毒素,治疗越早,效果越好。1、催吐。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先让病人服用大量温盐水,可用4%温盐水∽ml或1%硫酸镁ml,5∽10ml一次,然后可用筷子或指甲不长的手指(最好用布包着指头)刺激咽部或用器具压迫舌根部即可引起呕吐。可反复多次,尽量把胃内食物呕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注意孕妇慎用催吐。2、导泻。如果病人服用食物时间较长,一般已超过2-3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除体外。如果患者本身已有明显的腹泻症状,则不宜采取本法。比较安全的药物有乳果糖、聚乙二醇等。家庭自备的糖水或盐水都可服用。
3、立即就医。将误食的毒蘑菇催吐后,医院进行就医,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鉴定蘑菇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爱邵阳县爱生活爱自己爆料、求助、发布信息添加小编
赞赏